“學案”,是指教師依據(jù)學生的認知水平,知識經(jīng)驗,為指導學生進行主動的知識建構而編制的學習方案。學案實質上是教師用以幫助學生掌握教材內容,溝通學與教的橋梁,也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和建構知識能力的一種重要媒介,具有“導讀、導聽、導思、導做”的作用。我在教學中也積極貫穿學案精神,嘗試著進行學案開發(fā),以促進教學。
第一次學案:
1.帶有譯文的《論語》語錄50條。2.孔子與《論語》相關知識介紹。3.后人對孔子的一些評價。
課代表試做后反映,內容太深太雜。學案導學應該是在教學中以學案為載體,以導學為方法,注重學法指導的教學策略。這份東西純粹是知識資料,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沒有針對學情進行設計,也沒有突出學案的學法指導作用。
所以我對學案進行了調整:
第二次學案:1.了解有關孔子的基本知識,了解《論語》的語錄體文體特點。2.理解、運用《論語》中關于學習、思想修養(yǎng)和為人處世的名言警句,進一步培養(yǎng)文言閱讀能力。3.感受孔子光輝的人格魅力,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
刪去了那些理解起來比較困難的語錄,50條語錄變?yōu)榱?6條,可兩位課代表都表示,雖然能看懂譯文,但還是不明白孔子思想。
這學案沒有為學生提供系統(tǒng)的學法指導。我認為自己還是在按照準備教案的方式準備學案,還是以教師的知識基礎為主體,高估了學生的知識基礎,只把學生當聽眾,沒有當作學習的主體,顯得單向、封閉。在學案教學中,學生才應該是主體。所以要以他們?yōu)橹黧w,使學習具有互動性、開放性。
我發(fā)動學生自己去尋找與《論語》相關的知識資料,先組織了一次交流。學生講了許多跟孔子有關的故事,復述了許多他的言論,但我又發(fā)現(xiàn)了問題:
1.學生的復述很少有自己的理解。2.因為年齡或閱讀層次的問題,許多理解顯得膚淺。3.資料龐雜不已,與他們現(xiàn)階段的學習無關。
我又有了體會,無論是學案,還是老師的引導都要有明確的指向性,都不能偏離我們的教學,即培養(yǎng)學生的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民族觀、世界觀。拔苗助長不行,任他們自由瘋長更不行。所以,學案和教學思路都得調整。
第三次學案:1.讀《論語》原文,并讀些后人的注解。2.對36條句子再次篩選分類。分為品德修養(yǎng)、為政治國、教育學習等幾類,有針對性地突出教學目標,讓學生對其進行分析綜合,整理歸納成一個完整的科學體系,刪去那些與學生現(xiàn)階段學習生活關系不緊密的語錄。
比如,孔子有很多論述學習的名言,在學生的參與下,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弊釉唬骸皩W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學生認為,孔子論述了“學與思”的關系、“學與行”的關系、“溫習”的重要性、“啟發(fā)教學”的真諦、“轉益多師”的好處、“勤學好問”的益處等多方面的問題,語言精辟,論述的問題深刻。學生對孔子的教育思想有了比較系統(tǒng)的觀念。孔子的教育思想不只這些,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學生都沒有涉及到,但我認為,有了這良好開端,學生一定能繼續(xù)鉆研下去。
“問題探究”應是學案的關鍵,它能起到“以問拓思,因問造勢”的功效,并能幫助學生從理論闡述中掌握問題的關鍵。所以,可以在學案中設置有指向性的、精煉的、可激發(fā)學生閱讀與探究興趣的問題。通過對知識點的設疑來質疑、釋疑、激思,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品質和創(chuàng)新素質??梢圆捎谩疤羁疹}”“問答題”“對對聯(lián)”“選擇題”等多種題型來增強學生的答題興趣,讓學生獲得知識。
我便在學案中設計了鞏固練習,將它們放在課后反饋環(huán)節(jié)。鞏固練習應是學案的著力點,在探索整理的基礎上,讓學生獨立進行一些針對性強的鞏固練習,對探索性的題目進行分析解剖、討論探索能優(yōu)化學生的認知結構,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
在學案編寫過程中,我走了一些彎路,但收獲還是很巨大的:
1.引導了學生獨立思考,實現(xiàn)掌握知識與發(fā)展能力的統(tǒng)一,使學案成為學生掌握學科知識體系和學科學習方式的載體,教師教學的基本依據(jù)。2.理清了教與學之間的關系。努力給學生提供更多的自學、自問、自做、自練的方法和機會,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增強對學習的興趣。3.學案結構合理,比較容易操作。
我也找到了自己編制學案的方向,即:1.重視學法,培養(yǎng)能力;2.激起動力,激發(fā)想象;3.緊扣大綱,立足文本,開闊眼界,拓展胸懷;4.面向全體,層次多樣,培養(yǎng)個性,不失共性。
許博,教師,現(xiàn)居新疆烏魯木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