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葉慧
【摘要】當代的語文教學的發(fā)展脫離了語文的本質。有部分教師將語文教學變成了簡單填鴨教育。本文目的在于轉變現(xiàn)有的語文教學的一些不正確觀點,使得小學語文的教學重歸本質。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本質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存在教師對新課程把握不當?shù)膯栴}。因此,在教學中存在有以下幾種現(xiàn)象:
1.部分教師將教學目標的三個維度扭曲變化成了三個目標。將作為一個整體的三個維度,簡單簡化成了知識能力、方法過程和情感判斷。但實際上,語文的三個維度絕不僅是這么簡單。知識能力的學習過程中體現(xiàn)情感和價值觀。自我鍛煉、自我反思的過程又使得知識能力和情感價值觀得以內(nèi)化。這些是一個浩大的過程,絕不僅是簡單的一堂課所能完全做到的。所以,不能要求一堂課面面俱到,滴水不漏。這樣得到的效果往往不如人意。
2.部分語文老師存在有不拓展的課文就不是好課文這一錯誤認識。這一觀點直接導致了許多語文老師單純?yōu)榱送卣拐n文而拓展。課前花費大量時間查詢資料,課堂上也要花費大量時間給拓展內(nèi)容,最后往往成了本末倒置,因小失大。
3.部分老師將課堂內(nèi)容安排的太過繁瑣。一節(jié)語文課往往安排了八九個環(huán)節(jié),使原本簡單的語文課變得讓學生視若猛虎。而且,繁瑣的安排也讓原本就不算充裕的時間更加捉襟見肘,浪費了大把的教學時間。
二、語文教學應該回歸本質
花樣過多,往往會出現(xiàn)反效果,讓人失去重點。其實語文本身就是簡單的傾聽與訴說。語文是一門工具性的學科,其根本屬性就是工具性。語文教學意義就在于使學生掌握語文這一工具。所以,語文應該做出調(diào)整,回歸樸素。首先,要打好基礎,例如漢字的聽、說、讀、寫。其次,用簡單有效的方式教學和引領學生體驗文章背后的感情內(nèi)涵。最后,要打造學生與老師雙贏的課堂。即老師不為了拓展而拓展,學生可以簡單有效的汲取語文課堂的營養(yǎng)。
三、語文教學如何回歸本質
1.真正的語文教學其實就是簡單的讀和寫。語文最重要的是大量的閱讀,這是要學好語文的基礎。經(jīng)典的詩文篇章要熟讀甚至背誦。老師應該給學生一個簡單易行的指導,給學生的閱讀指明方向,同時提出對學生閱讀的要求。老師也可以跟學生一起進行閱讀,然后就內(nèi)容展開開放式的討論和交流。這樣,學生的閱讀興趣就會更加的濃厚。長此以往,教學的內(nèi)容肯定能更上一層樓。
2.真正的語文教學應該是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參與的。在真正的語文教學中,師生關系是平等的,任何一方都應該傾聽另一方的意見。教師應該注意了解學生對于文章的理解,了解學生的需要,明白學生的感受和心思。學生應該尊重老師,同時老師也應該以平等的身份去尊重學生。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打開學生的思路,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這才是真正的語文教學,是對學生人格內(nèi)心的塑造與打磨,對學生思想的啟迪與灌溉。只有這樣,才能有和諧熱鬧的課堂,才能有精彩又不失秩序的課堂。
3.真正的語文教學是智慧火花的碰撞。真正的語文教學需要摒棄繁碎的儀式,單刀直入,直取黃龍。那是一種平淡但是卻驚心動魄的美麗。真正的語文教學不僅是拒絕中規(guī)中矩、一成不變。更是精彩熱鬧而又不失秩序井然,必然是有著獨特魅力的。真正的語文教學是文明的薪火相傳,是用一個思想去點燃另一個思想,而不是簡簡單單的課堂上呆板無趣的一問一答。學生、教師和文本之間應該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交融的一個整體,他們之間更多的是情感的交流和內(nèi)涵的分享。學生要獨立思考,理性判斷,從老師和文本中汲取營養(yǎng),以來壯碩自身,最終得到自己的對于文本的判斷與理解。而教師在這一過程中扮演的始終是一個引路人的角色。最終,教師、學生和文本的摩擦會生出智慧的火花,誕生出深刻、獨特的思想,從而使得語文的教學變得更加的生動和精彩。這才是真正的語文教學的意義。
4.真正的語文教學是對老師、學生還有文本之間的情感的相互融合。教師對于文本的講授方法直接影響學生對于文本的理解。這其中包含有極大的學問。簡單來說,真正的語文教學不是枯燥無味的不停地對讀和寫的重復,也不是機械僵硬地照本宣科,而是生動有趣、趣味盎然的。所以,這就要求老師要隨機應變,根據(jù)不同的突發(fā)情況準備不同的課前預案。要善于發(fā)現(xiàn),發(fā)現(xiàn)在課堂上更容易激發(fā)學生思維的方法,并巧妙利用,得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要有責任心,有耐心。教師對學生要做到傾情培養(yǎng),對于學生面臨的問題要及時有效地提供幫助。只有師生團結一心,才能打造真正的語文教學。另外,課后的反思與總結也是必不可少的。課后的反思與總結是課堂之后的點睛之筆,往往在這個時候,學生會發(fā)現(xiàn)更多的閃光點。所以,教師要對學生課后的反思和總結提出指導意見,將其作為課堂教學的延伸。
5.真正的語文教學要做到教學方法的獨特和新穎。呆板僵硬的老式教學方法只會讓人滿嘴生澀,如同嚼蠟。真正的語文課堂,需要靈氣和靈光。所以,在課文的講授方法和文本的感受理解以及課堂時間的把握與課堂形式的操作上,都需要做出有創(chuàng)意的變動。比如,在教授曹植的《七步詩》時,可以先簡單地介紹當時的歷史環(huán)境,還有曹植、曹丕等人的性格特點。然后,可以讓學生分角色地扮演這些歷史人物,在講臺上做到“歷史重演”。這樣,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歷史知識,也鍛煉了學生的表演能力和膽量氣魄,有利于他們更加深刻地理解這篇詩文背后所蘊藏的心酸與無奈;這樣,就可以使得原本呆板的語文教學課堂充滿歷史文化氣息,卻又不失現(xiàn)在的婉約靈動。做到韻味無窮,自然清新,令人拍案叫絕。
四、結語
總之,真正的語文教學是一件精細活。它需要精巧的構思,完美的執(zhí)行力和應變力,深厚的文化內(nèi)涵,點石成金的大智慧。需要語文教師在平淡的生活中攫取靈感,在學生走到柳暗之時輕輕一撥,讓其得見花明。同時,要讓學生學會獨立思考,理性判斷,在生活中,在課堂上學到真正的智慧,迸發(fā)出靈性的火花。
參考文獻
[1]陳嚴.問題式小學語文的建構與實踐[J].文學教育(下),2010,(1).
[2]豆小靜.淺談小學語文課外活動的意義和做法[J].學周刊,2012(5).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