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華
網絡教育主要是指以多媒體技術為主要媒體,在網上進行的跨時空、跨地域的,實時或非實時的交互式教學形式。與傳統(tǒng)教育相比,網絡教育的獨特優(yōu)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良好的交互性。在網上可以利用BBS、E-mail等網絡工具向老師提問、與同學討論問題。(2)靈活方便。網絡教育的學習者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進行學習。(3)易于管理。電腦有著巨大的信息處理能力和儲存能力,利用電腦的這種特性,大部分教學和教學管理工作可以在網上進行。(4)資源共享。(5)個性化的服務。網絡教育學習方式靈活,可選擇資源充分。(6)可以優(yōu)化教育資源。網絡上的教育資源可以隨時更新,可以及時地反映出最新的科研成果。
手機游戲是指運行于手機上的游戲軟件。“手游”之所以吸引力那么大,是因為它具有很強的娛樂性和交互性。為此,我們將《立體幾何》知識分成三關來讓學生闖。
第一,概念、公式關:我們將《立體幾何》中的有關計算公式與幾何圖形配對制成“憤怒的小鳥”形式,學生過了這關就可知道自己月考數學成績在班上的排名,以及本班班費的使用情況。
第二,識圖、畫圖關: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重視讀圖、視圖能力的培養(yǎng);重視耐心觀察而獲取感性認識的推理過程。我們將幾何體的三視圖設置為第二關,如果過了這關就可知道自己的數學分數等。
第三,轉化關:在立體幾何問題中注意聯想平面幾何中類似問題的圖形與解法,從平面幾何問題中得到啟發(fā),適當添加輔助線、輔助面,將分散的元素進行集中,將各種關系體現在同一個平面圖形內,就可化未知為已知,化立體幾何為平面幾何。
闖關基礎:點、線、面,構成空間幾何體的基本元素。
點:點動成線。
線:線動成面。
面:面動成體。
主要關系:
一、直線與平面平行
1.定義:直線與平面沒有公共點。
2.判定方法:方法一根據定義判定;方法二根據判定定理判定;方法三性質定理的逆用。
3.性質定理:一條直線與一個平面平行,則過這條直線的任一平面與此平面的交線與該直線平行。簡述為:線面平行則線線平行。
二、平面與平面平行
1.定義:兩個平面沒有公共點。
2.判定方法:(1)根據定義。證明兩個平面沒有公共點。由于兩個平面平行的定義是否定形式,所以直接判定兩個平面平行較困難,因此通常用反證法證明。(2)根據判定定理。證明一個平面內有兩條相交直線都與另一個平面平。行(3)根據“垂直于同一條直線的兩個平面平行”,證明兩個平面都與同一條直線垂直。
3.兩個平面平行具有如下性質:(1)兩個平行平面中,一個平面內的直線必平行于另一個平面。簡述為:“若面面平行,則線面平行”。(2)如果兩個平行平面同時和第三個平面相交,那么它們的交線平行。簡述為:“若面面平行,則線線平行”。(3)如果兩個平行平面中一個垂直于一條直線,那么另一個也與這條直線垂直。(4)夾在兩個平行平面間的平行線段相等。
三、直線與平面垂直
1.定義:如果一條直線a與平面內任一條直線都垂直,則a與這個平面垂直。
2.判定方法:(1)定義法;(2)判定定理。(3)其他方法。
3.性質定理:
如果一條直線垂直于一個平面,則這個平面上的任意一條直線都與原直線垂直。
如果一條直線垂直于一個面,那么經過該直線的平面于此平面相交,直線與交線平行。
如果兩條直線同時垂直于一個平面,那么著兩條直線平行。
如果一條直線垂直于一個面,那么經過該直線的平面與此平面垂直。
四、平面與平面垂直
1.定義:若兩個平面的二面角為直二面角,則這兩個面互相垂直。
2.判定方法:(1)先證線面垂直,再證面面垂直。(2)證直二面角。
3.性質定理:
性質1:如果兩個平面垂直,那么在一個平面內垂直于它們交線的直線垂直于另一個平面。
性質2:如果兩個平面垂直,那么經過第一個平面內的一點垂直于第二個平面的直線在第一個平面內。
性質3:如果兩個相交平面都垂直于第三個平面,那么它們的交線垂直于第三個平面。
性質4:三個兩兩垂直的平面的交線兩兩垂直。
總之,為了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引導學生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大膽改革傳統(tǒng)教學方式,嘗試新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內在的情感和思維得到真正的激活。
參考文獻:
余文森.有效教學十講.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