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多媒體能喚起學生的美感。運用多媒體更有利于弄清文章的結構。多媒體能發(fā)展學生的想象能力。
關鍵詞:語文教學;多媒體;應用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和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教師必須合理使用教材,靈活地運用電
教、多媒體教學手段,使學生在輕松、歡樂中獲取知識。
一、運用多媒體喚起學生的美感
審美教育要給學生以豐富的美感。如《濟南的冬天》這篇課文,光憑學生想象和教師的講解并不能很好地去體會和領悟文中的意境。這時我運用多媒體技術,讓學生受到美的熏陶,以提高對美的欣賞能力。
二、運用多媒體弄清文章篇章結構
要想使學生真正掌握一篇文章的篇章結構,理清其思路是關鍵。例如:在教《蘇州園林》一課時,可以先放一段錄像讓學生欣賞。錄像的前半部分體現蘇州園林是“完美的圖畫”的特點,后半部分則可選擇幾處有特色的景點。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可讓學生在欣賞錄像、聆聽課文的同時思考幾個問題:蘇州園林總體特征是什么?設計者是如何實現這個特征的?欣賞完錄像之后,檢查提問,然后由教師分析、講解課文,重點分析本文總分的結構方式及語言的多樣性。借助錄像,讓學生在腦海中留下蘇州園林的美好畫面,進而快速清理本文的“脈絡”。
三、運用多媒體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
1.正確觀察,促進條理思維
當前語文教學的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為了讓學生的寫作能力得到鍛煉,我根據學生實際情況用PowerPoint制作了幻燈片,模仿
講課時錄像的順序,把學校辦公樓后小公園的幾處景點放映出來:這里的景色學生都非常熟悉。我讓學生先談談對小公園的總體印象,然后從幾個方面分別說明,最后讓學生模仿《蘇州園林》的結構把自己想說的話整理到日記本上,成為一篇比較成功的說
明文。
2.創(chuàng)設情境,發(fā)展思維
在整個初中階段,學生由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過渡,因而,在教學中應該運用投影或動畫創(chuàng)設課文情境,并發(fā)展學生抽象思維。如《變色龍》一課,教學的重點是細節(jié)描寫和對話描寫,那么,教學時就可以利用多媒體制作出表現主人公奧楚蔑洛夫的幾處細節(jié)變化,以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在此基礎上練習分角色朗讀也會收到理想的效果。
實踐證明,充分利用電教媒體,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素質和能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有很大的作用。多媒體就好像語文教學的翅膀,有了它的幫助,語文教學會有更廣闊的天空。
參考文獻:
師書恩.計算機輔助教育基本原理[M].電子出版社,1998.
作者簡介:徐興東,男,1969年3月出生,大學本科,就職學校: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qū)唐王中學,研究方向:多媒體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