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飛
摘 要:班主任承擔著教育和管理的雙重任務。作為技工學校班主任,在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更重要的是教給學生做人的道理,讓學生健康成長,快樂成才。筆者回顧十多年的班主任生涯,覺得要做好班主任工作,必須了解學生特點,走進學生的心靈。本文結合筆者的實際工作談談班主任如何走進學生心靈。
關鍵詞:技工學校 班主任 學生管理
近年來,很多中、高考落榜學生選擇到技校就讀,技校生源良莠不齊,心理素質不成熟,厭學情緒較為普遍,甚至存在一定數(shù)量的問題學生,學生管理成為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作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走進學生心靈,了解學生的特點、心理特征和所思所想并采取針對性的措施,成為學生管理的關鍵所在。
一、以積極的心態(tài)看待學生
把學生看成什么樣,學生就會變成什么樣,教師眼里的問題學生總會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問題,所以,班主任以積極的心態(tài)看待學生至關重要。技校生源普遍較差是一個客觀事實,但是差,并不代表著無藥可救。
多年來,教師與學生是一種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很多班主任在接觸學生之前,就已經(jīng)形成了一種思維定勢,認為反正他們不是好孩子,只要管住他們不出事就行了。當班主任把自己放到學生的對立面,把學生看成一群麻煩制造者的時候,不管班主任多么威嚴,管理效果都會大打折扣,班主任都會面臨一個又一個的麻煩。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班主任要有發(fā)現(xiàn)學生長處的一雙慧眼,摘掉有色眼鏡,這樣班主任在與學生交流的過程中,就會發(fā)現(xiàn)學生有著這樣那樣的優(yōu)點,他們同樣是一群可愛的孩子。班主任只有用一種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看待學生,管理起來才能游刃有余,得心應手。
二、做學生的知心朋友
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沒有親和力的班主任是管理不好班級的。對班主任來說,親和力就是一種生產(chǎn)力。
1.充分信任學生
班委會是與學生溝通的橋梁,同時也是班級管理的重要力量。每次接新班以后,筆者都會在建立班委會上花一番工夫。在學生入學后,筆者一有時間就到班里觀察學生,通過處理事務,發(fā)現(xiàn)學生的管理潛質。
班委會都是通過公開競選產(chǎn)生的。通過與學生個別交流、大力宣傳競選,把學生參與競選的積極性調動起來,然后通過競選演講,選出威信高、能力強、善溝通、會管理的班干部,為做好班級管理奠定基礎。
2.暢通溝通渠道
近年來,筆者除了經(jīng)常在教室、宿舍等場所與學生交流外,還試著利用先進的溝通手段與學生溝通,比如建立“班級e家園”,利用微信、QQ群等社交工具,與學生即時溝通交流。有時學生不好意思當面說的事,會在QQ上給筆者留言,筆者會認真地對待這些留言。
在與學生交流的過程中,學生往往把筆者當成朋友,同時筆者也能及時掌握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及時進行教育疏導。學生一個個的困惑在交流中化為烏有,有效地避免了各種惡性事件的發(fā)生。
3.積極開展活動
技校學生由于課業(yè)負擔不重,業(yè)余時間還是比較充裕的。讓學生利用好業(yè)余時間做有意義的事情,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關鍵。
班主任首先要知道學生能干什么、會干什么,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特長,給學生在班級展示的機會。班主任要了解學校組織什么樣的活動,提前準備,讓班級在學?;顒又蝎@得好的名次,激發(fā)學生的參與意識和集體榮譽感。班主任還可以開展一些適合每一位學生參加的公益活動,不讓每一位學生有被冷落的感覺,提高每位學生參與活動興趣。
做到這些,一個班級的團隊意識就樹立起來了,在管理中的一些問題隨著各種積極向上的活動的開展?jié)u漸化為烏有,作為一班之“主”的管理壓力也會變小。
三、滿足學生成長成才需要
學生的成長成才是教育的目的所在,作為班主任要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問題,圍繞學生的成長成才做好班級管理工作。
1.配合專業(yè)課老師做好技能教育
開發(fā)技校學生的職業(yè)能力,提高技能,是技校教育的關鍵所在。在技校中,如果班主任是專業(yè)教師,一定要提高學生的操作技能,在實踐中完成管理;如果班主任是基礎課教師,一定要加強與專業(yè)課教師的溝通,了解學生情況,千方百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2.穩(wěn)定好學生情緒
技校學生處于青春躁動期,在思想上、行動上都不十分穩(wěn)定,一旦在某個問題上受挫或受到打擊,他們就會表現(xiàn)出頹喪、驚慌、反抗的心理狀態(tài)。作為班主任和教師必須適時引入一些和技校生生活相關的話題,引導他們正確認識問題,正確面對挫折,使他們心情舒暢、情緒穩(wěn)定、努力學習。
3.強化習慣養(yǎng)成教育
在管理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學生有不良習慣要及時糾正,并加強跟蹤管理。班主任可以通過主題班會,小組討論等形式,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習慣。
一個個好的班級,決定一個學校的風氣。班主任要把愛心化作力量,傳遞正能量,為技工學校事業(yè)的發(fā)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作者單位:山東省泰安市高級技工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