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輔導員要做好90后高職學生的教育工作,踐行“以生為本”的理念,真正做到學生管理、教育、服務三者有機結合并和諧發(fā)展。
關鍵詞:輔導員;以生為本;服務育人
在高職院校中,輔導員與學生的接觸最為廣泛,在管理工作中起著中流砥柱的作用。目前,高職學生思想活躍,容易受新事物的影響,組織紀律性較差,輔導員要做好教育工作,使對學生的管理、教育、服務三者有機結合并和諧發(fā)展。
一、高職院校學生現(xiàn)狀
目前,高職院校學生思想觀念、價值取向相對于以前的大學生有很大改變,特別是網(wǎng)絡給他們生活帶來的改變。他們通過網(wǎng)絡獲取大量知識,卻沒有進一步的學習,淺嘗輒止;他們大部分人中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卑感,自控力較差,過度依賴網(wǎng)絡,部分同學甚至不愿與老師同學交流,在班級中成為隱形人;他們有自己的觀點,敢于反抗,對學校的一些不合理的做法敢于質疑,甚至學校偶爾出現(xiàn)一些停水、停電現(xiàn)象,有些學生會通過起哄、制造混亂來宣泄心中不滿;他們內心情感豐富,但是普遍比較脆弱,容易受到傷害。這都給輔導員的工作帶來了考驗和挑戰(zhàn),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踐行“以生為本”理念的要求
“以生為本”從根本上說,就是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堅持以學生為中心,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理念。包括:堅持以學生的本性為出發(fā)點,以學生為主體,對大學生進行人性化的教育管理,保障并維護學生的合法權益。以大學生的個性為工作切入點,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異,重視學生的個性發(fā)展。
輔導員要堅持“以學生為本”的理念,把教育、管理、服務有機結合,在工作中不斷探索、不斷總結,從學生的內在需要出發(fā),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信念,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輔導員要踐行“以生為本”的理念,就要采取服務型的學生工作育人模式,以服務育人為導向。
三、把握服務育人導向,做好學生教育工作
要尊重學生,首先要建立在平等的基礎上,輔導員要以平等的身份交流和探討其遇到的問題;把學生放在同一起跑線上,不以家境貧富取人,不以相貌取人,不以成績取人。通過下班、下寢、談心等方式,加強師生交流。記住每位學生的名字、特點,輔導員會收到意想不到的結果。
要了解每個學生的個性、興趣和能力。這就要建立有效的溝通機制深刻了解學生,了解其基本情況、學習動態(tài)、健康狀況以及思想動態(tài)。輔導員在日常的工作中,要積極和學生溝通。特別是利用網(wǎng)絡,可以更方便地了解到學生的動態(tài),部分學生不愿意和老師面對面交流,網(wǎng)絡就提供了一個便捷的途徑。
要因材施教,注重學生的差異,針對家庭、成長環(huán)境、學習能力等不同采取不同的策略。不以道德宣講、理論灌輸、頻繁批評等方式來對待學生,特別是對待思想上有偏差的同學,更應該以朋友的角色溝通,建立信任,從而讓學生愿意接受教育和指導。
要學會“換位思考”。要做到理解、尊重、寬容學生,就要完全轉換到學生的位置去思考,從朋友的角度去感化和教導他們。每個學生都處在成長的探索階段,所以犯錯誤在所難免,關鍵是用怎樣的態(tài)度來對待錯誤。輔導員也要經(jīng)常把自己當成一個學生,從學生角度思考問題,看看是不是學生想要的,這樣更有利于提升自己的業(yè)務水平。
要樹立服務意識,提升師德水平。學生從入學到畢業(yè),接觸最多的是輔導員,輔導員要盡職盡責地做好各項工作,幫助學生解決思想、學習、生活中的各種問題,同時給學生以潛移默化的
影響。
參考文獻:
鄭勇.以人為本理念下如何做好高校學生輔導員[J].企業(yè)導報,2011,(3):238.
作者簡介:黃芳,女,1983年出生,碩士,講師,就職于湖南長沙商貿旅游職業(yè)技術學院,研究方向:學生心理輔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