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敏杰
【摘 要】在高中化學的教學中,支架式教學模式被普遍的應用于教學中,它是由搭建腳手架、進入情景、探索認知、效果評價構成。文章分析了高中化學教學中支架教學模式的具體應用。
【關鍵詞】高中化學教學;支架式教學模式
化學是一門自然學科,傳統(tǒng)的高中化學教學中,對于物質之間的規(guī)律和聯(lián)系都是直接呈現(xiàn)給學生,這樣造成學生的認識和理解過于抽象化和簡單化,對于一些實際問題不能夠發(fā)揮知識的遷移作用,利用化學概念的構建支架,促使學生提高理解力,更好的掌握化學知識。支架式教學模式可以通過搭建框架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讓學生更容易的接受新知識,這樣也就降低了學生學習的難度,從而可以有效的提高化學的教學效果。
1.高中化學教學中支架教學模式的應用
文章通過分析影響化學平衡的條件,進而探討高中化學教學中支架教學模式的運用。通過支架教學讓學生掌握濃度是影響化學平衡的重要因素,理解化學平移的實質,教師希望學生通過對課題的分析,提高學生的課題設計能力,還要掌握濃度對化學平衡的意義。
1.1搭建腳手架
搭建腳手架的含義通常是指圍繞化學教學的主題,建立適應學生理解的概念框架。支架式的教學模式可以提高高中學生的對知識的認知能力以及挖掘學生的潛在能力,化學教師要依據(jù)學生的理解能力,設置適當?shù)母拍畹目蚣埽蚣芸梢愿哂趯W生的知識水平,這樣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以及求知欲。掌握化學移動原理是理解化學平衡的知識的基礎,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把復雜的過程基礎分解,分析化學平衡和移動的實質,在此基礎上搭建化學平移條件的支架。教師要帶領學生復習化學平衡的基本概念以及平衡的建立過程,化學反映達到平衡狀態(tài)必須滿足v正=v逆。讓學生思考如果平衡被破壞,那么根本的條件足v正=v逆是否存在,教師可以利用圖像分析的方法,讓學生了解到反映速率和時間變化的情況,建立化學平衡的概念,讓學生理解化學的移動是可逆反映中建立新平衡的過程。教師進行歸納總結得出:化學平衡移動的根本原因是足v正≠v逆以及化學平移是向正方向移動即足v正v逆。
1.2進入情景
為了探究濃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引入FeCl3溶液和KSCN溶液的反應的例子。教師需要讓學生設計研究方案,并且需要分小組進行討論。這樣教師可以讓學生成為學習主角,提高學生學習的熱情。
FeCl3+3KSCN=Fe(SCN)3+3KCI
(紅色)
Fe3++3SCN-=Fe(SCN)3
(紅色)
1.3探索認知
每個小組可以分別采用下列的方案對實驗進行討論。設計思路如下:方案一將1mol/LFeCl3溶液和1mol/L的KSCN溶液進行混合觀察其顏色;將方案一將0.01mol/LFeCl3溶液和0.01mol/L的KSCN溶液進行混合,觀察溶液的顏色; 方案二是將0.01mol/L的FeCl3溶液和0.01mol/L的KSCN溶液混合之后分成三等份,在其中一份中加入1mol/L的的溶液,在第二份中加入1mol/L溶液,最后將兩份溶液和第三份的顏色進行對比。高中化學教師應該對于各個小組的分析和討論進行評價,并且對學生的方案進行總結,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增大反應物的濃度或者減少生成物的濃度,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反之,向逆反應反向移動。通過學生們之間的探討,讓學生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這樣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以及探索的精神。
1.4效果評價
學習效果的評價包括學生自我評價、小組之間相互的評價以及構建的知識的評價。對于學生的自我評價,主要是學生讓學生了解到化學物質之間的轉化以及影響化學平衡的條件以及掌握化學反應的方程式。對于小組的評價是指小組成員之間是否密切的討論和交流,小組是否對成員的意見和想法進行深入的探討。對于構建的知識的評價,利用練習來檢測學生對于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
2.結語
高中化學的教學中采用支架教學模式能夠充分調動高中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教學質量。教師在化學的教學中,需要依據(jù)教材的特點,訓著合適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靈活的運用的支架模式教學,從而達到優(yōu)化學生學習效果的目的。在高中化學的教學中采用支架教學模式對于提高化學教學的課堂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它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支架式教學模式改變了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主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角,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進而促進高中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唐李銘.化學支架式教學設計的原則[J].中學生數(shù)理化.(教與學),2011,23(12):8-9.
[2]亓永英,許嘉馳.化學支架式探究性實驗教學模式研究[J].教學與管理(理論版),2006,13(4):12-13.
[3]蔡萬玲.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化學課程“支架式”教學模式構建[J].重慶教育學院學報.2010,23,15(03):123-124.
[4]胡鳳姣.簡析支架式教學在化學教學中的實施策略[J].化學教與學,2012,26(5):145-147.
[5] 劉春華. 支架式教學策略在化學教學中的實踐探索[J].考試(教研).2012,25(10):98-99.
(作者單位:浮梁一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