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聲鑫
5月20日下午上完了《斑羚飛渡》,正在辦公室和老師們討論《華南虎》該如何上,大家都認為上好這篇課文有些棘手,因為這首詩創(chuàng)作于“十年動亂”期間,學生對這段歷史與情感是陌生的,就在此時,我的手機響了,教科處石主任通知5月28日在大冶實驗中學上《華南虎》的研討課。我不禁開起了玩笑:“這下好,‘老虎真的呼嘯而來了!”看來我只能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了”。
靜下心來,拿起筆,又犯愁了,這“高效課堂”下的導學案該怎么寫呢?我們學校提倡的是“先學后教”模式,可是內(nèi)心總有一種聲音,難道語文課的導學案也非得是一種整齊劃一的模式嗎?它應該體現(xiàn)語文這個學科獨特的魅力啊!思來想去,突然靈光一現(xiàn):能否用帶虎字的成語來設(shè)計導學案的幾個環(huán)節(jié)呢!于是就有了:龍騰虎躍學一學——虎虎生威讀一讀——生龍活虎議一議——深入虎穴探一探。這幾個環(huán)節(jié)寫完后,自己覺得還有點創(chuàng)意,可冷靜下來一想,這樣設(shè)計是否符合新形式下導學案的要求呢?心里打起了鼓,于是先后請教了石主任和袁校長,他們對我的導學案一致作出了肯定,同時也提出了很好的建議,我心底的石頭這才落了地。
5月28日一大早,我們來到了實驗中學,八點準時抽簽,我第一個抽的,心想著抽個上午的簽,可是天不遂人愿,偏偏抽的是最后一個,終于熬到了下午2:30,到了課前交流的時間了,走進教室,我用英語和他們作了一個簡單的自我介紹,同學們都用好奇的眼神看著我,我說:“人們常說文如其人,其實通過一個人的朗讀,你同樣可以對一個人有所了解,愿意聽我讀讀這首詩嗎?”同學們都在下面使勁地點頭。一直以來,我是喜歡朗讀、享受朗讀的,我剛一讀完,教室里就響起熱烈的持續(xù)的掌聲,我們的距離一下子近了。
上課鈴響了,我們都懷著期盼的心情,走進教室,開始了我們的旅程,雖然知道旅途中一定會有收獲,會有驚喜。但是,沒想到它會帶給我如此多的驚喜,甚至是震撼。在同學們的思如泉涌中,在同學們的妙語如珠中,下課鈴卻響了,同學們高舉著的手卻還沒有放下,渴盼的眼神還在看著我,此刻我的心怎一個撼字了得!直到今天,那一幕幕仍似在眼前:那個高高舉起手的帶著眼鏡的瘦弱的小男孩充滿激情地朗讀到那句“恍惚之中聽見一聲/石破天驚的咆哮”時,我的心不由得一顫,恍惚之中,似乎真的聽到了那聲“咆哮”,它真真切切地讓我們感受到了華南虎內(nèi)心的聲音,這樣的震撼有很多很多,我想他們是懂得華南虎的。
何謂“高效課堂”?我想,課堂上那讓人目不暇接,如雨后春筍般舉起的小手,那滿懷激情的朗讀,那讓人熱血沸騰的討論,那肆意飛揚的火花,那字字深情的訴說……也許就是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