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愛華
摘 要: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均處于不斷成熟的階段,而且中學生在這一過程中的自我意識不斷增強,會出現(xiàn)很多不良的思想,其中尤其是以逆反心理較為突出,對學生的身心和健康的成長有著諸多的不良影響以及負面效應。在這樣的情況下,在對初中生實施有效教學的基礎上也要正確地疏導學生的逆反心理,讓學生可以以一個更加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成長和學習。就對初中語文教學中有效疏導學生逆反心理的方法進行探討和分析。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逆反心理;有效途徑與方法
一、在語文教學中對逆反心理進行正確的引導
在語文教學中,對授課的內容進行有效的講解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與此同時想要在授課的過程中疏導學生的逆反心理,就需要教師對學生有一個正確的引導,在授課的過程中通過教學的一些內容滲透緩解逆反心理的方法,通過正確的引導讓學生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樹立正確的思想。如,老師在教學《南京大屠殺》時,就可以通過授課對學生的逆反心理有一個正確的引導,這篇文章主要講的是南京大屠殺過程中中國人所受到的侮辱和虐待,通過這篇文章的深度解讀,可以樹立學生正確的愛國思想,讓學生懂得當今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讓他們可以消除過于叛逆的思想,進而達到疏導學生逆反心理的目的。
二、通過民主的教學模式疏導學生的逆反心理
老師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要給予學生自由發(fā)展和學習的空間,經(jīng)常與學生進行交流,知道學生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對學生的學習方法給予一定的評價和鼓勵,要認真傾聽學生的心聲,構建民主的教學模式,在對疏導學生的逆反心理有著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如,老師在對《白楊禮贊》進行講解的過程中,傳統(tǒng)的講解方法是老師運用滿堂灌的方式對這篇課文進行講解,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并無法體現(xiàn)主體地位,在這種情況下處于逆反階段的學生難免會感到無聊和不受重視,這時老師在授課的過程中就要充分重視學生的意見,建立民主的教學課堂,進而對學生的逆反心理進行有效的緩解和疏導。
綜上所述,在對學生的逆反心理實施疏導的過程中不僅僅要通過家長以及班主任的教導和德育課堂的講授,同時在語文課程的授課過程中也應該有一定的涉及。初中語文教學與我國的傳統(tǒng)和文化有著一定的聯(lián)系,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滲透這一內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學生對正確的心理和思想有更好的理解和認識,對于疏導學生的逆反心理具有積極的作用和意義。
參考文獻:
[1]羅彩靈.初中語文教學中疏導學生叛逆心理的研究[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4(20).
[2]王婷婷.初中語文教學中疏導學生叛逆心理的研究[J].魯東大學,2013(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