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琴
摘 要:高效課堂評價主要標準是,學生思維活躍,語言表達正確、有感情,課堂充滿激情,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強。學生在認知上,從不懂到懂,從不會到會;在情感上,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創(chuàng)建高效課堂,要做到抓住學生的“心”,抓住學生的“情”,抓住學生的“神”。
關鍵詞:高效課堂;興趣;“心”;“情”;“神”
什么樣的課堂是高效課堂?通過這幾年的教學實踐,我認為稱得上高效的課,應該是學生在認知上,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不會到會;在情感上,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高效課堂評價的主要標準是,學生思維活躍,語言表達正確、流利、有感情,課堂充滿激情,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強,目標達成且正確率在95%以上。
為創(chuàng)建高效課堂,我在教學中著重培養(yǎng)學生對歷史學科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主動的學習探索中獲得新知是我們初中歷史教師不斷探索的一項課題,下面就自己的做法談一些心得。
一、精心導入,抓住學生的“心”,巧妙引入課堂
一節(jié)課45分鐘,課堂的前10分鐘對學生來說激趣很重要,尤其是我們農村學生不重視歷史這些小學科。因此,課堂開始首先要抓住學生的心。每次上課之前,我提前進教室做好上課的準備。課前我可以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可以和學生聊天尤其是和那些學習困難的學生,幫助他們樹立信心,鼓勵他們上課積極參與、展現自我。這些工作做好了,學生的興趣也就提高了一半。另外一半是課堂中我對導入的設計,如,由故事導入、視頻導入、歌曲導入、謎語導入等。歷史課中的故事很多,我們可以向《百家講壇》中一些著名學者們學習他們精彩幽默的語言,講述歷史課文中的典故或者故事。偉人的事跡對于學生有較強的塑造性,平時多搜集些學生接觸不到的又很熟悉的事跡,例如,講解中國外交歷史,可以多講述一些周恩來同志外交的故事,這有利于塑造學生的社會性。通過視頻的影像畫面,讓學生走進了過去的時光,重溫了歷史事件,使歷史課堂氣氛變得活躍,此時教師再巧妙設問,為學生主動學習搭建平臺。課堂導入的方式有很多,不管采取哪一種,最關鍵的是要抓住學生的心。
二、交流互動,抓住學生的“情”,打造快樂課堂
我們學校是農村中學,學生的學習基礎較差,底子薄。另外一些因素導致學校、家長、學生不重視歷史這些小學科的學習。作為一名歷史老師,我改變自己的教育思想,改變自己的教學手段,改變自己的心態(tài),讓我的學生在課堂中找到學習的自信,找到學習的快樂。過去的教學大都是為了適應應試教育,因此,教師大都是以講解為主,學生則是聽眾。現在,要求老師改變過去“滿堂灌”的教學方法,要求老師還給學生以課堂和學習的自主權。我在課堂中力爭做到留給學生充足的話語權;留給學生足夠的創(chuàng)設空間;留給學生即興的點評權;留給學生思維的軌跡等。其實教與學是交往、互動的,師生雙方相互啟發(fā)、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補充,在這個過程中老師與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情感,體驗觀念,從而達成共識,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fā)展。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我首先給學生創(chuàng)造說話的機會,增強他們的自信,讓學生在我的歷史課堂中找到在語、數、英課堂中從未有過的自信。課堂中讓學生點評不但可以促進學生認真思考問題,而且還能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在我的課堂中學生的表現時而讓我感動,時而讓我遺憾。但正是這些感動和遺憾,培養(yǎng)了我和學生之間的師生感情,也為創(chuàng)造快樂課堂奠定了基礎。
三、關注狀態(tài),抓住學生的“神”,構建有效課堂
課堂中,我們要關注如何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動力,這是我們的重中之重,而不能只關注知識的掌握?,F在的課堂教學決不是單純的傳授知識,更應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抓住學生的“神”。
首先,關注學生是否參與課堂。關注學生是否積極投入思考或踴躍發(fā)言。其次,教師要學會關注學生的思維是否活躍,看學生是否善于用自己的語言解釋說明所學知識,看學生是否善于質疑,提出有價值的問題,看學生的回答是否具有自己的思想或創(chuàng)意等。再次,關注學生的情緒是否高漲。在課堂上感受到他們張揚的活潑生氣,可以通過捕捉學生細微的表情變化去分析評判。在學生個別回答問題時,還可以觀察其他學生的反應來調控,如,搖頭否定,則表明他有異議;如,情緒激昂、躍躍欲試,則表明他還有獨到見解。我們也可以看學生能否自我控制與調節(jié)學習情緒。課堂教學中如果能做好以上這些,就能大大提高課堂的有效性。
總之,我們的課堂教學占據了教師大部分的工作時間和學生的學習時間,課堂是充滿生命活力,還是沉悶壓抑;是師生相互啟迪,不斷創(chuàng)新,彼此產生心理愉悅,還是枯燥乏味,簡單重復,彼此厭倦,這在一定意義上決定師生的生活質量。因此,課堂教學改革既關系到學生的健康成長,又關系到生命質量的提升。高效課堂是在教師的不斷探索、實踐與反思中才能形成,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參考文獻:
劉向東.打造初中歷史高效課堂策略分析.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10(12).
Reflection on the Junior High School History Efficient Classroom
Guo Qin
Abstract:Efficient classroom evaluation is the main standard,the students active thinking,language expression is correct,the feelings,the classroom is full of passion,problem analysis and problem solving ability.Students in cognition,dont know how to understand,never to be;in emotion,never like to love,never interested to interested. Create an efficient classroom,to hold the student“the heart”,seize the students “emotion”,seize students “god”.
Key words:high class;interest;“heart”;“feeling”;“god”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