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麗麗
摘要:在經(jīng)濟不斷發(fā)展,民族文化不斷滲透的背景下,熟知本土消費者的價值取向,研究民族審美特點,挖掘審美哲學內涵,研究各個時期傳統(tǒng)藝術形式和表現(xiàn)手段,是平面設計民族化發(fā)展的重要內容,也是所有中國當代設計師的首要任務。本文先從平面設計的民族化表現(xiàn)談起,剖析了其中存在的錯位問題,并提出了對策建議,以供借鑒。
關鍵詞:平面設計;民族化;錯位
一、平面設計中的民族化表現(xiàn)
近年來,中國的國內市場逐步對外開放,與國際市場接軌的領域越來越寬泛,更多的國際品牌進入到中國市場里來,想要“分一杯羹”。類似于可口可樂、肯德基這樣的跨國公司,在進入中國市場多年后,在不斷地改變自己的產(chǎn)品特性,來迎合中國人的口味。同時,在包裝和宣傳方面,也連續(xù)多年使用泥娃娃、舞龍等傳統(tǒng)文化元素,使具有中國特色的民族化元素逐步融入到其宣傳設計中。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如何保證和保護本民族的文化獨立與繁榮,是眾多領域都面臨的問題。但是值得慶幸的是,即使在文化如此多元化的當今社會,民族傳統(tǒng)文化也沒有被丟棄,而是越來越多地出現(xiàn)在人們的視野里。中國作為四大古國之一,有五千年的悠久文化和歷史根基,這為平面設計的民族化的實現(xiàn)和發(fā)揚光大提供了廣泛的現(xiàn)實基礎和前提條件。
因為地域和氣候的特點,世界上每個民族都有其獨特的思維方式、語言特點和風俗習慣,因此形成的價值觀和審美觀念就截然不同,這就形成了與眾不同的民族文化觀。不同的民族文化觀可以反映出不同的民族心理特征,這在平面設計領域就表現(xiàn)為不同的設計風格。一個國家的設計文化,與其說是其社會的審美觀,不如說是民族的歷史、民族的心理的呈現(xiàn)。我們不能無視自身的文化背景去盲目接受和模仿西方的設計理念,而是應該積極創(chuàng)造屬于本民族自己的平面設計文化。
中國當代的平面設計,一方面能夠積極的從西方設計中充分汲取資源,以此來構建現(xiàn)代設計語匯和美學風格;另一方面,又能夠試圖在自己的民族傳統(tǒng)中找到某種具有歷史內涵的風格語匯。近年來,一大批具有濃厚本民族文化特點,同時又不缺乏時代感的設計作品,以其親切、清新的面貌,帶著傳統(tǒng)文化的深厚積淀和樸素典雅的東方人文氣質感動和陶冶著觀眾,在不知不覺中增強了人們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興趣和熱愛,同時也展現(xiàn)了整個民族的魅力和自信,為民族文化的價值加分。如靳埭強的作品《愛護自然》的海報,別出心裁地用宣紙包扎,將具有中國特色的石硯加入其中,充分體現(xiàn)出了天人合一、共生共榮的傳統(tǒng)思想?!蹲栽凇坊y紙海報運用草鞋、山石、豆莢、蓮花、涼枕等象征傳統(tǒng)文化的物與形,以傳統(tǒng)繪畫、書法藝術的布局、筆墨、色彩等手法表達出行、睡、吃、坐皆自在的閑逸而曠達的道家思想。
二、平面設計中民族化表現(xiàn)的錯位問題
在平面設計領域,民族化表現(xiàn)越來越明顯,得到更多的設計師和觀眾的廣泛認可,這是作為一個民族人應該有的民族榮譽感和使命感,我們感到欣慰的同時,也看到在平面設計中民族化表現(xiàn)出的一些錯位現(xiàn)象。
如上文所說,平面設計民族化主要體現(xiàn)在對平面設計的傳播主題的文化內涵充分發(fā)掘基礎上,通過運用富有民族特征的表現(xiàn)方式和手段,在更加有效的實現(xiàn)平面設計的商業(yè)傳播價值功能目的的同時,實現(xiàn)文化傳承和對本土文化介紹的社會職責。在這里,有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就是對傳播主題的文化內涵充分挖掘這一點,是平面設計民族化錯位與否的關鍵所在。也就是說,平面設計之所以出現(xiàn)錯位現(xiàn)象,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忽視,甚至完全拋棄了對民族文化內涵的挖掘、體驗和表達,僅僅是對民族文化在形式上的“拿來主義”和民族元素的簡單堆砌。
在平面設計民族化不斷實踐的過程中,有著許多并不成功的案例,甚至可以說是打著民族化的幌子,而進行一些與此無關的平面設計。有些平面設計師只是將民族和地域的特點簡單化、概念化,只是簡單地挪用重復的民族特點和民族符號,使作品顯得膚淺甚至滑稽。陳舊的表現(xiàn)形式,呆板的傳統(tǒng)元素,不僅不能讓觀眾在設計中看到美感,完全就是對現(xiàn)代設計潮流和審美取向的扭曲 。例如,在傳統(tǒng)的佛學文化中,佛手作為一個民族文化的代表,被濫用在各種領域。本身佛學文化有其深刻的文化內涵和哲學意義,但是卻被大量地無意義的亂用,只是利用名稱上的“民族化”來偽裝內涵上的“民族化”;再比如,我國傳統(tǒng)建筑以雕梁畫棟、飛檐斗拱為主要特色,但是在現(xiàn)代平面設計中,僅僅是將最表面的東西施加于建筑上,完全沒有領悟到古代建筑設計中的通透、回轉和節(jié)奏,沒有將人與自然充分融合,不能將自己置身于自然中,體味深刻的意境;在傳統(tǒng)飲食方面,不是有復古的器皿就可以與傳統(tǒng)文化融合,許多餐飲單位,將一些不知為何物的文字印于食器之上,看起來好像古香古色,但其實并沒有將食物與民族文化根本融合,只是表面上做做文章。
三、平面設計中民族化表現(xiàn)錯位問題的對策
在很多人看來,將民族化與簡單的元素羅列畫上等號,誤以為那些簡單的元素和表層的表現(xiàn)就是一種民族化,其實這是最大的曲解。實際上,平面設計民族化,不應該停留在“復古”的這個層面上,更不應該將簡單羅列看做民族化表現(xiàn)。設計作品中的鮮明的民族文化色彩是與設計師對民族文化和地域特點的真實感觸和充分理解,同時,民族化最重要的意義在于,以本土、本民族的文化精髓來和觀眾進行溝通,進一步豐富和傳承本土文化的現(xiàn)代化構建。
針對目前平面設計民族化表現(xiàn)存在的問題,首先,放平心態(tài)。面對經(jīng)濟浪潮的沖擊,應該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切忌心浮氣躁,缺乏對民族文化學習和傳承的平靜與耐心;其次,應該從挖掘體驗本土文化的內涵入手,以適當?shù)男问竭M行表達,而不應該堆砌傳統(tǒng)符號和形式,制造民族文化的偽面目;最后,設計的社會評判需要良好的秩序和價值觀念,形成良好的機制來化解平面設計民族化錯位問題。
參考文獻:
[1]曹靜.對話王岳川:沒有靈魂的文化輕飄飄[N].解放日報,2010-6-1(4)
[2]吳衛(wèi).包裝不應是技術洛可可——探討非物質社會的包裝設計之路[J].中國包裝工業(yè),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