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思想品德教育也逐漸打破了傳統的思想品德教育模式,開始重視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構建起一套全新的教學理念。初中思想品德課的內容理論性較強,傳統滿堂灌的教學方式束縛了學生的思考能力,抹殺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面對這種情況,教師應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效率,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關鍵詞:師生關系;創(chuàng)新教學;教學內容
隨著新課程的改革,中學思想品德教學中的問題逐漸暴露出來,中學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的一個典型問題就是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教師應該在實際的教學中不斷地總結經驗教訓,采用多種手段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起學生的思考,提高思想品德教育的教學效果。
一、中學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的問題
傳統的應試教育比較注重考試成績,把教材僅僅當成一種傳授科學的工具,忽視了教材的實際價值。教師通常都是考什么內容就教什么內容,這就使學生處于一種被動的狀態(tài),培養(yǎng)出了一大批高分低能的學生。學生普遍不喜歡思想品德教育這門課,認為這堂課無聊不具有實踐性,學生的學習興趣較為低下,不能進行自主學習?!皾M堂灌”這種教學方式還普遍存在,在于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這嚴重束縛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和想象能力,制約了學生的發(fā)展,不能真正為學生提供一個自由發(fā)展的空間。學生往往只是將思想品德教育課本的內容背過,就能通過考試,而不能真正地將這些知識運用于實踐,不能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質。思想品德教學的教材也過于陳舊,不能和實際保持一致,和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相違背,導致學生不能將知識和實際問題聯系在一起。大多數思想品德教育的教師是“以書為本”而不是“以人為本”,教師以教為主,忽視學生個性的發(fā)展和健康成長。
二、中學思想品德教育對策
思想品德教育是初中教育的重要內容,提高中學生的思想品德素質是教學的目標。隨著新課標改革的實施,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也改變了傳統的模式,更加重視“尊重、關愛、責任”,教學的目的也開始轉換為教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如何與人相處合作。針對現階段我國中學思想品德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幾點建設性意見。
1.不斷地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
要想真正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教學效果必須要不斷地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將傳統單一的教學變得多元化。通過具有個性的教學手段將教科書中的知識內容逐漸地融入教學中來,把枯燥的法律、道德、國情等內容變得生動有趣,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素質。例如,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給學生放送一些愛國的視頻和影片,盡量為學生營造出一個多樣化的學習環(huán)境。在進行“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虎門銷煙》的電影,同時教師也要加以引導,突出民族精神的內涵,通過小組討論讓學生明白愛國的含義和如何做才是愛國,這樣既加深了學生對民族精神的相關知識的理解,又提高了學生的思想覺悟,培養(yǎng)了學生的愛國精神。教師在課余時間可以組織一些講座,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學到一些思想品德知識。其實思想品德教育活動的開展不必局限于教室,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可以不斷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
2.根據實際不斷豐富教學內容
思想品德教育的重點內容是加強學生的信念教育。思想品德教育無論是形式還是手段都應該有所創(chuàng)新,根據實際的發(fā)展不斷豐富教學內容,引導學生樹立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的價值觀念,增強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根據實際的要求,積極調整教學方案,有計劃地組織學生開展實踐活動,讓學生開展實踐調查和社區(qū)服務,讓學生更直觀地了解思想品德教育的內容。在講授一些較為難懂的深奧的抽象理論時,教師可以采用由淺入深的方式,從實際出發(fā)多舉一些身邊的例子,這樣既能方便學生的理解,又能加深學生的記憶、增長學生的見聞、提高認知能力。
3.改變師生關系,嚴格要求
初中生正處于人格發(fā)展形成的重要階段,教師要改變師生關系、樹立平等觀念,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欲望。我國傳統的教學中比較注重師道尊嚴,師生處于不平等的地位,因此,學生極易產生畏懼心理。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盡量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種相對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鼓勵學生進行創(chuàng)新發(fā)現新鮮事物,允許學生出現差錯,努力成為學生的朋友。但是寬松不等同于放縱,教師同時也要嚴格要求學生。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幫助他們分析現階段我國的國內和國際形勢,提高學生的抗打擊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課后練習也是教學重要的一個方面,教師要有計劃的布置課后作業(yè),做到少而精,不斷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同時又不能禁錮學生的思想。
4.不斷地創(chuàng)新學生的考核方法
我國傳統的評價方式就是依據考試成績,這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也存在著許多的弊端,這種評價標準只注重知識點,閱卷中只根據相應的知識點進行評分,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思想品德考核評價標準應該由單一考試變?yōu)槎嘣目己?,要從知識掌握程度、能力的提升、思想品德覺悟這三方面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一個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不僅僅要有知識的儲備,能力的提高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考核中要加強綜合能力的考察。
總之,思想政治教育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修養(yǎng),教師在教學中要把學生當成教學的主體,加強與學生的交流和配合,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種較為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只有這樣才能使思想品德教育更加有效。
參考文獻:
[1]蓋紅靈.農村中學思想政治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文學教育:中,2014(5):53-54.
[2]文裔.新課程改革中初高中政治教學銜接的問題與對策[J].新課程:中學,2013(9):18-19.
作者簡介:丁巴卓瑪,女,出生于1980年8月,本科,西藏昌都地區(qū)昌都縣第二初級中學,研究方向:中學思想政治教學。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