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震坤
摘 要: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提高課堂的有效性,必須堅持自主、合作與探究的教學方式,充分發(fā)掘學生自身資源,在課堂中,不斷提升合作學習、自主學習與探究學習的品質與能力。從課前預習、小組學習和問題研習等三個方面探討了利用學生自身資源,打造思品高效課堂這一命題。
關鍵詞:課前預習;學生資源;高效課堂
高效思品課堂的靈魂為“自主、合作與探究”。當前,我國正大力開展素質教育體,如何提高思品課堂的有效性,為當前教師面臨的一個新課題。打造高效思品課堂,應充分激發(fā)學生自身的主動性,通過合作學習、自主學習和探究能力,提高課堂的有效性。筆者即從上述三個方面進行了探討和總結。
一、自主進行課前預習
俗話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闭n前預習的效果如何,對學生課堂上的學習效果有著直接影響,且決定著其他環(huán)節(jié)能否順利進行。同時,課前預習也是培養(yǎng)和鍛煉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戰(zhàn)場,這也是能否落實自主學習的關鍵。
1.家庭資源的利用。家庭資源是學生從家中可得到的教育資源。由于學生的背景不同,家長所從事的工作也不同,有的為教師、科技工作者等,這均可成為學生開展自主學習的資源。而思想品德課為生活化、親情化的教學,目的向學生講授德化之道,使學生道德情操得以提高。
2.網絡資源的利用。目前,互聯網得到了普及,通過互聯網,學生可查閱各種學習資源。對于思想品德課來說,學生可根據課前預習的內容,通過查閱相關資料,豐富自主學習的內容,同時可補充一些教師所不熟知的、兼具知識性、理論性和新聞性的課題,提高預習的效果。
二、小組形式的合作學習
以小組為單位,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通過組間與組內的合作與交流,提高學習的有效性。這是一種新的學習形式。小組學習,可讓學生獨立思考與操作,同時有助于學生間的信息交流與互補,取長補短,互相進步,為實現思品高效課堂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1.學生個性資源的利用。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學生的個性也可成為教學資源。比如一些學生天賦異稟,繪畫技能好,而另外一些具有較高的音樂天賦。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突出組員的天賦,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特長與個性,突出小組成員在小組中的作用,提高合作學習的效果。
2.學生榮譽資源的利用。榮譽資源為小組成員的集體榮譽感。由于思想品德課的目的為培養(yǎng)合格的公民,而培養(yǎng)集體榮譽感為實現這一目標的體現之一。在合作學習時,如果小組落后于其他小組,則小組成員心急如焚,可為提升團隊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因此,在合作學習中,有效利用集體榮譽感,特別在課堂上,可提高小組的凝聚力。
三、問題的探究
問題研習為學生對發(fā)現的問題進行自主或合作探究,進而獲得知識與能力。思想品德實現知識、能力與價值高管的三維目標,應積極開展問題研習。
1.經驗資源的利用。經驗資源為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已習得的知識或經驗。在思品教學實踐中,如果僅開展課本教學,則難免讓學生感覺“假大空”,而結合學生的知識與經驗教學,則此問題可迎刃而解。
2.社會資源的利用。學生同樣為社會中人,在課外實踐活動中,可獲得各種社會有用的知識。新課程標準規(guī)定,思想品德課應注重實踐教學。在實踐課堂上,學生可將理論與實際結合起來,將理論知識應用于社會實踐,對于學生認清是非、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有著重要的影響。
目前,教育體制改革正在深入進行,新課標對思想品德課的目標和教學形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歸根結底還是如何打造思品高效課堂,提升學生的個人思想道德修養(yǎng)。而開展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與研習問題,為打造思品高效課堂的有效途徑。在本文中,筆者從課前預習、合作學習和問題研習三方面探究了該命題。
參考文獻:
王常亮.利用學生自身資源,打造思品高效課堂[J].思想政治課教學:教學研究,2011,3(9):29-30.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