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智障兒童存在語言能力薄弱,感覺知覺差,思維能力欠缺等方面的先天不足,面對他們,教師只有清醒地認識自己的責任,根據(jù)智障兒童的特點采取相應的教育措施,才能讓“折翼的天使”不掉隊,不成為社會的負擔。
關鍵詞:智障兒童;特殊教育;因材施教
作為教師,最大的心愿莫過于所教的學生桃李滿天下。然而面對一群折翼的天使,我們卻不能指望他們能夠功成名就,只要他們能夠更好地生活,將來找一份能讓其在社會上求生的工作,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我們就倍感欣慰了。然而,智障兒童存在語言能力薄弱、感覺知覺差、思維能力欠缺等方面的先天不足,如何對智障兒童采取相應的教育措施,是我們每一個特殊教育工作者的責任。
一、“愛”字當頭,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
一位教育家曾經(jīng)說過:誰愛孩子,孩子就愛他,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能教育孩子。這些話,從師生關系上精辟地論述了師愛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我們的教育對象——殘疾學生,因各種原因?qū)е铝松砩系臍埣?,又因此進一步引發(fā)了各類心理問題,例
如:自卑、任性、多疑、仇視等不同的“心理疾病”,而特教教師的師愛好比“潤滑劑”,有了它,才有師生之間的信賴和親近,從而更好地達到“親其師,信其道”的教育目的,從而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對于特殊教育,愛便是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基礎,在與孩子們交往中要使他們感覺到老師的仁慈和愛心,我們要友善而耐心地與他們接觸,在玩游戲的過程中,努力充當他們中的一員,參與到游戲中,漸漸地他們就會信任我們,愿意與我們接觸。在平等、真誠、友善的氣氛中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的關系。
二、“細”字引路,因材施教
當我們與孩子直接接觸后,首先我們要認真仔細觀察了解孩子們,恰當?shù)毓烙嬎麄儸F(xiàn)有的智力水平,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情緒、行為的異常狀態(tài),然后針對每個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真正走進學生的心中,幫他們解決心理問題,從而確定不同的教育目標,同時采取切實措施因材施教。以此讓學生得到盡可能的發(fā)展,為他們未來成為一名獨立的社會公民奠定基礎。
三、耐心呵護,反復訓練
智障兒童的智力發(fā)展明顯低于同齡兒童的水平,同樣的教學內(nèi)容他們要花比普通孩子多好幾倍的時間才能接受,所以我們要反復講述細節(jié),手把手地教,不厭其煩,一遍一遍地重復,與此同時,我們要時時刻刻用世界上最好的語言符號——微笑,與他們交流。
四、適時溝通,家校共育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所以我們要定期與家長溝通,向家長介紹學校的教育目標、教育內(nèi)容和方法,讓家長了解智障兒童的心理特點,從而配合老師教育孩子。我班有一個孩子叫劉×,是個腦癱兒。每天中午午休時,他總會在睡夢中哭醒,嘴里不停地絮叨:“他們把我送出去了……”后來通過多次調(diào)查我發(fā)現(xiàn),劉×的父母非常歧視他,在家里經(jīng)常說要把劉×送出去,給孩子留下了心理上的陰影,孩子非常擔心被父母遺棄,所以經(jīng)常做噩夢。為此,我找到他的家長和他們多次交流,并說服他們要多關心孩子,現(xiàn)在的劉×已經(jīng)開朗多了,成績也取得了很大的進步。
五、調(diào)整心態(tài),無怨無悔
特教工作本身就是一項常人難以想象的事業(yè),人們對于殘疾學生、對于特教教師總是充滿了不解和好奇。有一次,我和另一位老師帶著學生在戶外上社會實踐課。我們正給學生介紹生活知識時,忽然發(fā)現(xiàn)很多人在旁邊指指點點,圍觀細瞅,有的還說:“看那個老師,是教傻子的……”我們很憤怒也很無奈,跑到校長辦公室理論時竟哭了鼻子。記得那次校長語重心長地對我們說:“這種尷尬的事兒幾乎每一位特教老師都會遇到。人們越是不理解,咱們才更要努力工作,讓大家都了解特教也是我們的工作目標呀!”是啊,想要干好特教工作一定要有一顆無怨無悔、無私奉獻、無償付出的平常心。
總之,為了讓“折翼的天使”健康、快樂地成長,我們不僅要做孩子們的良師,更要做益友,我們不僅要給孩子們正常人的待遇,更要用愛心去感召他們,用熱心去幫助他們,用誠心去打動他們,把他們當做自己的兒女手足,讓他們在濃濃的師生情中快樂成
長。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感受到做特教老師獨有的快樂,才能真正體現(xiàn)特教老師的人身價值,才能真正做一名幸福的教師。
參考文獻:
王燕勤.情系特教獻愛心[J].現(xiàn)代特殊教育,2012(3).
作者簡介:許海燕,女,1977.2,本科,甘肅省民勤縣特殊教育學校,研究方向:智障兒童發(fā)展及小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