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桂興
【摘要】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點,也是新課程標準中的明確要求。不斷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不但能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綜合素質(zhì)。本文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為基礎(chǔ),淺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思路。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xiàn)狀;創(chuàng)新發(fā)展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閱讀理解能力是人類不可缺少的重要能力,不僅對學生的語文成績有重大的影響,更重要的是對學生未來發(fā)展和發(fā)展所造成的重要作用。因此,閱讀教學成為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點,這是語文大綱的必然要求,同時也是新課程標準的必然要求。不斷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質(zhì)量和效率,成為眾多教師不得不思考的重要問題?;诖耍疚脑诖酥赋鲂W語文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并結(jié)合實踐教學經(jīng)驗以及個人的見解提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思路,以期能夠為有關(guān)人士提供可供參考的借鑒。
一、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問題
從根本上說,我國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深遠影響對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是導致以下現(xiàn)狀的直接原因。
(一)學生對閱讀教學缺乏激情和興趣
首先,不可否認的是學習的主體必然是學生本人,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的主體作用直接關(guān)系到閱讀教學的質(zhì)量和效率。但因為各種原因,當代小學生對閱讀的興趣不夠,其主要表現(xiàn)在學生認為教材的內(nèi)容不夠精彩、閱讀教學的材料不具有吸引力。
在這種背景下,學生對閱讀教學的興趣不高,無法主動積極地配合閱讀教學。缺少學生的配合直接導致了教師的教學安排和設(shè)計難以實施,無法達到預期的教學成績。
(二)學生的閱讀范圍局限、閱讀數(shù)量較少
其次,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大部分小學語文教師和小學學校仍然將提高學生語文成績作為衡量教學成績的主要因素。為了提高學生的成績,教師過度重視夯實學生的基礎(chǔ)能力以及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
即使閱讀題也是語文考試中的重點,但大部分教師仍然沒有真正將注意力轉(zhuǎn)移到閱讀教學中,沒有為閱讀教學設(shè)計更好的方案,也沒有引導學生進行更多的閱讀。
在這種背景下,學生的閱讀范圍僅僅局限于課本,這不僅進一步降低了學生的閱讀興趣,也使得閱讀教學的質(zhì)量被極大地降低。
(三)閱讀教學的方法不合理
最后,同樣是因為深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在閱讀教學中的投入并不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過于重視提高學生解答閱讀理解題的能力,而忽視了對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提升。
這是一種本質(zhì)上的區(qū)別,為了提高學生閱讀理解題的解題能力,教師往往在閱讀教學中對學生做同樣的引導,其目的就是要讓學生產(chǎn)生一種固定的解題模式,并且經(jīng)過大量的練習提高正確率和速度。在這種背景下,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并沒有得到提高,反而限制了學生的思維,影響了學生的發(fā)展和成長。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創(chuàng)新思路
(一)以學生的興趣為導向進行引導
針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教師首先應該集中解決學生對閱讀興趣不夠的問題,可以利用豐富的教學活動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為閱讀教學提供堅實的基礎(chǔ)。
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在閱讀了文章后展開討論和交流。如在《挑山工》這篇課文的閱讀后,一部分學生認為挑山工的精神是非常難得的,所以作者的主旨是弘揚這種精神,鼓勵更多的人能夠向挑山工學習。而另一部分學生卻認為這篇文章是在弘揚挑山工精神的基礎(chǔ)上描寫出工人的勞苦,呼吁更多的人能夠尊重挑山工,尊重更多堅持在第一線上工作的工人。
教師可以引導持有不同觀點的學生進行辯論,在辯論的過程中學生就已經(jīng)將獨自的閱讀拓展成為集體閱讀,并且與同學進行交流。在此過程中,學生對文章的理解更深刻,同時也讓學生更愿意通過這些活動來提高對閱讀教學的興趣。
另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等等活動,也就是利用豐富的教學活動填充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打破傳統(tǒng)閱讀教學的模式,讓學生能夠在閱讀教學中獲得更多的樂趣。
(二)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
另一方面,針對學生閱讀量不夠的現(xiàn)狀,教師應該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通過大量的課外閱讀,不僅能夠讓學生博覽群書,還可以利用課外讀物豐富的內(nèi)容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
教師應該注意的是對學生課外閱讀的指導與管理。首先,教師要規(guī)定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內(nèi)容,其應該是積極向上的,能夠?qū)W生產(chǎn)生正面作用的,而不是無聊的娛樂書籍。其次,教師應該規(guī)定學生課外閱讀的時間,確保學生不會因為課外閱讀而影響到正常的學習和生活。
(三)更加明確的教學目標
最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在教學方法上存在較多的問題,無法對學生的閱讀理解做到合理的引導。
因此,教師應該在閱讀教學中為學生制定合適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合理的問題進行閱讀理解,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有目的性的閱讀。教師設(shè)置的閱讀應該具有邏輯性,并且目標明確,同時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為前提的。
例如,在《挑山工》這篇文章的閱讀中,教師可以設(shè)置如下三個問題。1.什么是挑山工?2.挑山工具有什么樣的精神?3.作者描寫挑山工的目的是什么?
這三個問題的難度由易到難,難度伴隨著學生閱讀理解的深入而提高。帶著這三個問題,學生的閱讀更有針對性,在思考過程中逐步提高自己的閱讀理解能力。
三、結(jié)束語
總的來說,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但在實際中,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面臨著學生興趣不夠、閱讀量較少、指導方法不科學的現(xiàn)狀,極大地阻礙了閱讀教學的開展。因此,教師應該針對這些現(xiàn)狀,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同時使用合理的教學引導,從各個方面促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
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倩.淺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及改進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4(4).
[2]鄒佳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與改進策略[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3.
(編輯:龍賢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