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經橋
【摘要】語文教學應該聯(lián)系生活,與師生的業(yè)余文化生活、當?shù)氐淖匀蝗宋馁Y源相結合,這不失為一種有趣味和有價值的嘗試,既可以增添生活色彩,又可以增強學生課外活動的實踐能力和語文文化素養(yǎng),同時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的美好情感。
【關鍵詞】農村;語文教學;資源開發(fā)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我所在的地方是享譽貴州省內外的世界古銀杏之鄉(xiāng)核心地所在,有著千百年來生長著的上千株古銀杏樹及其存在了千百年來的古老村寨——妥樂村,這里民風淳樸,自然風光優(yōu)美,民族民間鄉(xiāng)土文化氣息氛圍濃郁,是一個可以開發(fā)與利用這些本土資源來融入語文學習的得天獨厚之地。這樣的一個村寨在歷史長河中是名不見經傳的,但是短短的最近不到五年的時間,就從貴州省省級風景名勝區(qū)一躍成為貴州省最具魅力民族村寨和全國生態(tài)文化村寨,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青睞,全國很多的知名人士和媒體都慕名到這里觀光,中央電視臺美麗鄉(xiāng)村欄目組的《長在樹根上的村莊》和電影《山村風云》都是在這里拍攝的,為這里本已經歷史悠久、傳說豐富、文化濃郁、鄉(xiāng)土氣息淳樸的一方凈土帶來了更加令人陶醉與向往的知名度,更加豐富了其作為鄉(xiāng)土語文教學資源可開發(fā)與利用的價值與文化內涵。
一、金秋采風活動,觸發(fā)學生創(chuàng)作的靈感與思緒
妥樂古寨最美的時節(jié)就是每年的11月中旬的金秋時節(jié),這里滿地金黃,給人們的視覺上帶來非常震撼的感受,很多來自全國的攝影愛好者都會來到這里旅游和攝影創(chuàng)作活動,留下了很多美好的攝影作品,還有不少以詩詞或者散文隨筆的方式見諸報紙雜志或者網絡,抒發(fā)一下到此一游的美好心情,將其贊美為人類疲憊時可以棲息心靈的地方、世外桃源之地,而在很多本地人的眼里,也許太司空見慣了,覺著美是美,但是要贊美、表達,卻是一個感覺很難為情的事情,無從說起。隨著政府對旅游資源的開發(fā)的重視和宣傳活動的開展,我們對這些資源的利用進行了全新的思考,每年到了金秋的時節(jié),組織各班的學生到千株古銀杏的村寨里去采風,進行山歌、繪畫、作文、書法等方面的創(chuàng)作,在特定的環(huán)境和氛圍里,學生的興趣和靈感往往更容易被激發(fā)出來,采風回來之后,學校還會以文學社或者課外活動興趣小組的形式,舉辦相關的采風活動、創(chuàng)作作品的評選、出刊、展覽、展示和交流活動。
二、歌唱家鄉(xiāng)的鄉(xiāng)土歌曲的創(chuàng)作、傳唱和宣傳
有一首歌叫《妥樂的秋天》,我曾經在偶然的一次看到有一位學生的課桌上放著一本宣傳本地人文旅游的小冊子的封底上有這首歌的歌詞和歌譜,但是卻沒有作詞者和譜曲者的名字,村寨里的人們傳說這首歌是村寨的幾位老人寫的,我曾經去訪問過,老人們說是一位外地的音樂人來到此地后有感而發(fā)寫下的。說是上世紀80年代,一位不知名的音樂文化人到妥樂采風,被這里的景色迷倒,在他踏上歸程的前一夜,詩性、音樂魂被勾住,于是作曲作詞寫下了《妥樂之歌》,也叫《妥樂的秋天》。歌詞是這樣唱的:“妥樂村閃金光/小橋流水輕聲唱呀輕聲唱/古廟小橋迎客來喲/妥樂美景賽蘇杭/銀杏果遍地撒/活蹦亂跳似金娃呀似金娃/雄樹開花不結果喲/雌樹結果不開花。”于此,也引發(fā)了一位詩人的詩興,寫下《重回妥樂》小詩:“一片不變的天空/一幕停留的風景/夕陽的恩惠滄桑的詩/一棵久遠存活的銀杏老樹/三間彌散舊日的房子/流云的思緒慢慢填滿記憶的詞/一道倒塌在歲月的墻/一個憂郁的故土男人/一條錦帶延伸天際的帷幕/是誰點著的煙,吸著的筒/糾纏夜的守望/是誰深邃的眼眸/搖落一池月光/其實我只是迷途的孩子/在夢想與現(xiàn)實間游蕩之后/重回自己的家門——妥樂——人生有一種情緒/穿越生命季節(jié)時間/它的名字叫故土。”
三、在各種標識上凸顯古銀杏元素
我們學校的所在地石橋鎮(zhèn),就是世界古銀杏之鄉(xiāng)的核心地,這里的酒樓、旅店,甚至我們的班級雅名,都會使用與銀杏有關的字詞句來進行相關的命名,我們的盤縣電視臺的標志是銀杏葉的圖案,盤縣的縣樹是銀杏樹,甚至班徽、?;?、校服標志性圖案、班牌的制作與設計,都會考慮到使用銀杏葉相關的圖形元素進行創(chuàng)作設計,我們撰寫的校歌《千株銀杏碩果香》的歌詞,也自然地融入了這樣的元素,如:“山明水秀好地方,千株銀杏美名揚。四面屏峰抱美意,清溪繞堤詩畫廊,輕風拂柳花兒香,恰同學,正少年,立壯志,讀書忙。學高身正師范長,修品性,厚學識,栽桃李,育棟梁。寧清致遠登絕頂,厚德載物放眼量。長風破浪會有時,石中巨輪正遠航”。我個人是?;铡⑿8?、校史的設計、制作與撰寫者,經受過這種文化藝術與創(chuàng)造思維歷練與融合的過程,覺著是一件很有價值與趣味的事情。
四、故事傳說也是一種寶貴的鄉(xiāng)土文化
石橋鎮(zhèn)妥樂村古老而美麗的神話與傳說,也是一種珍貴的鄉(xiāng)土文化資源遺產,值得傳承與保護,妥樂不但風景獨好,人文薈萃,民風樸實,神話傳說也多姿多彩,如仙人廟的傳說,西來寺的傳說,仙馬橋、上馬橋、下馬橋的傳說,神鐘的傳說等,每一個故事都引人注目,獨具特色,耐人尋味,教會學生收集當?shù)氐拿褡迕耖g歷史文化故事、神話傳說故事,將這些故事進行記錄、整理、改編、傳播、演講,也可以從多方面訓練學生的文字語言表達能力和文化藝術的感受與創(chuàng)作能力。
五、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鄉(xiāng)村生態(tài)文化的人格塑造
妥樂旅游村寨掩映在1150多株古銀杏樹林中,生活著近百戶人家,其房屋的布局很有特點,兩坡頂小青瓦房,從山上到山下一排排坐西朝東,每幢之間距離很近,十分整齊密集,成行列式布局。這種既順應地形,又保護樹林,既節(jié)約用地,又結合生產的布局思路很值得我們今天學習。在村寨東側,一條小河蜿蜒流過,河上有橋,橋上有銀杏樹根,周圍是農家住戶,構筑了一幅“小橋·流水·人家”的精美畫面。這種千年來人樹相依的生活,恬靜自然,真恍若世外桃源一般。
我們可以通過帶領學生走村串寨,通過對村寨建筑、道路、河流的布局的專題考察研究,領悟一下這些布局與人們日常生活的關聯(lián)性與生態(tài)和諧性的關系,從居住或者村寨文化的視角進行淺層次的解讀和領會,也不失為一種好的鄉(xiāng)土人文資源可供開發(fā)與利用。
(編輯:龍賢東)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