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梅
【摘 要】在生物教學過程中,由于受到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教師在教育方法、師資水平等方面都受到了影響。教學還是以舊的教學方法為主,不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上依舊是滿堂灌的教育形式,學生不愛聽,教師講得還累,教學效率不高,學習的最終目的是應付高考。因此,對于這種現(xiàn)象,本文提出了提高高中生物教學有效性的研究問題,實現(xiàn)高中生物改革的最終目標。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改革 高中生物教學 有效性
前言
新課程標準改革要求把教學改革作為一種新模式,在教學實踐中逐漸推廣并應用。在教學實踐中,要求教師結合新的教學理念,引導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教學中來,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zhì)。當前高中教學普遍存在的問題,是學生對生物學習的興趣不高,因此,要注意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的結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提高生物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現(xiàn)階段高中生物教學的發(fā)展
對于高中生物而言,課堂中的教學模式,要與學生能夠接受的教學方式相一致,教師要按照實際的教學內(nèi)容設計教學模式,讓學生對生物這門學科產(chǎn)生興趣。如果教師對學生的心理狀況了解得不全面,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教學,這就與新課程標準改革的實際要求不相符,違背以學生為教學中心的教學思想。新教學模式下,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的一切教學方法都是圍繞學生展開的。在生物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多設計一些實踐活動,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幫助學生對教學中的難點進行分析和講解,發(fā)揮傳統(tǒng)教學模式所沒有的作用,最終達到教學目的[1]。
目前,新課改要求提高教師的專業(yè)知識和專業(yè)素養(yǎng)。然而在教學活動中,一部分教師的教學經(jīng)驗還不足,對生物教學重點和難點的認識不清晰,僅僅是依靠自身的理論知識在進行教學,在教學活動中有很多環(huán)節(jié)都沒有達到新課改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就應該加強教師對知識重點、難點的把握,努力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教學質(zhì)量,從而達到良好的課堂效果。
盡管素質(zhì)教育在我國提倡多年,但從未在真正意義上實施過。我國高中生在高中階段主要面臨的是高考的壓力,實行的是應試教育,大多高中主要以升學率為目標,用考試成績來衡量學生學習能力的高低。因此,要提高高中生物課堂的有效性,必須明確教學目標,使考試能力與綜合素質(zhì)相結合,從而進行全面發(fā)展。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高中生的應試能力是學生的全部,在很大程度上已經(jīng)形成了以考試為教學核心的教學模式,在此基礎上進行的一切教學活動都是圍繞學生學習成績展開的。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的一切學習興趣都變成任務,也失去其應有的價值體系。
二、找準方法,提高生物教學有效性
(一)明確教學目標
對于新課程標準改革而言,生物教材中的知識通常是以整體模式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其最終的學習目標也是以實現(xiàn)教學目標為依據(jù),因此明確教學目標,是當前新課程標準改革高中生物教學的核心問題。在教學活動中,教師的首要目的是讓學生通過教學活動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并且教學中實施的手段都要圍繞這一目標展開。教學目標是貫穿整個教學活動的主線,在教學活動中可以從多個角度分析問題,最終實現(xiàn)教學目標。
(二)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在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下,努力提高高中生物教學的有效性,在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下,培養(yǎng)學生的生物學習興趣,激發(fā)生物課堂的有效學習。要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首先要重點培養(yǎng)學生對生物課堂的學習興趣和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從實際出發(fā),進而提高學習效率,實現(xiàn)生物課堂有效性的終極目標。其次,在生物課堂開展的活動中,教師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其中,為學生搭建一個相互交流互動的平臺,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最后,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思維方式。
(三)電子計算機應用
隨著信息時代的發(fā)展,電子計算機已經(jīng)成為現(xiàn)代教學的一種手段,在課堂中使用得較為廣泛。在實踐活動中,應用信息技術開展教學活動,通過聲音、畫面調(diào)動學生的聽覺、視覺感受,從而提高學生對生物學科的興趣。另外,生物學科作為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自然學科,在學校的實驗課上受到了極大限制,使得教學實驗無法完成,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教學效果。然而通過信息技術手段,可以將這種限制打破,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將不能完成的實驗教學換成影像教學,使學生體驗這種教學帶來的樂趣,從而對生物教學產(chǎn)生興趣,提高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結束語
目標的實現(xiàn),離不開正確方法的選擇,教學的有效性需要有效的學習方法。新課程標準改革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對高中生物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生物教學應該是教學新理念與教學新創(chuàng)意的結合,通過良好的課堂環(huán)境和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對課堂的教學效果進行總結,樹立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永遠是教學過程的中心問題的觀念。提高學生應試能力的同時,實現(xiàn)高中生物教學的有效性。只有采取適當?shù)慕虒W方法才能保證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
【參考文獻】
[1]陳華杰.新課程背景下提高初中生物實驗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
[2]王勝群.新課程背景下提高中學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對策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
[3]黃烽.激發(fā)提升鼓勵——新課程背景下提高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新課程學習(下),2011(01):74-7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