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宏
摘要:新課程標準提出:寫字教學要重視對學生寫字姿勢的指導,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書寫技能,養(yǎng)成良好的寫字習慣。筆者認為培養(yǎng)學生良好寫字習慣要做到:培養(yǎng)學生正確坐姿及握筆習慣;用好寫字書,加強科學指導;示范引領,榜樣激勵;個別指導,巧妙評價。作為教師我們一定要從嚴、從實、從點滴抓起,要抓住小學階段的最佳時期,使小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關鍵詞:寫字習慣 科學指導 榜樣激勵 巧妙評價 最佳時期
一、養(yǎng)成良好寫字習慣的重要性
人們常說:“字如其人?!币皇趾米?,能給人一種眼前一亮、賞心悅目的感受;一手好字,能透出一個人內(nèi)在的涵養(yǎng)、氣韻。新課程標準提出:寫字教學要重視對學生寫字姿勢的指導,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書寫技能,養(yǎng)成良好的寫字習慣。作為教師,當我們翻開學生的作業(yè)時,看到學生那工整美觀的小字,一種賞心悅目的感覺會自然而然地涌上心頭。對于小學生來說,寫字可以鞏固識字,字寫得正確端正,行款整齊,有一定的速度,有助于更好地完成各科作業(yè),也為將來的學習、工作打下基礎。
二、培養(yǎng)學生良好寫字習慣的必要性
據(jù)調(diào)查,現(xiàn)在小學生寫字達標率僅為百分之四十,有百分之六十的學生寫字姿勢不端正,執(zhí)筆方法不正確。雖然教師在課上都教了正確的方法,可有些家長望子成龍心切,在學生上小學之前就急于讓學生學寫字,因為學生的手部肌肉發(fā)育不夠,就造成了一些不正確的執(zhí)筆方法,改變起來很不容易。還有的學生開始的握筆姿勢是對的,隨著書寫量的增多,書寫速度的加快,慢慢地卻發(fā)生了變化。主要體現(xiàn)為:筆尖太低、勾腕執(zhí)筆、抱拳執(zhí)筆、拇指包筆、四指分家等,錯誤的握筆姿勢也導致了錯誤的坐姿,比如身體前傾,頭偏向一側,距離頁面太近,身子側坐。這些錯誤的坐姿不僅影響學生的書寫,時間長了還會造成近視、斜視、脊柱彎曲等。
同時不良的寫字習慣也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成績。據(jù)調(diào)查,小學生中至少有百分之三十的學生寫出字來存在以下問題:丟三落四、結構不勻稱、筆順不對、有的落筆太重,每字的一筆一畫都是那么用力,仿佛是在刻字;有的落筆很輕,仿佛蜻蜓點水;還有的如梅花篆字,筆畫都不舒展,讓人看了心急。這樣潦草的字出現(xiàn)在考場作文中,那他的作文成績肯定會大打折扣的。
三、如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
(一)要培養(yǎng)學生正確坐姿及握筆習慣
要養(yǎng)成良好的書寫習慣,良好的寫字姿勢是基礎。小學生寫字姿勢不正確,危害可不小,輕者影響寫字質(zhì)量,養(yǎng)成不良習慣;重者影響生長發(fā)育、不利于身心健康。正確的坐姿是寫好字的第一步,先要給學生提供一套合適的桌椅,教學中發(fā)現(xiàn)有的學生是因為桌子矮凳子高才容易趴著寫字,而有的學生則是因為桌子高凳子矮才容易距離書本特別近。
目前很多學校都為學生配備了可以調(diào)節(jié)高度的桌椅,這一點做得很人性化,學生面前沒有小事。教師經(jīng)常提醒學生正確的坐姿是:身體坐正,兩腿自然平放,頭和上身稍前傾,胸部離桌子一拳,兩臂平放在桌面。右手執(zhí)筆寫字,左手按紙,紙要放正。其次是正確的握筆姿勢,筆桿放在拇指、食指、和中指的三個指稍之間,食指在左后,中指在右下,食指應較拇指低些,手指尖應距筆尖約3厘米。筆桿與紙面保持六十度的傾斜,掌心虛圓,指關節(jié)略彎曲。這些理論可以不跟學生直接講,但一定要有標準的教師示范,并且要不斷地糾正錯誤姿勢,持之以恒。
(二)用好寫字書,加強科學指導
小學語文配套的寫字教材,大多是寫字書。經(jīng)過改良的寫字書很適合學生練字。課本中的每個字在寫字書上都有練習。
每個字都是先出在米字格里,例字上有拼音,拼音后有筆順,例字后有描紅然后是三個空白米字,最后是一個沒有米字格的空白框,這樣我們可以指導學生看好字音,然后看本字的筆順,再用心觀察例字在米字格里的占格,引導學生對例字進行分析,并交流自己對字形、筆畫、間架結構的理解。學生通過自行分析、自行解決,自然獲得了有關漢字書寫的基本知識,也就是對例字進行消化、吸收,做到“意在筆先,筆句心后”。
然后描紅,描紅時要仔細、認真,力爭做到手寫心記,現(xiàn)在我們手頭的冀教版配套寫字書的描紅只設計了一個字,我認為還是應該至少設計三個,通過三四遍的描摹,學生基本記熟了字在米字格的位置,對于后面的仿寫就會起到鋪路搭橋的過渡作用。在學生完成前兩個環(huán)節(jié)之后,即可引導學生仿寫,寫時要求學生集中注意力,看準米字格,不隨便下筆。
一旦下筆,力爭一次就把字寫正確、寫端正、寫整潔。在學生仿寫時,教師要注意隨時矯正學生的寫字姿勢、握筆方法、運筆情況、字的結構搭配等。對于多數(shù)學生存在的問題,在評價時要集體矯正;而個別問題應個別輔導,不能輕易放過。這也就是我們《小學語文新課程教學法》中提出的“五步教學法”:一看、二描、三寫、四評、五改。
(三)示范引領,榜樣激勵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學生的模仿能力很強,尤其是對教師的模仿。所以教師不僅要在寫字課上把字寫好,而且每次在黑板上寫字,甚至在日常教學工作中,無論是批改作業(yè)還是寫評語,都要一筆一畫工工整整地書寫,以自己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書寫習慣,在潛移默化中感染學生。很多時候一個寫字漂亮的教師會帶出一批寫字優(yōu)秀的學生,這更多的是教師的潛移默化的影響。
榜樣的力量也是非常驚人的。班里可定期舉行書法比賽,把寫的好的字貼出展出,或者把好的寫字書貼上小紅花把班級展出。這對被表揚的學生是一種激勵,對其他學生也是一種鞭策。
(四)個別指導,巧妙評價
在學生練字時要深入到學生中間去,適時糾正學生寫字姿勢的不當,指導字的間架結構、筆畫粗細、長短變化。要知道有的時候?qū)W生想把字寫好,但不經(jīng)點撥卻很難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在哪。同時還要發(fā)現(xiàn)他們的點滴進步,每個學生都渴望被賞識,希望被表揚。面對學生的寫字作業(yè),我們要努力尋找他們的閃光點,大到一個字,小到一個筆畫,一點一撇的細節(jié)都要給他們指出來。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滋味,享受練字的快樂。教師的紅筆圈點出的小紅花會讓學生練字的信心倍增。
總之,良好的寫字習慣的培養(yǎng),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一個長期而艱苦的過程,也是磨練學生意志、性格、品質(zhì)的過程。對此,作為教師的我們一定要從嚴、從實、從點滴抓起,要抓住小學階段的最佳時期,使小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寫字習慣。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