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啟國
摘 要:以案例的形式說明,教師不能以自己狹隘的心理對待學困生,要關心他們,鼓勵他們,信任他們,相信他們會成為眾人中的佼佼者。
關鍵詞:學困生;鼓勵;信任
學困生,對于我們教師來說并不陌生,也是最令我們頭疼的一個詞。那么,在我們的教學實際中,該用怎樣的心態(tài)和方法去對待學困生呢?我想,下面這個事例對大家會有所幫助。
那是我們學習《普羅米修斯》這篇課文時的事。當教學進行到“檢查預習”環(huán)節(jié)時,我讓幾個學生認讀生字,他們認讀的效果都還不錯。正當我要進行下一教學環(huán)節(jié)時,一個學生突然說:“老師,您讓孫玉龍(化名)認一下呀,您還從來沒讓他認過呢?!闭f話的是孫奇兵(化名),他話音剛落,我就皺起了眉頭,心想:“孫玉龍?每次考試都是十來分的孫玉龍?找他認字不是耽誤時間嗎?”就在我打算對孫奇兵的話置之不理時,轉身間,我用眼角的余光瞥了一下孫玉龍,他那目光中充滿期待,期待中又帶著膽怯。我的心陡然被這期待而又膽怯的目光給震了一下。是呀,我還從來沒讓他認過生字呢!因為我知道,找他他也不會。我忽然覺得自己的想法很狹隘,感到自己對這個孩子很不公平。于是,我說道:“孫玉龍,你起來認一認?!敝灰娝朴频卣玖似饋?。我逐一將生字點給他認,果然不出所料,在“袖、吩、恕、押、狠、肝、挽”等7個生字中,他只認出了一個“吩”字。同學們一片嘩然,議論聲、嘲笑聲不絕于耳。只見孫玉龍呆呆地站在那兒,眼里滿含著淚水。羞愧、自卑讓這個靦腆的男孩在眾人面前抬不起頭來。此情此景,我該怎樣去對待這個可憐的孩子?是責怪他上課不專心還是抱怨他天資太差?是輕描淡寫地安慰他一下敷衍了事還是語重心長地和他長談?迷茫間,我忽然想到了“千里馬”之喻。我調整了一下心情,對學生說:“同學們,你們知道在我的心目中把你們分成幾類學習人物嗎?”學生搖搖頭。我說:“在我的心目中把你們分為兩類:一類是在學習上像獅子和老虎一樣,對于新的知識,就像老虎或獅子吃小兔一樣,三下五除二就把難題解決了。另一類就像馬兒吃草一樣,吃得慢,消化得也慢,但是,一旦馬兒將這些草料消化之后,它將一躍千里,任憑獅子、老虎也很難追趕上它。我覺得孫玉龍同學就是這種‘千里馬類型的學生。他對知識接受、消化的速度可能沒你們這些‘獅子‘老虎快,但是,一旦他‘細嚼慢咽,將知識消化成自身能量的時候,你們這些‘獅子‘老虎可能就趕不上他了。”說完,我又用信任的目光看著孫玉龍,和藹地說道:“孫玉龍同學,你相信自己是一匹千里馬嗎?”他含淚地點點頭。我又補充道:“擦干眼淚,大聲地說出‘我是一匹千里馬!”他很聽話地擦干了眼淚,但說出來的聲音并不洪亮。我對他鼓勵道:“再大聲點!”終于,這孩子鼓起勇氣大聲說道:“我是一匹千里馬!”
下午,我剛到辦公室,孫玉龍就跑到我跟前,很高興地對我說:“老師,上午學的生字我都會認了?!蔽椅⑿χ屗x給我聽,果然一字不差。我拍拍他的肩膀說道:“好樣的,千里馬,繼續(xù)努力,爭取超過我們班的‘獅子‘老虎們?!边@孩子使勁地點點頭,一蹦三跳地跑出去了。
看著他遠去的背影,我不禁想:其實每個孩子都是一匹千里馬,他們需要我們去發(fā)現、去信任、去鼓勵。在我們的教學中,不是學困生阻礙了我們的教學,而是我們功利、狹隘的心魔扼殺了這些“千里馬”。像孫玉龍這樣的學困生,在我們的教學實際中不乏其例,如果我們對其都置若罔聞,那這些孩子也只能自暴自棄;反之,做教師的對他們多一些關心,多一些鼓勵,他們就有可能成為眾人中的佼佼者。
老師們,請不要狹隘你的心靈,請不要吝嗇你的鼓勵。
參考文獻:
[1]曹新美,劉翔平,吳洪珺.教師幫助“學困生”提高學習成績的有效策略[J].江西教育科研,2005(02).
[2]沈之菲.生活心理輔導[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