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鵬遠
摘 要:文言文對于教學來說,目前存在著一定的教學困境,最為重要的就是學生沒有學習的興趣,并且在學習中對文言文的理解還存在一定的偏差,在文言文的創(chuàng)作背景、詞匯的用法和作者情感的把握上還存在一定的問題,這些都導致現(xiàn)在的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出現(xiàn)了一定的滯后性。為了改變目前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的現(xiàn)狀,優(yōu)化教學過程,教師必須采取措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誦讀能力,重視學生對文言文知識的積累,并且讓學生進行適當?shù)恼n外閱讀,這樣才能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和學生的學習效果。
關鍵詞:新課標;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教學質(zhì)量;對策
一、巧妙導入,激發(fā)興趣,讓學生“想學”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蹦敲矗趯W生眼中枯燥無味的文言文,運用什么方式,才能引起學生的注意,讓他們產(chǎn)生“想學”的念頭呢?雖然,在課堂教學改革的實施過程中,老師應該把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但是初學一篇新的文章,相關的文學常識和背景知識的介紹還是不能少的,因此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導入新課的藝術是非常關鍵的。
例如《荊軻刺秦王》一課,我是這樣導入的:公元前228年,秦王嬴政派其大將王翦攻打趙國,最后攻克邯鄲,俘虜趙王。王翦趁機奉命率兵駐扎中山,準備向燕國進攻。燕國此時正處于朝不保夕、危如累卵的困難境地。這時的燕太子丹像極了熱鍋上的螞蟻,在秦軍壓境的千鈞一發(fā)之際,只好派人采取行刺這種恐怖政策,于是歷史上有名的刺客荊軻出現(xiàn)了。那么他是怎樣取得秦王的信任進而接近秦王而行刺的呢?最后行刺是否成功了呢?今天就讓我們走進《荊軻刺秦王》,共同去感受那驚心動魄的一刻。這樣的導入一下子抓住了學生的好奇求知心理,讓學生想學這篇文言文。
二、給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
文言文的教學要避免“滿堂灌”,應多種教學手段、多種方法并用,尤其要注重多媒體教學手段的應用,讓學生在愉快學習知識的同時,能力也有所提高。文言文教學最容易走入“以教師的教代替學生的學”的誤區(qū),其結果是教師教得辛苦,學生學得吃力,因為課堂缺少探索和研究,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tài),知識掌握也就難以牢固。文言文教學同樣應倡導自讀——質(zhì)疑——討論,強調(diào)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中心,讓學生自己去探究課文,發(fā)現(xiàn)問題,然后通過師生互動,相互討論,最后解決問題。這樣組織教學可能會影響教學進度,但是,學生的思維在課堂中得以充分的發(fā)揮,學生的能力在課堂中得到培養(yǎng)和提高。當然,學生自讀不是盲目的自讀,而是有針對性的閱讀,是教師提出有關知識讓學生有重點地進行閱讀,或是讓學生在閱讀中發(fā)現(xiàn)疑難問題。自讀、質(zhì)疑的過程是學生探索、研究的過程,討論的過程是使探索、研究形成結論的過程,這樣能最大程度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自主學習不僅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從而積極主動去掌握知識,而且他們會發(fā)現(xiàn)教師發(fā)現(xiàn)不了的問題,將課堂教學導向深入。
三、做好文言文知識的積累,利用好教學反思
文言文在高中階段所涉及的篇幅總量上算是不多的,在有限的文章中個個堪稱經(jīng)典,都具有極強的代表性,無論是作者簡介,學習內(nèi)容,思想表達,文章中實虛詞的應用和詞匯的使用,還是其它有關的通假字、古今異義、一詞多義等的用法都有所涉獵,這些知識如果學生掌握了必然會促進其對其它知識的學習了。語文文言文的學習重在積累,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養(yǎng)成整理筆記和梳理知識的習慣,對于一些重點的文言文知識、處理方法和具有代表性的詞匯用法、表達方式都要做好規(guī)整,并且在學習中能融會貫通,觸類旁通,也能做到舉一反三,這些都會提升他們的文言文素養(yǎng)和文言文的學習能力。能力的提高還有賴于遷移的訓練。遷移時注意選擇一些與課文難度相當?shù)?、?nèi)容聯(lián)系緊密的、主題相近或相反的文言文。在學習中,教師還要學會及時的反思,反思學情、學習內(nèi)容、教學方法等,對于教學中出現(xiàn)的學生興趣較淡,教學方法不適宜的情況,教師要總結經(jīng)驗,敢于創(chuàng)新,以做好教學課堂的調(diào)整,通過優(yōu)化教學過程來提升教學質(zhì)量。
四、適當?shù)耐卣拐n外學習,廣泛的開展文言文閱讀
對于文言文的學習,我們不盲目地追求數(shù)量,但是確保一定數(shù)量的文言文學習是非常必要的,因為只有一定量的保障才能確保質(zhì)量的提升。在高中階段所涉及的內(nèi)容畢竟是有限的,并且選擇的篇幅也很小,雖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是無法全面的提升學生對文言文學習的需求,也囊括不了所有的文言文知識,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適當?shù)倪M行擴充學習的內(nèi)容,重視課外文言文的閱讀和教學。在各類考試中,所考察的文言文知識,除了一些記憶性的問題和需要學生背誦教材中的文章外,其它的考查內(nèi)容都是課外的文章,如果學生不能很好的掌握相關知識的話,就會遇到很多的問題。在新課標下,文言文的考察更加突出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很多的知識需要學生通過知識遷移等完成問題的解答,由此可見,適當?shù)恼n外文言文閱讀與教學是非常必要的。對于課外閱讀,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閱讀要不在量而在質(zhì),不在多而在精。作為我國文化魁寶的《論語》、《孟子》、《中庸》、《莊子》、《大學》等都可以成為學生課外閱讀的較好讀本,我們相信通過對這些經(jīng)典文言文的閱讀定會提升學生文言文的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李建平.高中文言文教學之我見[J].新課程學習,2013(10)
[2]宋艷艷.淺談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方法[J].中國校外教育,2013(Z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