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美媛
摘 要: 師生交往是教學的本質(zhì)。作為“活動內(nèi)容化、內(nèi)容活動化”的重要載體的小組討論形式在新課改下的政治教學中起著重要作用。文章探討了小組討論在政治課教學中的作用與效果。
關(guān)鍵詞: 政治教學 背景分析 問題分析 解決對策問題 效果反思
一、小組討論背景分析
小組討論作為學生學習交流討論、班級成員之間的互動方式,有著師生對話無法替代的作用。小組討論作為合作學習的一種方式,所有學生都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思想、觀點,鍛煉和證實自己的能力;聽取同伴的想法,糾正他人的錯誤,可以豐富自己的認識、集思廣益,開闊視野,形成新思路、新方案。向同伴解釋學習材料,說出自己的理解,聽說雙方均能從中受益。
作為一種教學交往方式,小組討論運用于所有年級。隨著基礎(chǔ)教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小組討論也越來越為廣大中小學教師所親近、接受。
二、小組討論問題面面觀
政治課堂上我們依據(jù)自主、合作、探究的原則。多采用四人合作小組的討論形式,在教師的引導下,自主地進行探究學習。但我在教學實踐中也遇到許多麻煩:
1.小組成員間缺乏必要的人際交流和小組合作技能,不具備合作的傾向性,學生不知道怎樣與他人互動。當產(chǎn)生不同意見時,不能建設(shè)性地解決矛盾沖突。
2.小組合作學習前,部分問題設(shè)置草率,不管合適與否,難易如何,都由學生合作討論,結(jié)果造成一些沒有思維容量、甚至是一些根本就不屑一論的問題充斥其中,學生沒有參與討論的興趣,浪費教學時間,教學效率事半功倍;出于一有問題立即實施小組合作學習,學生沒有明確合作學習的目的、步驟,問題本身也無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不理解將學習什么,怎樣學習;同樣由于缺乏必要的講述,無法幫助學生迅速、準確地把未知信息與已有的認知經(jīng)驗聯(lián)系起來,選擇最佳學習起點,盡快找到解決問題的策略。
3.學生未經(jīng)認真讀書,深入思考,就組織小組討論。學生沒有經(jīng)過深思熟慮,匆忙展開討論,要么坐享其成,要么人云亦云,盲目隨從,對小組內(nèi)的不同見解根本無法提出真正意義上的贊同或反對,也無法做到吸取有效的成分修正自我的觀點。這樣的合作學習不但解決不了疑難,反而在無意中剝奪了學生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機會,有悖合作學習的真諦。
4.學優(yōu)生在小組中處于主宰地位,承擔了主要的職責,學困生則處于從屬或被忽略地位。在合作學習中,學優(yōu)生往往成為小組內(nèi)最活躍的一分子,他們的潛能得到了發(fā)揮,個性得到了張揚。而一些學困生無形中失去了思考、發(fā)言、表現(xiàn)的機會,在一定程度上被變相剝奪了學習的權(quán)利。
5.課堂秩序混亂,學生發(fā)言七嘴八舌,聽不清究竟誰的思維不嚴密,誰的思維缺乏條理性。教師對小組學習缺乏必要的計劃、調(diào)控等組織技能。當學生和小組面臨問題時,教師無法對一批問題進行辨別、分析并給予學生幫助。
總的來說,在表面熱熱鬧鬧的討論下,難以保證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可能在討論過程中,有“渾水摸魚”者,有“離體太遠”者;在交流過程中,有的學生“隨波逐流”,不愿意表達自己的觀點。所以需要我們通過評價的方式加以引導。在課堂改革中,建立一種合理的學生課堂評價制度,從根本上改變傳統(tǒng)的評價模式是一個十分迫切的任務。
三、解決策略和效果
評價是與教學過程并行的同等重要的過程,是一種持續(xù)的過程,但又不同于教與學的過程,評價被用來輔助教學;評價旨在促進發(fā)展,是為學習服務,是學習的動力和源泉。評價是教與學的組成部分,貫穿于教學活動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
1.小組評價策略。小組評價是對小組合作過程和學生合作表現(xiàn)的監(jiān)控,是促進合作小組健康發(fā)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課堂教學中的小組評價包括個人自評、小組自評和教師評價。平時主要以小組自評為主,個人自評和教師評價可以定期進行。這種自評能夠使學習小組成員維持良好的合作關(guān)系;便于合作技能的學習,使組員對自己參與情況有所了解,保證學生在原認知水平上,能夠積極思維,為強化小組成員的積極行為和小組合作的成功提供必要條件。在實際的合作學習實踐中,由于時間緊迫或者注重學科知識等原因,不少教師輕視甚至忽視小組自評這個環(huán)節(jié)。
小組合作學習后,教師要提供一定的時間讓其進行自評。小組自評初期教師可以明確一個自評的結(jié)構(gòu),使學生的評價可以參照一定的程度、圍繞一個中心或突出一個重點。同時要提醒學生運用他們的合作技能進行自評,以促進學生參與小組學習的深度。小組自評和教師評價主要從外部對學生的合作行為評價,二者各有側(cè)重。小組自評側(cè)重于對組內(nèi)個體之間的互評,教師評價基于教師對小組群體之間的觀察、比較、甄別,偏重于對有效的小組合作模式和行為的肯定、褒揚。通過他人的評價,使學生獲得合作學習時行為表現(xiàn)方面的反饋對照,使積極的行為得到強化,不當?shù)男袨榈玫郊m正。
2.小組獎勵策略。合作學習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進步”作為教學所追求的一種境界,同時將其作為學習評價的最終目標和尺度。它把個人之間的競爭變?yōu)樾〗M之間的競爭,把個人計分改為小組計分,以小組總體成績決定獎勵或認可的依據(jù)。為了檢查小組合作學習的成果,從而實施小組獎勵策略,需要定期進行小組測驗。在每次測驗結(jié)束后,要計算每個學生的提高分和小組的得分,以便對得高分的小組進行獎勵。一般來講,把每人的成績與他們自己以往獲得的成績相比表示學業(yè)上是進步,這是公平的。實質(zhì)上是比較小組內(nèi)每個學生在原有基礎(chǔ)上的努力程度和進步水平。這樣把做得好與得到獎勵聯(lián)系起來,有利于激勵他們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獎勵的方式是多種多樣的??刹捎每陬^表揚、鼓掌祝賀、經(jīng)驗介紹、頒發(fā)證書,授予小組榮譽稱號,等等。通過獎勵使學生知道什么行為是有價值的,是能得到認可的,激發(fā)學生盡可能地展示自己的才華,開發(fā)他們的潛能,樂意為共同的學習目標而努力,從而培養(yǎng)消失的合作意識,提高合作技能。
有個學生原來學習成績不是很好,上課討論時,總是別人討論得熱火朝天,他卻在一邊一言不發(fā),要么看課本,要么就發(fā)呆?,F(xiàn)在,每次討論他都會說明自己的看法,整個人變得積極多了,有時還會代表小組舉手發(fā)言,與大家交流觀點。有的學生原來每次討論時,總是“高談闊論”,卻離題太遠,課堂的時間總是不知不覺地浪費掉了。現(xiàn)在,他們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圍繞老師提出討論的問題,多方面論述,使小組成員都活躍起來,讓大家在合作中共同進步。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
四、小組討論的反思
作為小組討論學習的組織者和促進者,教師在實施這種學習方式時,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做一個成功的引導者、促進者。當學生和小組面臨問題時,能進行辨別、分析,并給予學生幫助,對學生學習進行有效調(diào)控和促進。通過討論問題的設(shè)計,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sh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欲望,產(chǎn)生討論學習的沖動和愿望。在合作學習中,要巧妙地把教師對學生個人和小組行為的期望傳遞給學生,從而提高學生的互動技能和社會技能。在小組討論中要盡量多走動和觀察、傾聽,必要時可進行干預。教給學生一些探索、發(fā)現(xiàn)的方法,不斷引發(fā)學生思維碰撞,把學生的探索引向深處。教師在課堂中要充分關(guān)注學生的狀態(tài),從學生的注意狀態(tài)、參與狀態(tài)、交往狀態(tài)、思維狀態(tài)、情緒狀態(tài)、生成狀態(tài)等方面觀察了解學生并隨機作出適當評價。通過評價,鼓勵學生思考、嘗試、實踐。
總之,就是要使課堂變?yōu)檎故緦W生探究風采的舞臺。教師要從臺前退到為學生提供探究路徑設(shè)計,營造有利于積極、主動、創(chuàng)造性地學習的氛圍的幕后去。從而使“活動內(nèi)容化,內(nèi)容活動化”重要載體的小組討論形式在新課改下的政治課教學中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中學政治教學參考》.05年1—6期.
[2]《思想政治課課程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