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欣+石春翔
內(nèi)容摘要:語文教學要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鼓勵寫想象中的事物,加強平時練筆指導。
關鍵詞:練筆 語文課堂 亮點
如何改變學生課堂上“動口不動手”的現(xiàn)象,打開學生“手腦并用,聽說讀寫并舉”的局面,這就要求教師選擇恰當?shù)臅r機,設置練筆的情景,讓學生有興趣寫,有話寫。下面就我們在教學過程中的幾種做法和大家共享。
一.課堂激趣,異彩紛呈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提高了學生練筆的興趣,學生課外寫作的積極性才會提高,教師要適時地予以激發(fā)、點撥,這樣學生才會比較主動地進行練筆。如在教學完何其芳的《秋天》一詩后,在大屏幕上出示了兒歌《春天在哪里》,隨后引導學生將這詩歌改寫為《秋天在哪里》,這大大地激發(fā)了孩子的創(chuàng)作熱情,不一會兒,一首首散發(fā)著童真的兒歌相繼“出爐”,有一位女學生還激情澎湃地演唱了自己創(chuàng)作的“新歌”,課堂氣氛達到了高潮。在教學《看云識天氣》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了解八種云及四種云上的光彩,設計一個課堂游戲:即請同學們?nèi)芜x一種云或光彩,以第一人稱的方式對它作自我介紹。幾分鐘后,一雙雙小手高舉了起來,一位同學念道:“嘿,大家好,我是暈的小妹,穿著紫色的時尚襯衫,襯衫外還穿著紅色的貂皮大衣,我在高積云的邊緣部分有套豪宅,那里的地理位置很好,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我還有神奇的魔法,就是我的光環(huán)由小變大,天氣就會趨向晴好,我的光環(huán)由大變小,天氣就可能轉為陰雨了,你們知道我是誰了嗎?”一個個答案,讓老師都始料未及。又如《荷葉母親》一課,作者以飽蘸深情的筆觸,描繪了一幅“雨打紅蓮、荷葉護蓮”的雨荷圖,作者由此聯(lián)想到母親對子女的呵護與關愛,從而借景抒情,抒發(fā)了對母親的感激之情。偉大的母愛形象深深感染著學生。此時在《父親》的背景音樂的渲染下,我讓學生拿起筆借鑒本文寫法進行練筆《青松父親》,心動所以筆動,“心里想什么,筆下寫什么”,此處的小練筆成為這節(jié)課的亮點,不僅提高了學生練筆的積極性,也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二.典型句段,模仿積淀
著名語言學家張志公說過:“模仿是學習的必經(jīng)之路?!蹦7聝?yōu)秀作品進行寫作不僅可以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大家之作的靈氣熏陶,更重要的是依樣畫葫蘆,能感受作者的表情達意、謀篇布局、譴詞造句的精髓,從而在模仿中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
教材中多處出現(xiàn)句式整齊、結構相似的句群,都是是練習填補、仿寫的范例和素材。如朱自清的《春》,教師根據(jù)結尾的結構和句式特點,引導學生仿寫。有的說:“春天像小鬧鐘,它喚醒了沉睡的小草,讓大自然恢復生機;春天像指揮家,它打碎了河上的冰,讓小河重新歌唱;春天像一幅畫,它收集大自然的色彩,讓花兒在畫中盡情綻放。”還有的說:“春天像魔術師,讓萬物從寂靜中蘇醒;春天像藝術家,染出了紅的花、綠的草;春天像美少女,帶給人們無限的驚喜和生機。”孩子們的筆墨雖然稚嫩,但從多角度表現(xiàn)了春天的特點,學會了作者的表達方式。
三.品味精典,書寫精彩
教材中文質兼美的詩文見證了我們悠久的文化內(nèi)涵,讀這些經(jīng)典的詩文是一種美的享受,學習運用這樣的美文,一方面陶冶情操,另一方面積淀人文素養(yǎng)。如《陋室銘》,因文本韻律感極強,所以學生讀起來瑯瑯上口,再加之本文短小,學生的興趣很濃。在學完本文后,我布置了練筆《 銘》,段嘉禾的題目是《爛筆頭銘》:“兵不在多,精干則贏,衣不在奢,保暖就行。雖一爛筆,伴吾前進。斑斑是銹跡,點點是墨痕。筆落驚風雨,筆起龍蛇動??梢凿浫簳?,繪萬物。無鍍金之外表,唯流暢之線條。書圣王羲之,畫圣吳道子。段嘉禾云:筆爛又何妨?”通過練筆,讓學生感受到了作者高潔傲岸、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很好地學習了精彩語言的表現(xiàn)方法。
上面是我們在教學中隨機練筆的幾種方法,只要我們充分利用好課堂主陣地,適時適度的小練筆,既對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起著獨特作用,更對學生言語生命的成長發(fā)揮著潛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同時這些言語實踐所帶來的欣喜,讓語文課堂充滿生命的活力,收到“墻內(nèi)開花墻外香”的效果。
(作者單位:內(nèi)蒙古達拉特旗第五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