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偉乾等
[摘要] 目的 調查多家醫(yī)院住院癌癥患者對止痛用藥認知狀況,為改善鎮(zhèn)痛藥三階梯用藥提供參考。 方法 調查多家二級以上醫(yī)院2013年度159例住院癌癥患者對止痛藥物使用認知度,并對用藥結果進行分析。 結果 大多數(shù)患者認為疼痛是可以通過藥物進行控制,但對應用藥物知識掌握認識不足。有151例患者(占97.37%)對疼痛是否可以通過藥物進行控制持肯定態(tài)度;回答按醫(yī)囑按時服藥93例(占58.49%),回答痛時服66例(占41.51%);認為注射止痛效果注射效果好于其他方法109例(占68.55%);擔心使用止痛藥物會出現(xiàn)副作用的130例(占87.76%);對用藥出現(xiàn)副作用后處理,回答馬上停藥57例(占35.85%),認為止痛效果不理想的原因為病情加重53例(占33.33%),認為是藥物無效38例(占23.90%)。 結論 部分癌痛患者對應用止痛藥物相關知識認識不足,醫(yī)、藥、護三方加強對患者及家屬應用癌痛藥物宣教,提高用藥依從性和治療效果。
[關鍵詞] 癌痛;止痛藥物;認知度;調查分析
[中圖分類號] R971.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2095-0616(2014)16-47-03
The investigate and measures into the awareness level on analgesic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cancer
XIE Weiqian ZENG Yi WEI Pingyuan WEI Baohan QIN Xingliu LIN Lin QUAN Yaowei LIANG Minqing
Eigh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 in Guigang City Guigang People's Hospital, Guigang 5371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cognition of using analgesic drug in cancer patients in several hospitals,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improvement of analgesic medication three ladder therapy. Methods a survey on awareness level of analgesic drug use of 159 hospitalized cancer patients in hospitals(second class above) during 2013 annual, and analyze the treatment results. Results Most patients think that pain can be controlled with medication, but the application knowledge of drug may be insufficiency. There were 151 cases (97.37%) look positively on pain controlled by drug; some of them according to the doctor's advice to take medicine on time in 93 cases (58.49%), 66 cases (41.51%) taking medicine after feeling the pain; that the effect of injection of analgesic is better than other methods in 109 cases (68.55%); 130 cases fear side effects of analgesic drugs (87.76%); the measures to side effects after treatment, stop taking medicine immediately in 57 cases (35.85%), someone thinks the cause of analgesic effects far from satisfactory is exacerbations in 53 cases (33.33%), 38 cases (23.90%)support drug that is invalid. Conclusion Patients with cancer pain and inadequate understanding of the application of analgesic drugs related knowledge, medical, medicine, protecting three part to strengthen the application and education of the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y members with cancer pain drug, thus improve the drug compliance and treatment.
[Key words] Pain; Analgesic drugs; Cognition;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癌癥疼痛是癌癥患者常見癥狀之一,可嚴重影響患者的治療效果和生活質量。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估計,全球每年有1000余萬新發(fā)癌癥病例,在疾病初期和中期有35%~45%的患者經歷中度或重度癌痛;在疾病進展期,75%的患者會經歷不同程度的癌痛,其中25%~30%的患者將經受嚴重癌痛[1-2]。有些癌痛是難以忍受的劇烈疼痛,部分癌癥患者怕癌癥引起的疼痛甚于癌癥導致的死亡。癌痛的治療需要醫(yī)患雙方的共同努力,才能更好達到治療效果。本地區(qū)患者對止痛藥物使用的認知度如何?本研究以臨床藥師開展對癌痛患者對癌痛治療藥物使用認知情況進行調查和分析,促進患者對止痛藥物使用的認識,共同努力戰(zhàn)勝癌痛,提高藥事服務水平。endprint
1 資料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
隨機抽取2013年度貴港市多家醫(yī)院住院癌痛患者159例為問卷研究對象。
1.2 方法
采用自行設計的患者癌痛藥物治療認知調查問卷,此問卷在參考國內外相關文獻的基礎上,通過咨詢相關專家咨詢后修訂而成。問卷前部分包括患者年齡、性別、文化程度等。調查內容為患者對應用止痛藥物態(tài)度、藥物使用知識、疼痛治療滿意度等內容。調查問卷由專人負責,當場調查,由醫(yī)護人員按患者回答填寫,當場回收。
2 結果
2.1 一般資料結果
調查患者當中,男93例,女66例,平均年齡(51.0±2.8)歲。發(fā)放問卷159份,回收有效問卷159份。所調查人員文化程度以初中、高中為主,其中小學以下14例(占8.81%),小學48例(占30.19),初中60例(占37.73%),高中及大專30例(占18.86%),本科及以上1例(占0.63%)。
2.2 患者對應用止痛藥物的應對態(tài)度調查情況
調查情況見表1。
2.3 調查藥物相關知識及滿意度
調查藥物相關知識及滿意度等情況發(fā)現(xiàn),雖然有較大比例的患者對藥物使用相關知識有所了解,但還有部分患者對止痛藥物的用法、用量、副作用及療效等認識不足。詳見表2。
3 討論
患者對應用止痛藥物的態(tài)度調查表明,大部分患者對癌痛時應用止痛藥的態(tài)度大多數(shù)是積極的,認為疼痛是可以通過藥物進行控制,希望在疼痛時能夠應用止痛藥解決疼痛,詳見表1。調查顯示多數(shù)患者認為疼痛時會告訴醫(yī)生、會應用止痛藥,認識到應用止痛藥物對癌痛治療的重要性。如多數(shù)被調查者覺得疼痛是可以通過藥物進行控制,出現(xiàn)疼痛時您希望用止痛藥進行治療等。證明大多數(shù)患者認為對應用藥物止痛是正確手段。但有少部分患者對使用鎮(zhèn)痛藥還是持否定或猶豫態(tài)度。應對少部分患者對應用止痛藥物不了解或認識不足問題,積極進行宣教,強調癌痛有藥物治療和非藥物治療的方法,合理應用止痛藥是現(xiàn)階段治療癌痛的主要手段[3]。
調查表明部分患者對選用止痛藥物的品種、劑型、用法、用量、副作用、療效等問題認識不足。對何時服藥,是否需要服藥認識不正確,錯誤的認識會使患者不能很好執(zhí)行醫(yī)囑。用法調查情況詳見表2,如多數(shù)被調查者認為不痛時不需服用止痛藥,注射止痛效果于口服效果等。WHO提出的三階梯鎮(zhèn)痛方案[4]是目前世界公認的有效、合理的治療方法。臨床宣教要讓患者明白三階梯鎮(zhèn)痛方案的內容和必要性及其意義所在,提高用藥依從性。癌痛止痛藥物的使用要做到盡量口服給藥、按階梯用藥、按時給藥、注意用藥個體化等。認為痛時用藥、注射用藥效果好于口服用藥等認識是不可取。按需給藥方式對慢性持續(xù)疼痛只能起到斷斷續(xù)續(xù)的止痛作用,必須按時給藥,即按規(guī)定的時間間隔給藥,能維持較穩(wěn)定的血藥濃度,有效緩解癌痛[5-6]。對于無法口服、吸收不良或依從性差的患者,可使用注射劑、直腸給藥、透皮貼劑等。有文獻報道硫酸嗎啡控釋片直腸給藥的止痛效果、生活質量改善情況與口服給藥相同,而且起效快、不良反應少于口服給藥,最大劑量僅為310mg/d[7]。要告訴患者或家屬遵從醫(yī)囑的重要性,醫(yī)生對每個患者的治療方法都是有針對性的,及時向醫(yī)生匯報疼痛的情況和病情,對治療更有幫助。
本次調查顯示部分患者擔心長期使用止痛藥物會成癮或出現(xiàn)副作用等。美國的一項調查顯示,12 000例用過麻醉止痛藥物的住院患者中僅有4例成癮[8-9],即使成癮也是可以治療的。WHO向全球推薦嗎啡作為強阿片類藥物的代表,用于癌癥疼痛患者的治療[10]。長期以來我國對癌痛藥物治療時產生的耐藥性、成癮性、依賴性過分強調,影響了對該類藥物的合理應用。臨床應加強對患者及家屬進行指導和培訓,讓其了解耐藥性、成癮性、依賴性及藥物副作用等相關知識。生理依賴性和耐藥性并不妨礙這類藥物的繼續(xù)應用,告知患者害怕成癮和副作用是有效止痛的主要障礙,醫(yī)師要通過宣教化解患者家屬心中的疑團,要從提高患者家屬的知識水平上入手,逐漸提高用藥的依從性,使其積極配合治療。
鎮(zhèn)痛藥應用中常會遇見藥物不良反應的發(fā)生。調查顯示認為用藥出現(xiàn)副作用應馬上停藥57例(占35.85%),證明部分患者對用藥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有擔憂或處理不正確。臨床在這藥品不良反應方面也需加強對患者的宣教。如非甾體類鎮(zhèn)痛藥有胃腸道刺激性,嚴重者可致消化道潰瘍或出血,宜采用腸溶劑型,并飯后服用;必要時加用抗酸藥,以保護胃腸道黏膜;避免大劑量、長期服用,以防產生肝腎毒性等。阿片類藥物主要不良反應是便秘、惡心、嘔吐等,宜相應地給予緩瀉劑、多纖維膳食及預防嘔吐的藥物治療。對于部分患者可能出現(xiàn)眩暈、嗜睡、煩躁等癥狀,應加強安全管理,防止意外事件的發(fā)生。對藥物知識有所了解,患者無需恐懼藥物耐受、成癮或擔憂其副作用。
調查表明經過應用止痛藥物后患者對鎮(zhèn)痛效果滿意度高,認為滿意的有136例(占85.53%)。對止痛效果不理想的原因調查,認為病情加重引起及藥物無效的患者占一定比例,詳見表2。調查證明使用藥物止痛解決了大多數(shù)患者的疼痛問題,但還有部分患者認為鎮(zhèn)痛效果不理想,對治療效果不好認識不足會導致用藥錯誤,影響療效。治療效果不理想原因可能有藥物品種選擇不正確,劑量、使用方法不當,病情進展等。另外醫(yī)生對中、重度癌癥疼痛程度的評估存在不足,影響用藥并導致止痛療效不佳。再次由于癌痛患者對止痛藥品的敏感性有差異,而療效不同。對此要求醫(yī)師或藥師對患者病情及藥物或劑量進行仔細研究,按個體化給藥。
加強規(guī)范化及個體化應用止痛藥物,醫(yī)院可制訂止痛藥物應用相關知識冊子向患者宣教,解決患者的疑惑與顧慮。有條件的醫(yī)院藥師可參與制訂治療方案,如建議必要時聯(lián)合用藥及輔助用藥,非甾體抗炎藥與阿片類藥物聯(lián)用,因鎮(zhèn)痛作用機制不同而起協(xié)同作用。非甾體抗炎藥可增加二、三階梯藥止痛效果并減少用量,從而減少不良反應。因非甾體抗炎藥有“封頂效應”,療效不明顯時及時使用第二階梯藥物,強阿片類藥物無“封頂效應”[11]。另外應用抗焦慮藥及抗抑郁藥有助于改善心情、促進睡眠。神經損傷所致的疼痛,可選用抗驚厥類藥物如卡馬西平、加巴噴丁、普瑞巴林等??傊t(yī)、藥、護三方共同努力,多種措施并用,提高止痛藥物應用水平。
[參考文獻]
[1] Goudas LC,Bioch R,Gialeli-Qoudas M,et al.The epidemiology of cancer pain[J].Cancer Invest,2005,25(2):182-190.
[2] 吳軼璇,李鳳.外科手術后患者疼痛控制的新進展[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08,2(11):79-80.
[3] 耿莉華,宋雁賓.外科手術后病人疼痛控制進展[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1996,15(9):11-12.
[4] 孫燕,顧慰萍.癌癥三階梯止痛指導原則[M].北京:北京醫(yī)科大學出版社,1999:32,351.
[5] 趙雩卿,劉端祺,戰(zhàn)淑.中國癌痛治療十年回顧[J].中國藥物依賴性雜志,2008,17(4):252.
[6] 劉明禮.麻醉藥品、第一類精神藥品使用培訓和考核指導手冊[M].北京:中國知識出版社,2005:149-154.
[7] 毛芙敏,郭新海.腫瘤患者對鎮(zhèn)痛藥物的認知度與接受度調查[J].中國藥業(yè),2012,21(20):55-56.
[8] 盧宏麗.腫瘤醫(yī)院麻醉藥品使用認知度的調查[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1,11(10):1164-1165.
[9] 黃秋明,胡紅艷.晚期癌癥患者三階梯止痛療法認知度與用藥情況調查[J].中國藥師,2008,11(12):1496-1499.
[10] 馬福剛,邵鐵良,宋和平,等.癌性疼痛患者家庭鎮(zhèn)痛治療依從性的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0,48(9):117,141.
[11] 沈倩,尹玉平,于世英.165例癌痛患者癌癥相關神經病理性疼痛的診療現(xiàn)狀調查[J].實用腫瘤學雜志,2012,26(4):343-347.
(收稿日期:2014-05-03)endprint
1 資料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
隨機抽取2013年度貴港市多家醫(yī)院住院癌痛患者159例為問卷研究對象。
1.2 方法
采用自行設計的患者癌痛藥物治療認知調查問卷,此問卷在參考國內外相關文獻的基礎上,通過咨詢相關專家咨詢后修訂而成。問卷前部分包括患者年齡、性別、文化程度等。調查內容為患者對應用止痛藥物態(tài)度、藥物使用知識、疼痛治療滿意度等內容。調查問卷由專人負責,當場調查,由醫(yī)護人員按患者回答填寫,當場回收。
2 結果
2.1 一般資料結果
調查患者當中,男93例,女66例,平均年齡(51.0±2.8)歲。發(fā)放問卷159份,回收有效問卷159份。所調查人員文化程度以初中、高中為主,其中小學以下14例(占8.81%),小學48例(占30.19),初中60例(占37.73%),高中及大專30例(占18.86%),本科及以上1例(占0.63%)。
2.2 患者對應用止痛藥物的應對態(tài)度調查情況
調查情況見表1。
2.3 調查藥物相關知識及滿意度
調查藥物相關知識及滿意度等情況發(fā)現(xiàn),雖然有較大比例的患者對藥物使用相關知識有所了解,但還有部分患者對止痛藥物的用法、用量、副作用及療效等認識不足。詳見表2。
3 討論
患者對應用止痛藥物的態(tài)度調查表明,大部分患者對癌痛時應用止痛藥的態(tài)度大多數(shù)是積極的,認為疼痛是可以通過藥物進行控制,希望在疼痛時能夠應用止痛藥解決疼痛,詳見表1。調查顯示多數(shù)患者認為疼痛時會告訴醫(yī)生、會應用止痛藥,認識到應用止痛藥物對癌痛治療的重要性。如多數(shù)被調查者覺得疼痛是可以通過藥物進行控制,出現(xiàn)疼痛時您希望用止痛藥進行治療等。證明大多數(shù)患者認為對應用藥物止痛是正確手段。但有少部分患者對使用鎮(zhèn)痛藥還是持否定或猶豫態(tài)度。應對少部分患者對應用止痛藥物不了解或認識不足問題,積極進行宣教,強調癌痛有藥物治療和非藥物治療的方法,合理應用止痛藥是現(xiàn)階段治療癌痛的主要手段[3]。
調查表明部分患者對選用止痛藥物的品種、劑型、用法、用量、副作用、療效等問題認識不足。對何時服藥,是否需要服藥認識不正確,錯誤的認識會使患者不能很好執(zhí)行醫(yī)囑。用法調查情況詳見表2,如多數(shù)被調查者認為不痛時不需服用止痛藥,注射止痛效果于口服效果等。WHO提出的三階梯鎮(zhèn)痛方案[4]是目前世界公認的有效、合理的治療方法。臨床宣教要讓患者明白三階梯鎮(zhèn)痛方案的內容和必要性及其意義所在,提高用藥依從性。癌痛止痛藥物的使用要做到盡量口服給藥、按階梯用藥、按時給藥、注意用藥個體化等。認為痛時用藥、注射用藥效果好于口服用藥等認識是不可取。按需給藥方式對慢性持續(xù)疼痛只能起到斷斷續(xù)續(xù)的止痛作用,必須按時給藥,即按規(guī)定的時間間隔給藥,能維持較穩(wěn)定的血藥濃度,有效緩解癌痛[5-6]。對于無法口服、吸收不良或依從性差的患者,可使用注射劑、直腸給藥、透皮貼劑等。有文獻報道硫酸嗎啡控釋片直腸給藥的止痛效果、生活質量改善情況與口服給藥相同,而且起效快、不良反應少于口服給藥,最大劑量僅為310mg/d[7]。要告訴患者或家屬遵從醫(yī)囑的重要性,醫(yī)生對每個患者的治療方法都是有針對性的,及時向醫(yī)生匯報疼痛的情況和病情,對治療更有幫助。
本次調查顯示部分患者擔心長期使用止痛藥物會成癮或出現(xiàn)副作用等。美國的一項調查顯示,12 000例用過麻醉止痛藥物的住院患者中僅有4例成癮[8-9],即使成癮也是可以治療的。WHO向全球推薦嗎啡作為強阿片類藥物的代表,用于癌癥疼痛患者的治療[10]。長期以來我國對癌痛藥物治療時產生的耐藥性、成癮性、依賴性過分強調,影響了對該類藥物的合理應用。臨床應加強對患者及家屬進行指導和培訓,讓其了解耐藥性、成癮性、依賴性及藥物副作用等相關知識。生理依賴性和耐藥性并不妨礙這類藥物的繼續(xù)應用,告知患者害怕成癮和副作用是有效止痛的主要障礙,醫(yī)師要通過宣教化解患者家屬心中的疑團,要從提高患者家屬的知識水平上入手,逐漸提高用藥的依從性,使其積極配合治療。
鎮(zhèn)痛藥應用中常會遇見藥物不良反應的發(fā)生。調查顯示認為用藥出現(xiàn)副作用應馬上停藥57例(占35.85%),證明部分患者對用藥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有擔憂或處理不正確。臨床在這藥品不良反應方面也需加強對患者的宣教。如非甾體類鎮(zhèn)痛藥有胃腸道刺激性,嚴重者可致消化道潰瘍或出血,宜采用腸溶劑型,并飯后服用;必要時加用抗酸藥,以保護胃腸道黏膜;避免大劑量、長期服用,以防產生肝腎毒性等。阿片類藥物主要不良反應是便秘、惡心、嘔吐等,宜相應地給予緩瀉劑、多纖維膳食及預防嘔吐的藥物治療。對于部分患者可能出現(xiàn)眩暈、嗜睡、煩躁等癥狀,應加強安全管理,防止意外事件的發(fā)生。對藥物知識有所了解,患者無需恐懼藥物耐受、成癮或擔憂其副作用。
調查表明經過應用止痛藥物后患者對鎮(zhèn)痛效果滿意度高,認為滿意的有136例(占85.53%)。對止痛效果不理想的原因調查,認為病情加重引起及藥物無效的患者占一定比例,詳見表2。調查證明使用藥物止痛解決了大多數(shù)患者的疼痛問題,但還有部分患者認為鎮(zhèn)痛效果不理想,對治療效果不好認識不足會導致用藥錯誤,影響療效。治療效果不理想原因可能有藥物品種選擇不正確,劑量、使用方法不當,病情進展等。另外醫(yī)生對中、重度癌癥疼痛程度的評估存在不足,影響用藥并導致止痛療效不佳。再次由于癌痛患者對止痛藥品的敏感性有差異,而療效不同。對此要求醫(yī)師或藥師對患者病情及藥物或劑量進行仔細研究,按個體化給藥。
加強規(guī)范化及個體化應用止痛藥物,醫(yī)院可制訂止痛藥物應用相關知識冊子向患者宣教,解決患者的疑惑與顧慮。有條件的醫(yī)院藥師可參與制訂治療方案,如建議必要時聯(lián)合用藥及輔助用藥,非甾體抗炎藥與阿片類藥物聯(lián)用,因鎮(zhèn)痛作用機制不同而起協(xié)同作用。非甾體抗炎藥可增加二、三階梯藥止痛效果并減少用量,從而減少不良反應。因非甾體抗炎藥有“封頂效應”,療效不明顯時及時使用第二階梯藥物,強阿片類藥物無“封頂效應”[11]。另外應用抗焦慮藥及抗抑郁藥有助于改善心情、促進睡眠。神經損傷所致的疼痛,可選用抗驚厥類藥物如卡馬西平、加巴噴丁、普瑞巴林等。總之醫(yī)、藥、護三方共同努力,多種措施并用,提高止痛藥物應用水平。
[參考文獻]
[1] Goudas LC,Bioch R,Gialeli-Qoudas M,et al.The epidemiology of cancer pain[J].Cancer Invest,2005,25(2):182-190.
[2] 吳軼璇,李鳳.外科手術后患者疼痛控制的新進展[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08,2(11):79-80.
[3] 耿莉華,宋雁賓.外科手術后病人疼痛控制進展[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1996,15(9):11-12.
[4] 孫燕,顧慰萍.癌癥三階梯止痛指導原則[M].北京:北京醫(yī)科大學出版社,1999:32,351.
[5] 趙雩卿,劉端祺,戰(zhàn)淑.中國癌痛治療十年回顧[J].中國藥物依賴性雜志,2008,17(4):252.
[6] 劉明禮.麻醉藥品、第一類精神藥品使用培訓和考核指導手冊[M].北京:中國知識出版社,2005:149-154.
[7] 毛芙敏,郭新海.腫瘤患者對鎮(zhèn)痛藥物的認知度與接受度調查[J].中國藥業(yè),2012,21(20):55-56.
[8] 盧宏麗.腫瘤醫(yī)院麻醉藥品使用認知度的調查[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1,11(10):1164-1165.
[9] 黃秋明,胡紅艷.晚期癌癥患者三階梯止痛療法認知度與用藥情況調查[J].中國藥師,2008,11(12):1496-1499.
[10] 馬福剛,邵鐵良,宋和平,等.癌性疼痛患者家庭鎮(zhèn)痛治療依從性的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0,48(9):117,141.
[11] 沈倩,尹玉平,于世英.165例癌痛患者癌癥相關神經病理性疼痛的診療現(xiàn)狀調查[J].實用腫瘤學雜志,2012,26(4):343-347.
(收稿日期:2014-05-03)endprint
1 資料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
隨機抽取2013年度貴港市多家醫(yī)院住院癌痛患者159例為問卷研究對象。
1.2 方法
采用自行設計的患者癌痛藥物治療認知調查問卷,此問卷在參考國內外相關文獻的基礎上,通過咨詢相關專家咨詢后修訂而成。問卷前部分包括患者年齡、性別、文化程度等。調查內容為患者對應用止痛藥物態(tài)度、藥物使用知識、疼痛治療滿意度等內容。調查問卷由專人負責,當場調查,由醫(yī)護人員按患者回答填寫,當場回收。
2 結果
2.1 一般資料結果
調查患者當中,男93例,女66例,平均年齡(51.0±2.8)歲。發(fā)放問卷159份,回收有效問卷159份。所調查人員文化程度以初中、高中為主,其中小學以下14例(占8.81%),小學48例(占30.19),初中60例(占37.73%),高中及大專30例(占18.86%),本科及以上1例(占0.63%)。
2.2 患者對應用止痛藥物的應對態(tài)度調查情況
調查情況見表1。
2.3 調查藥物相關知識及滿意度
調查藥物相關知識及滿意度等情況發(fā)現(xiàn),雖然有較大比例的患者對藥物使用相關知識有所了解,但還有部分患者對止痛藥物的用法、用量、副作用及療效等認識不足。詳見表2。
3 討論
患者對應用止痛藥物的態(tài)度調查表明,大部分患者對癌痛時應用止痛藥的態(tài)度大多數(shù)是積極的,認為疼痛是可以通過藥物進行控制,希望在疼痛時能夠應用止痛藥解決疼痛,詳見表1。調查顯示多數(shù)患者認為疼痛時會告訴醫(yī)生、會應用止痛藥,認識到應用止痛藥物對癌痛治療的重要性。如多數(shù)被調查者覺得疼痛是可以通過藥物進行控制,出現(xiàn)疼痛時您希望用止痛藥進行治療等。證明大多數(shù)患者認為對應用藥物止痛是正確手段。但有少部分患者對使用鎮(zhèn)痛藥還是持否定或猶豫態(tài)度。應對少部分患者對應用止痛藥物不了解或認識不足問題,積極進行宣教,強調癌痛有藥物治療和非藥物治療的方法,合理應用止痛藥是現(xiàn)階段治療癌痛的主要手段[3]。
調查表明部分患者對選用止痛藥物的品種、劑型、用法、用量、副作用、療效等問題認識不足。對何時服藥,是否需要服藥認識不正確,錯誤的認識會使患者不能很好執(zhí)行醫(yī)囑。用法調查情況詳見表2,如多數(shù)被調查者認為不痛時不需服用止痛藥,注射止痛效果于口服效果等。WHO提出的三階梯鎮(zhèn)痛方案[4]是目前世界公認的有效、合理的治療方法。臨床宣教要讓患者明白三階梯鎮(zhèn)痛方案的內容和必要性及其意義所在,提高用藥依從性。癌痛止痛藥物的使用要做到盡量口服給藥、按階梯用藥、按時給藥、注意用藥個體化等。認為痛時用藥、注射用藥效果好于口服用藥等認識是不可取。按需給藥方式對慢性持續(xù)疼痛只能起到斷斷續(xù)續(xù)的止痛作用,必須按時給藥,即按規(guī)定的時間間隔給藥,能維持較穩(wěn)定的血藥濃度,有效緩解癌痛[5-6]。對于無法口服、吸收不良或依從性差的患者,可使用注射劑、直腸給藥、透皮貼劑等。有文獻報道硫酸嗎啡控釋片直腸給藥的止痛效果、生活質量改善情況與口服給藥相同,而且起效快、不良反應少于口服給藥,最大劑量僅為310mg/d[7]。要告訴患者或家屬遵從醫(yī)囑的重要性,醫(yī)生對每個患者的治療方法都是有針對性的,及時向醫(yī)生匯報疼痛的情況和病情,對治療更有幫助。
本次調查顯示部分患者擔心長期使用止痛藥物會成癮或出現(xiàn)副作用等。美國的一項調查顯示,12 000例用過麻醉止痛藥物的住院患者中僅有4例成癮[8-9],即使成癮也是可以治療的。WHO向全球推薦嗎啡作為強阿片類藥物的代表,用于癌癥疼痛患者的治療[10]。長期以來我國對癌痛藥物治療時產生的耐藥性、成癮性、依賴性過分強調,影響了對該類藥物的合理應用。臨床應加強對患者及家屬進行指導和培訓,讓其了解耐藥性、成癮性、依賴性及藥物副作用等相關知識。生理依賴性和耐藥性并不妨礙這類藥物的繼續(xù)應用,告知患者害怕成癮和副作用是有效止痛的主要障礙,醫(yī)師要通過宣教化解患者家屬心中的疑團,要從提高患者家屬的知識水平上入手,逐漸提高用藥的依從性,使其積極配合治療。
鎮(zhèn)痛藥應用中常會遇見藥物不良反應的發(fā)生。調查顯示認為用藥出現(xiàn)副作用應馬上停藥57例(占35.85%),證明部分患者對用藥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有擔憂或處理不正確。臨床在這藥品不良反應方面也需加強對患者的宣教。如非甾體類鎮(zhèn)痛藥有胃腸道刺激性,嚴重者可致消化道潰瘍或出血,宜采用腸溶劑型,并飯后服用;必要時加用抗酸藥,以保護胃腸道黏膜;避免大劑量、長期服用,以防產生肝腎毒性等。阿片類藥物主要不良反應是便秘、惡心、嘔吐等,宜相應地給予緩瀉劑、多纖維膳食及預防嘔吐的藥物治療。對于部分患者可能出現(xiàn)眩暈、嗜睡、煩躁等癥狀,應加強安全管理,防止意外事件的發(fā)生。對藥物知識有所了解,患者無需恐懼藥物耐受、成癮或擔憂其副作用。
調查表明經過應用止痛藥物后患者對鎮(zhèn)痛效果滿意度高,認為滿意的有136例(占85.53%)。對止痛效果不理想的原因調查,認為病情加重引起及藥物無效的患者占一定比例,詳見表2。調查證明使用藥物止痛解決了大多數(shù)患者的疼痛問題,但還有部分患者認為鎮(zhèn)痛效果不理想,對治療效果不好認識不足會導致用藥錯誤,影響療效。治療效果不理想原因可能有藥物品種選擇不正確,劑量、使用方法不當,病情進展等。另外醫(yī)生對中、重度癌癥疼痛程度的評估存在不足,影響用藥并導致止痛療效不佳。再次由于癌痛患者對止痛藥品的敏感性有差異,而療效不同。對此要求醫(yī)師或藥師對患者病情及藥物或劑量進行仔細研究,按個體化給藥。
加強規(guī)范化及個體化應用止痛藥物,醫(yī)院可制訂止痛藥物應用相關知識冊子向患者宣教,解決患者的疑惑與顧慮。有條件的醫(yī)院藥師可參與制訂治療方案,如建議必要時聯(lián)合用藥及輔助用藥,非甾體抗炎藥與阿片類藥物聯(lián)用,因鎮(zhèn)痛作用機制不同而起協(xié)同作用。非甾體抗炎藥可增加二、三階梯藥止痛效果并減少用量,從而減少不良反應。因非甾體抗炎藥有“封頂效應”,療效不明顯時及時使用第二階梯藥物,強阿片類藥物無“封頂效應”[11]。另外應用抗焦慮藥及抗抑郁藥有助于改善心情、促進睡眠。神經損傷所致的疼痛,可選用抗驚厥類藥物如卡馬西平、加巴噴丁、普瑞巴林等。總之醫(yī)、藥、護三方共同努力,多種措施并用,提高止痛藥物應用水平。
[參考文獻]
[1] Goudas LC,Bioch R,Gialeli-Qoudas M,et al.The epidemiology of cancer pain[J].Cancer Invest,2005,25(2):182-190.
[2] 吳軼璇,李鳳.外科手術后患者疼痛控制的新進展[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08,2(11):79-80.
[3] 耿莉華,宋雁賓.外科手術后病人疼痛控制進展[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1996,15(9):11-12.
[4] 孫燕,顧慰萍.癌癥三階梯止痛指導原則[M].北京:北京醫(yī)科大學出版社,1999:32,351.
[5] 趙雩卿,劉端祺,戰(zhàn)淑.中國癌痛治療十年回顧[J].中國藥物依賴性雜志,2008,17(4):252.
[6] 劉明禮.麻醉藥品、第一類精神藥品使用培訓和考核指導手冊[M].北京:中國知識出版社,2005:149-154.
[7] 毛芙敏,郭新海.腫瘤患者對鎮(zhèn)痛藥物的認知度與接受度調查[J].中國藥業(yè),2012,21(20):55-56.
[8] 盧宏麗.腫瘤醫(yī)院麻醉藥品使用認知度的調查[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1,11(10):1164-1165.
[9] 黃秋明,胡紅艷.晚期癌癥患者三階梯止痛療法認知度與用藥情況調查[J].中國藥師,2008,11(12):1496-1499.
[10] 馬福剛,邵鐵良,宋和平,等.癌性疼痛患者家庭鎮(zhèn)痛治療依從性的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0,48(9):117,141.
[11] 沈倩,尹玉平,于世英.165例癌痛患者癌癥相關神經病理性疼痛的診療現(xiàn)狀調查[J].實用腫瘤學雜志,2012,26(4):343-347.
(收稿日期:2014-05-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