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號:G8(2014)1-03-01
作者:蔡姍姍
摘要:《思想品德》新課程標準強調(diào):學生的發(fā)展應該是多領(lǐng)域的發(fā)展,包括知識、情感、人生觀。本文就從激發(fā)興趣、自主合作探究課堂、生活化課堂、促進師生的情感交融、關(guān)注學生情感體驗、重視教學評價、學法指導方面關(guān)注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情感體驗,能力培養(yǎng),實現(xiàn)思想品德的課程標準,從而搞好思品課堂教學,讓思品課堂成為最受學生歡迎的課堂。以下我就思品教研活動以及自身的教學實際就如何讓思品課堂成為最受學生歡迎的課堂談一談自己的幾點認識:
一、受學生歡迎的思品課堂導入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任務明確
教師若能設計出一個新穎有趣的開頭,就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增強參與熱情,喚起學習動機,激活思維,收到先聲奪人的效果。在教學中,我特別注重精心設計導入新課的不同方式,在設計《人生難免有挫折》的導入,我播放了《好人一生平安》的歌曲,吸引學生的興趣、從而導入新課。為使導課更加完整,我進一步明確本節(jié)課要解決的問題:怎樣才能戰(zhàn)勝挫折?(戰(zhàn)勝挫折的方式、方法),以做到目標、任務明確。
二、受學生歡迎的思品課堂應該是自主、合作、探究式的課堂
教學過程是師生間共同參與、交流、互動的過程。教學中教師要做到:(1)轉(zhuǎn)換角色,教師由教學過程的操作者、主宰者變?yōu)橐龑д?,讓學生由被動的接受變?yōu)閷W習的主人,在此,教師的引導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選取典型材料、設計學生活動以及有針對性的問題等形式來發(fā)揮作用,讓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遵循問題解決式的思路從而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例如:《挫折面前也從容》這一節(jié)課主要圍繞“怎樣戰(zhàn)勝挫折?”這一問題展開討論,為此我采用了田甜的故事材料并分成三部分講完,每一部分又設計了針對性的問題:①田甜遭遇了哪些挫折?②田甜在挫折面前采取了怎樣的態(tài)度,如果向挫折屈服,她的生活又會是怎樣的?③田甜又是怎樣戰(zhàn)勝挫折的呢?學生在一段一段故事、一個一個問題的引導下分小組進行合作探究、交流,達到心靈的碰撞、情感的升華,從而提高獨立思考,合作探究、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也充分發(fā)揮了引導的作用。要注意的是教師的引導不能忽視知識點的及時生成和知識網(wǎng)絡的構(gòu)建,以便使學習更加有效。(2)充分相信學生,全方位放權(quán)。學生能自學的知識留給學生自主學習,學生有能力回答的問題留給學生自主思考作答,學生不容易回答的問題放給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傊?,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培養(yǎng)閱讀習慣、獨立思考精神和發(fā)現(xiàn)、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總結(jié)概括的能力。(3)豐富教學形式,可采用自主式、討論式、辯論式,記者采訪、小品表演等形式,強調(diào)學生之間的合作,共同解決問題。例如:在《挫折面前也從容》中我選擇了田甜和小新的故事材料交叉使用,如果整堂課都在看故事材料——討論問題——得結(jié)論,未免有些單一、枯燥,為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除了采用討論式,我還采用了小品表演、記者采訪的活動形式,在這種環(huán)境中,學生增強了參與意識和成就感,興趣盎然,樂在其中。
三、受學生歡迎的思品課堂應該是生活化的課堂
新課程的理念要求我們在課堂教學中應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實際。我開始向生活化的課堂努力邁進。如:《挫而不折積極進取》中為了幫助學生進一步掌握戰(zhàn)勝挫折的方法,我設計了記者在線環(huán)節(jié),采訪了學生幾個生活化的問題:1.學習生活中你是怎樣面對挫折的? 2.面對挫折你還有哪些好的方法?3.你還有什么疑問、困惑嗎?說出來讓同學們幫你解決。讓學生敞開心扉,有話可說。在生活化的課堂教學中,學生的生活在豐富、在發(fā)展,教學貼近了學生的生活,課堂變成了學生探索世界的窗口,使知識在生活中得到了應用。
四、受學生歡迎的思品課堂應該是情感化的課堂
曾記得索利特爾富在他的《教育心理學》中說到:無論何時何地,對學生多一分期待、多一分認真、多一分信任、多一分鼓勵,他們同樣會給我們多一分的驚喜!我想這就是師生之間的一種情感的交流,這種交流也只有在平等、民主的氛圍中才會出現(xiàn)。在課堂教學中我會時刻提醒自己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以平等、民主的態(tài)度、方式和情感去了解學生、關(guān)注學生在一節(jié)課的開始我試著采用鼓勵性的語言、微笑的表情去激勵學生,感染學生,使學生情感愉悅,精神振奮。
五、受學生歡迎的課堂應該關(guān)注學生的情感體驗
教育家陶行之指出:“生活即教育。”讓學生走進生活,體驗生活,是課程標準的根本要求,而體驗式教學就是我們關(guān)注學生情感體驗的一種有效的教學模式,它通過學生走進生活、親自嘗試、參與表演、調(diào)查訪問、角色換位、情境體驗等形式自主、積極、快樂的進行體驗,達到學習知識、提升能力、內(nèi)化情感的目的。既突破重點難點,又滿足學生好動,渴望表現(xiàn)自我的心理要求,加強學生的自我教育。如:在講《競爭合作》時,我設計了“綁腿二人跑”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合作的重要性,從而做到以知導行;在《挫折面前也從容》中田甜因為高位截癱只能用嘴咬著筷子敲擊鍵盤制作動畫,并取得了非常優(yōu)異的成績 ,為了讓學生體會到田甜的艱辛、體會到挫折,我設計了用嘴咬住筆在紙上畫畫的活動,學生通過用嘴畫畫、表演等形式體驗挫折,感受挫折,心靈得到震撼,從而鼓起戰(zhàn)勝挫折的信心,并體驗學習的快樂。這樣學生不僅對所學知識內(nèi)化,更激起學生情感共鳴,更好的進行情感教育。
我想只要我們教師遵從新課程理念,認真鉆研教材,選擇靈活多樣、切合實際的方法,就一定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就一定能夠上好思想品德課。我相信我們的思品課一定會成為最受學生歡迎的課堂。
參考文獻:
《思想品德課程標準(實驗稿)》
(作者單位:新疆庫爾勒市第五中學 8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