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年紅
摘要:迄今為止,國內(nèi)外關(guān)于日語被動句的研究數(shù)不勝數(shù),從這一點不難看出,日語被動句在日語研究和學習中的重要性,而在日文原文翻譯成中文的實踐過程中,日語被動句的翻譯是一個難點。而翻譯是交流過程中溝通不同語言的橋梁,同時也是語言的一種再創(chuàng)作藝術(shù),所以日語被動句的翻譯質(zhì)量的高低,會嚴重影響讀者對原文的理解,因此對日語被動句的翻譯方法進行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關(guān)鍵詞:日語被動句;談話;翻譯;意思功能
中圖分類號:H365.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1-7836(2014)08-0135-02
一、中日被動句的概念和分類
平子義雄認為:“翻譯不是簡單的詞匯之間的替換,而是不同的兩種語言體系(也可以稱之為文化)間的信息交流,也就是所謂的‘異國文化交流?!盵1]翻譯工作的第一步就是要清楚地認識兩種語言的本質(zhì)特性,首先先大致了解下日語的被動句和漢語被動句的本質(zhì)特性。
1漢語被動句
目前被廣泛認可的漢語被動句的分類是按照有無被動標識來區(qū)分的。王力和呂叔湘將漢語的被動句分為用“被、叫、讓、給”等介詞標識了的一般被動句(也叫“被字句”)和不帶這些被動標識的意義上的被動句。本文不論被動句的有無標識,以王力的理論為依據(jù),從意思特征這一視點,將被動句分為“受害被動句”、“中立被動句”、“受益被動句”這三類,根據(jù)王力的理論,可以知道以下幾點:(1)“受害被動句”是指主體受到謂語動詞表示的動作的不幸或者不愉快的影響。更透徹地說,這樣的被動句的不愉快的意思不僅源于“被”這個漢字本身“蒙受、遭遇”的意思,還受謂語動詞本身的意思的影響。(2)“中立的被動句”是即使是被動句,但從句子中完全感覺不出被害、不幸等意思。比如,“被外事部門招去”“被分配到重要部門”等是中立意思的被動句。(3)“受益被動句”毋庸置疑沒有受害的意思,相反是表達可喜的高興的意思。“被授予少將軍銜”“很受大家的喜歡”等句子表示的是主體受益的意思。 漢語本身并沒有這種被動句,是受西方語法的影響才新產(chǎn)生的[2]。
2日語被動句
泉子kメイナード[3]從談話的視點來考察日語被動句,并從意思功能的觀點將日語被動句分為“結(jié)果描寫”、“情感表達”、“元語言”這三類。根據(jù)梅岡的觀點:“根據(jù)日語被動態(tài)所表達的意思,認為日語被動句可以大致可以分為‘描寫客觀狀態(tài)的被動句和‘除此之外的被動句,前者主要以描寫狀態(tài)、受事這一事實為主,后者在此基礎(chǔ)之上還添加了說話人的由于受事所產(chǎn)生的麻煩、意外等心情。也就是說,能否使用被動態(tài)不僅取決于語法特點,還要看說話者想強調(diào)的內(nèi)容是心情或者狀態(tài)來決定?!庇纱丝梢姡照Z被動句本質(zhì)上可以分為“結(jié)果描寫”的被動句和“情感表達”的被動句[4]。本文試著結(jié)合メイナード和梅岡的分類方法,將《我是貓》中出現(xiàn)的被動句分為“結(jié)果描寫”的被動句和“情感表達”的被動句這兩類。并且,從談話中日語被動句的功能這一角度分析幾個例文中最好的譯法。
二、以《我是貓》中的日語被動句為例進行具體分析[JP]
本文將對照其不同的譯文,分析最合理的譯法。本文譯文選取的是于雷,劉振瀛,尤炳圻、胡雪的作品,以下就以于譯、劉譯、尤譯的順序來進行分析。
1“結(jié)果描寫”被動句的翻譯
例1:原文:要するに主人も寒月も迷亭も太平の逸民で、彼等は糸瓜のごとく 風に吹かれて 超然と澄し切っているようなものの、その実はやはり娑婆気もあり慾気もある。
于譯:一言以蔽之,不論是主人、寒月還是迷亭,都是些太平盛世的逸民。盡管他們像沒用的絲瓜隨風搖曳,卻又裝作超然物外的樣子。其實,他們既有俗念,又有貪欲。
[HJ*4/9]劉譯:總之,主人也好,寒月也好,迷亭也好,都是太平盛世的逸民,他們像藤上的絲瓜一般隨風飄曳,似乎自以為超然物外,其實他們?nèi)匀晃茨芡鼞褖m世,而是充滿俗情。
尤譯:主人,寒月和迷亭,都是太平盛世的逸民,他們雖然像絲瓜一樣,隨風吹擺,自命超然,但實際上卻依然有塵心,有欲念。
從以上譯文可以看出,這句話都相應(yīng)地譯成了漢語被動句中的“中立被動句”,這是因為這句話想要強調(diào)的并不是迷婷等受動者受害,而是想描寫迷婷等人對生活的一種態(tài)度。也就是說,這個被動句屬于“結(jié)果描寫”被動句這一類,并在談話中起到了結(jié)果描寫性質(zhì)的功能。將這樣的結(jié)果描寫的被動句翻譯成中文的時候,不要加入受害、受益等感情,只需客觀地翻譯成對應(yīng)的漢語中的“中立被動句”就好了。
例2:原文:ただ彼の掌に 載せられ てスーと 持ち上げられ た時何だかフワフワした感じがあったばかりである。掌の上で少し落ちついて書生の顔を見たのがいわゆる人間というものの見始であろう。
于譯:只是被他嗖地一下子高高舉起,總覺得有點六神無主。咱家在學生的手心稍微穩(wěn)住神兒,瞧了一眼學生的臉,這大約便是咱家平生第一次和所謂的“人”打照臉了。
劉譯:只是當他把我放在掌心上,嗖地一下舉起來的時候,我有點悠悠忽忽的感覺罷了。我在書生的掌心上,稍稍鎮(zhèn)靜之后,便看見了他的面孔。這恐怕就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遭見到的所謂人類。
尤譯:只是當他把我放在手掌上,猛一下舉起來的時候,心里有些搖搖晃晃的。我在書生的手掌上稍稍定下心來后,才向他的臉一望,這大概就是我第一次見到所謂人的開始吧。
于雷的譯本里面“載せられる”這個被動表達沒有翻譯,“持ち上げられる”這個被動表達直接翻譯成了漢語的“受害被動”。其他兩個譯本中,剛剛說到的兩個被動表達都翻譯成了漢語的 主動表達形式。這大概是因為考慮到漢語里面有關(guān)“放”、“擱置”等這樣的動詞都不用于被動句才這樣翻譯的吧。在這個談話中,因為日語被動句都僅僅只是表達“乗せられる”,“持ち上げられた”這兩個動作行為完成后的狀態(tài),所以在翻譯的時候,我個人覺得翻譯成漢語“中立被動句”為好。endprint
以上兩個原文中的被動句都是結(jié)果描寫的被動句,翻譯的時候,運用意譯的技巧,客觀的表達行為的結(jié)果狀態(tài)就好了,這時候,翻譯成對應(yīng)的漢語“中立被動句”,緊接著,來分析情感表達被動句。
2.情感表達被動句的翻譯
例3:原文:この煩悶の際吾輩は覚えず第二の真理に逢著した?!袱工伽皮蝿游铯现币櫟膜耸挛铯芜m不適を予知す」真理はすでに二つまで発明したが、餅がくっ付いているので毫も愉快を感じない。 歯が餅の肉に吸収されて、抜けるように痛い 。
于譯:牙被年糕牢牢地鉗住,就像被揪掉了似的疼。
劉譯:我的牙齒被年糕死死地粘住,痛得就像要被拔掉似的。
尤譯:牙齒被年糕吸引著,像拔牙一樣的疼痛。
從這個談話中,我們知道貓的牙齒被年糕粘住,而產(chǎn)生了像拔牙一樣疼痛的受害情況。也就是說,這個談話中,被動句的表達,強化了受動者的被害感覺,起到了情感表達的功能。所以,這三個譯本都將其翻譯成了漢語的“受害被動”。
例4:原文:○○と云う人に今日の會で始めて出逢った。あの人は大分放蕩をした人だと云うがなるほど通人らしい風采をしている。こう云う質(zhì)の人は 女に好かれる ものだから○○が放蕩をしたと云うよりも放蕩をするべく余儀なくせられたと云うのが適當であろう。
于譯:與其說此公招女人喜歡才放蕩,莫如說他非放蕩不可更確切。
劉譯:由于他具有這種秉性,自然招引女人的喜歡,所以與其說是某某放蕩成性,倒不如說他是身不由己而放蕩的。這樣說才更恰當。
尤譯:像這種氣質(zhì)的人,與其說因為女人都喜歡他,所以他才放蕩,倒不如說他生來就是個非放蕩不可的人。
這三個譯本沒有用直譯,而是用了意譯的手法,因為直譯的話,就翻譯成了漢語的“被子句”,呂叔湘、朱德熙認為用“被字句”來表達行為的話,一般對主語來說基本上是不愉快的事情。這是因為“被”字本身就含有不愉快的意思,并且只有表達不愉快的事情時,被字句才有蒙受不好影響的意思。由此可以看出,日語被動句除了表達像例3那樣受動者的被害心情之外,也可以表達受益的感情。在翻譯此類日語被動句的時候,直接意譯成漢語的“受益被動句”就好了。
除此之外,科技文、論文等正式文章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像“~を參照されたい/注意されたい”這樣的“~されたい”形式的被動句。通過使用這種“~されたい”被動句形式,可以表達筆者的愿望、希望等意志,這樣的意志文被動句翻譯成漢語的意志文就好了。
日文漢譯的場合,翻譯的時候必須先理解日語這一語言及文字,并且清楚地把握好原文內(nèi)容后才能真正做到意思等價地翻譯成中文。將日語被動句的表達翻譯成中文的時候必須嚴格堅守意思“等價原則”。
三、結(jié)論
在本文中,主要是對《我輩是貓》中出現(xiàn)的日語結(jié)果描寫被動句和情感表達被動句的例句及其譯文進行了分析,最后可以得出這樣的結(jié)論。一是日文翻譯成中文的時候,第一項工作時要意識并分析兩種不同語言的本質(zhì)特性。所以在將日語被動句翻譯成中文的時候,要全面的把握被動句在談話的意思功能。二是日語感情表達被動句根據(jù)其主要想表達感情可以翻譯成漢語的受害被動、受益被動、意志文等。
當然,文學作品的翻譯,譯者自身的知識和人生體驗的不同,對原文的理解也會有所不同,因此即使是相同的文學作品也會有很多不同的譯本,關(guān)于被動句的翻譯的研究還有很大的研究空間。
參考文獻:
[1]平子義雄.翻訳の原理[M].大修館書店,1999.
[2] 泉子·K·メイナード.談話言語學 日本語のディスコースを創(chuàng)造する構(gòu)成·レトリック·ストラテジーの研究[M].くろしお出版,2004.
[3]泉子·K·メイナード.談話分析の可能性:理論·方法·日本語の表現(xiàn)性[M].くろしお出版,1997.
[4]梅岡己香.受動態(tài)の語用條件(4)[Z].東海大學,湘南文學3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