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信佛,這絕不是一個偶然的現(xiàn)象。為數不少的企業(yè)家有著宗教信仰或者對宗教文化感興趣,他們或虔誠信仰,或以之修身,或用之企業(yè)經營,且大多成績斐然。對于商人來說,在經營實踐中用成佛的心態(tài)參與經營實踐;對于經營者來說,中國佛教理論也是一種思想資源,從中悟出經營之道。
李連杰:前幾世一定是和尚
壹基金創(chuàng)始人李連杰對宗教虔誠,從他近年來參與的活動中可以見端倪,記者每次與李連杰訪問,他的話題永遠離不開佛法。李連杰自認前幾世一定是和尚,因為他對佛的悟道比別人強,他曾經多次想退出演藝圈,但是在“高山上的世界杯”導演宗薩仁波切的勸導下,他打消這念頭,因為宗薩仁波切告訴他:“你要利用你的身分,來渡化更多的人。”
就因為宗薩仁波切的意見,李連杰這幾年沒拍片時,會與幾位宗教好友一起去朝拜修身。他走訪許多宗教國家,因而萌生拍部佛教紀錄片的念頭,所以到青海修法時,他帶著一位美國編劇同行,原本這位編劇是無神論者,但最后當他看到仁波切與李連杰講話的感人神情,他在一旁忍不住掉下眼淚。
一次李連杰跟朋友到印度去朝圣,臨走前把身上所有印度錢都捐出去供養(yǎng),結果到機場后,想跟朋友喝咖啡,但3個人怎么湊身上的錢,就是少了5塊錢,他說:“這樣就學到教訓,下次再怎么樣都要留1杯咖啡錢在身上?!?/p>
曹德旺:無中生有有還無
曹德旺一手創(chuàng)辦福耀玻璃,在偌大的中國市場占得半壁江山。他是一位佛教徒,他不止一次表示,“把財富用于最需要幫助的人是企業(yè)家最好的選擇。佛說,修行分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布施是第一位的,布施又分為財布施、法布施和無畏布施三類,財布施又是最低的一層。我今天擁有的財富,不是因為我偉大,而在于我背后有無數普通人默默無聞的努力和貢獻。我不認為賺錢就是最大的成就和樂趣,關鍵是我們向社會所做的貢獻。人活一世,就是要給他人帶來幸福。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人要有良心,企業(yè)家要有人格。在家里,為人子要盡人子之責,為人夫必須盡人夫之責,為人父要盡人父之責,在社會上,要盡公民之責?!?/p>
曹德旺的持戒體現(xiàn)在公司業(yè)務范圍上,福耀最終沒有和房地產、礦山、互聯(lián)網、二級市場、PE等等沾邊。2009年2月中旬曹德旺宣布,擬將曹氏家族持有的福耀玻璃股份的70%(約7億股),用來成立以其父親曹河仁命名的慈善基金會。籌備過程歷經三年,是中國目前資產規(guī)模最大的公益慈善基金會。胡潤慈善榜統(tǒng)計,從1983年第一次捐款至今,曹德旺累計個人捐款已達50億元。
“我們曹家三代信佛,我從無到有,從貧到富,現(xiàn)在也悟到了,一切都是空的。我兒子曹暉去年才從美國回來做總裁,他比我想得更開,不想接我的班,更不想要我的錢?!?/p>
稻盛和夫:“以心為本”的經營哲學
稻盛和夫、松下創(chuàng)始人松下幸之助、索尼創(chuàng)始人盛田昭夫、本田創(chuàng)始人本田宗一郎被稱為日本四大“經營之圣”,稻盛和夫是唯一在世的一位。他創(chuàng)辦了兩家世界五百強企業(yè),即京瓷和KDDI。日本社會對稻盛和夫獲得“經營之神”美譽,幾乎無人質疑。
稻盛和夫是在1997年65歲的時候出家的,當時他剛從京瓷名譽會長的位置上隱退。稻盛和夫一直算是一個看破紅塵的人,從信仰上看他一直是接近佛教的。稻盛和夫曾經說過:“什么是企業(yè)經營?對于我來說,經營就是日益提高自己的哲學理念?!钡臼⒑头蛘J為,企業(yè)最重要的是三個要素:專業(yè)人才、金錢、技術。只要有這三項要素,就有經營。其中人才是最重要的。因為企業(yè)是人的集團,如果在這樣的集團中無法做到自上而下齊心協(xié)力,企業(yè)不會有良性發(fā)展。作為一個企業(yè)的管理者,要學會調動員工的心力,通過面對面的溝通來達成一種凝聚力。
稻盛和夫在書中寫道:“我現(xiàn)在所搞的經營是‘以心為本的經營。換句話說,我的經營就是圍繞著怎樣在企業(yè)建立一種牢固的相互信任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這樣一個中心點進行的?!苯洜I者只要以“愛”、“誠”和 “和諧”之心為基礎,用“關懷同情他人之心”與人進行心靈相交,就能打動他人之心,從而確立人與人之間無比堅固的信賴關系,相互信任的同仁共同干一番事業(yè),無疑任何困難都是可以戰(zhàn)勝的。稻盛和夫的企業(yè)經營思想可以歸納為:企業(yè)家的人格修煉是決定企業(yè)成敗得失的最關鍵因素。
劉長樂:新聞傳播人和宗教傳道者
鳳凰衛(wèi)視總裁劉長樂較早與佛結緣,是在1991年創(chuàng)辦“樂天公司”時。公司命名為“樂天”,含有樂觀、達觀、豁達、遠離政治、超凡脫俗之意。創(chuàng)立初期,劉長樂與已故中國佛教協(xié)會會長趙樸初合作,創(chuàng)辦“中國佛教文化數據庫”,用現(xiàn)代電子數碼技術儲存佛教資料,將古老、抽象的理念形象化,圖片達數萬張,現(xiàn)在全部轉入“鳳凰網”。
鳳凰衛(wèi)視啟播8年以來,先后直播了兩岸三地的多次重要佛教活動。劉長樂把弘揚佛教當作實踐和平的重要工具,因為它超越了商品文化的狹義主導,又能夠把深厚的文化理念包裝為觀賞性的節(jié)目。
劉長樂對中國傳媒總結過四句話:辦傳媒不是技術而是藝術;媒體競爭不像賽跑更像舞蹈;媒體管理團隊不是交響樂而是爵士樂;媒體經理人不僅是企業(yè)家,而且更像是政治家。劉長樂覺得,鳳凰衛(wèi)視遇到的最大困難還是相對封閉的市場和觀眾知情權之間的對抗或者矛盾。鳳凰不僅要制作高質量的節(jié)目贏得內地觀眾,而且還要謹慎處理新聞報道的內容與方式,尤其是敏感的政治新聞。這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需要高超的智慧和道術。在劉長樂看來,不可逾越的困難,如果和它正面搏擊,那無異于以卵擊石了。劉長樂總結出了自己獨特的政治文化內涵,為鳳凰制定了智慧游戲十六字令:你無我有,你少我多,你慢我快,你板我活。
后記:《金剛經》中有這么一段:阿難隨侍如來佛,在如來佛要圓寂時,阿難問如來佛,師傅死后,應以誰為師?如來佛答曰:要以戒律為師。人們都在費盡心機追求不平凡。殊不知,真正的不凡不過是:醒覺自己的方位,做個本分人,做好本分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