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天順
一、縱向觀察:命題重傳承,考查全面,側重新聞與傳記
近六年來,廣東語文卷選考題中的實用類文體閱讀題,基本上對實用類文體的新聞、傳記等各種類型進行了全方位的考查。但我們發(fā)現(xiàn),傳記和人物訪談成了考查的重點對象,尤其是傳記相隔一兩年又成了考查內(nèi)容。例如:
2009年,閱讀材料是劉作忠的《黃侃先生二三事》,類型為傳記,考查的三個考點是信息篩選與概括,要點歸納,寫作意圖探究。
2010年,閱讀材料是梁衡的《讓法律來保護陽光》,類型為新聞評論,考查的三個考點是修辭方法(分析語言),內(nèi)容分析,標題含義(主題探究)。
2011年,閱讀材料是溫源寧的《梁宗岱先生》,類型為傳記,考查的三個考點是修辭方法(語句賞析),要點歸納,語句理解(探究傳主品質的價值)。
2012年,閱讀材料是《寂寞出學問》,類型為人物訪談,考查的三個考點是篩選整合信息,觀點理解,文本主要問題探究。
2013年,閱讀材料是趙野木的《山水畫中的地質學》,類型為科學小品,考查的三個考點是語句理解,語段作用,文本主要問題探究。
2014年,閱讀材料是中央電視臺《大家》欄目在羅哲文先生生前對他的訪談節(jié)選。類型為訪談,考查的三個考點是信息篩選與整合,要點歸納,中心概述。
由此可以看出,命題緊扣考綱“了解傳記、新聞、報告、科普文章的文體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現(xiàn)手法”進行,2009—2013年,科普文考查了一次,報告仍未考查。
二、細看今年:試題再現(xiàn)訪談,不設難度,重在考查概括能力
縱觀近幾年的實用類文體閱讀試題,基本是幾種文體類別的輪番考查,且考查難度不大,考點以篩選、歸納信息為主,加上閱讀文本通俗易懂,故而實用類文本閱讀題受大部分考生青睞。
同樣,今年命題遵循文體特點,以分析概括為主,三個題幾乎都是在考查篩選概括信息,答案源于文本。例如,19題,概述羅哲文先生研究漢長城的過程和結論。解答此題時,先從文本中找到羅哲文先生研究漢長城的過程和結論的語段,根據(jù)主持人和羅哲文的對話部分中提示性的語句加以概括即可。
20題,在古建筑保護上,羅哲文先生持哪些看法?解答此題,可從文本中主持人和羅哲文的對話中,找出與古建筑保護相關的語段,然后根據(jù)提示性的語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
21題,訪談呈現(xiàn)了一代大師羅哲文先生怎樣的形象?請結合全文逐層分析。主要考查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發(fā)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價值和時代精神。此題可著眼于全部文本,從主持人與羅哲文的對話中,結合著具體的內(nèi)容來概括羅哲文先生的形象特征??梢姡灰忌凑瘴谋卷樞?,結合題干一一梳理,準確概括,難度不大。
2014年,考查的是新聞體中的訪談,考點與近幾年的類似,體現(xiàn)出穩(wěn)定的特點,文本內(nèi)容上,注重科學與藝術的結合,抽象與形象的交融,有利于文理科考生的閱讀。
此外,所選材料有較強烈的現(xiàn)實意義,對高三學子在填報專業(yè)、選擇職業(yè)道路很有啟發(fā)性。
三、展望明年:明確方向,全面出擊;科學備考,重點突破。
從以上分析可知,高考對實用類文本閱讀的考查內(nèi)容,主要是新聞、訪談、報告和科普文章,但重點在新聞中的訪談,傳記兩類文體??疾榈慕嵌戎饕欠治龈爬芰ΑR虼?,2015年的復習備考,必須做到復習有方向,備考講策略。
1. 合理規(guī)劃、突破重點。
總體規(guī)劃與科學操作:先按文體分類作專題復習,再結合具體考點作重點突破。分新聞(訪談)、傳記 、報告等專題講授文體特征。操作流程為指導方法、過關測試、講評點撥。
明確重點與要點梳理:以文體特征、閱讀方法、主要考查形式為復習重點。結合不同的文體,突出不同的閱讀重點。如:新聞閱讀強調(diào)“注意材料的來源與真實性、事實和觀點的關系”,“傳記閱讀”強調(diào)“注意基本事件、典型細節(jié)與傳主形象、主題表達的關系”等。講文體特征時,主要選擇能夠有助于閱讀理解、涉及到答題需要的點來重點講。
知己知彼與能力提升:實用類文本閱讀的命題突出以下幾方面的能力考查:
考查理性認知能力。實用類文體如“訪談”“調(diào)查報告”“新聞”“傳記”等一個突出特點是立足于事實,而這些事情的背后究竟隱含著哪些“深層意蘊”“人生價值”“時代精神”,就成了命題者不會輕易放過的考查點。因此,考生要善于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的問題和蘊含著許多有待探究與闡發(fā)的問題,需要用理性的認知去加以判斷了。
考查實踐能力與實踐體驗能力?!皩嵱妙愇谋尽钡膽眯?、實踐性特點決定了高考命題不會回避對學生實踐能力與實踐體驗的能力考查。
貼近文本、考查整體感知能力?!霸L談”“調(diào)查報告”“新聞”等文本,如果除正文之外,還有諸如“背景資料”“補充介紹”等鏈接材料,回答問題的時候一定要將其與正文聯(lián)系到一起進行信息的綜合分析。
在文本的未定點或空白點上考查學生的探究能力。實用類文本也像其他文本一樣有一些未定點或空白點,有的可能不是訪談雙方討論的中心話題,有的可能不是作者陳述的主要方面,有的可能是作者未作評判的事情主體間的意見分歧,還有的可能就是作者提出的疑點或難點,等等。這些方面常常成為命題人用以考查學生的辨別能力強弱、思維品質高低的命題點。
2. 優(yōu)化課堂、提高時效。
備考時要特別強調(diào)課堂結構的優(yōu)化,尤其注重“容量、有效、有序”等課堂的實效性。一般而言,高考備考有三種課型:知識復習課、專題訓練課及講評課。
知識復習和整體訓練的課堂結構為:講解考試目標 → 復習知識重點、辨析知識交叉點 → 分析典型例題 →課后鞏固練習;講評課的課堂結構為:呈現(xiàn)答案 → 討論或自省 → 針對講評 → 優(yōu)劣比較 → 相同或變式訓練 → 總結。
3. 立足實際,增分提效。
復習時,可結合學生實際,作以下要求:
一是“考點解釋”,幫助學生明確考點,尤其要化為具體的實例,化為具體可操作的應付考試的能力。
二是“知識梳理”。三是“難點引路”,結合學情,可以把考點“整體閱讀、整合歸納、評價探究”作為重點突破點。如“整體閱讀、歸納主題”是閱讀答題的基礎,結合實用類文本特點,主要是教會學生明確材料和觀點的關系、由事實歸納觀點,具體方法有“聯(lián)系文體特征、把握文章結構、分析事實材料、讀懂關鍵詞句”等。
四是“答題指導”。包括審題、答題方法、答題規(guī)范等。
五是確定“增分策略”,如讓學生定下語文得分目標及答題時間(15分鐘左右)。在講到“探究專題指導”時,針對學生答題的存在問題,教給學生“分層抓點審題、回歸文本思考、內(nèi)引外聯(lián)分析、集中分點答題”等一系列增分方法。
(作者單位:清遠市清新區(qū)第一中學)
責任編校 彭 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