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穎文
摘要:本文主要從三個方面闡述了如何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一是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增進師生情感。二是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自學興趣。三是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習慣,促進學生自學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關鍵詞:英語 興趣 自學能力
在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高效課堂的英語教學要實現(xiàn)認知、情感和技能三大領域的教學目標,特別注重在傳授知識和進行思想教育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那么,如何才能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很好的自學能力呢?我認為主要可從以下三個方面去做。
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增進師生情感
學生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學習知識,掌握能力,除此之外,還要和教師和同學進行交流。因此,良好的師生關系能夠提高教學效率和學生的學習效率。教師要關心學生,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傳授盡可能多的知識和技能,而學生因為親近教師,愿意接受教師的教導,從而有利于教學的順利展開,優(yōu)化教學效果。相反,如果師生之間情感對立,學生就會拒絕教師的學習要求,大大降低教學效果。
“親其師”,才能“信其道”。要想讓學生學好你所教的學科,必須要讓學生先喜歡你這個教師,作為教師,我們再也不能像從前那樣總是端著一副教師的架子。那樣只能是讓學生厭而遠之?,F(xiàn)在的參與互動式教學,要求我們和學生之間是一種平等的、對話的師生關系。只有這樣,學生才有可能向教師敞開心扉,無拘無束地和教師進行溝通、交流。也就是說,我們和學生之間要建立起一種互相尊重、互相愛護的師生關系。這樣才能為我們進行互動式教學打好基礎,實現(xiàn)高質量的課堂教學。
二、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的自學興趣
如果教師在教學中巧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方法,適時地穿插幽默的語言,就會給緊張的教學注入生機和活力,使學生精神振奮。這樣,學生就會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之中,有利于對知識和信息的吸收,有利于拓寬他們的思路,發(fā)揮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平時不愛學習的學生也會被這種氣氛感染、帶動,自然就融入到教學當中來。
比如,我在布置一節(jié)新授課的自學任務時這樣說,一個外國游客到商店買鋼筆,向售貨員說:“pen.”售貨員不敢怠慢,馬上拿了一個盆給他。這個外國人說:“no.”,售貨員不解地問:“你看好了,新盆怎么會漏呢?”學生聽了捧腹大笑。我這時接著說,英語現(xiàn)在是國際交流的通用語言,學好了英語不管在哪個國家,與誰交談,都不會出這樣的笑話了。你們還等什么呢?快好好學英語吧!學生馬上興致勃勃地學起來。
另外,我在進行知識點撥時,為了收到理想的教學效果,總是把“知識問題化”,也就是教師把所要講的知識點變成一個個學生感興趣的問題讓學生去思考,去討論,引導學生自己總結出這些知識點的用法。學生實在總結不到位的教師再作補充。這種教學方法收到的效果,要比傳統(tǒng)的教師講學生聽的效果好得多。
三、培養(yǎng)自學習慣,促進學生自學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閱讀能力是學生自學的基本技能,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我給學生買來英語暢銷讀物《書蟲》讓學生去閱讀,里面有《白雪公主》《綠野仙蹤》《福爾摩斯與賽馬》等名著。書上設計了簡單而有趣的問題引領著學生去品讀。這樣,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閱讀習慣,又拓寬了學生的知識視野。當學生喜歡閱讀了,會閱讀了,也就提升了自學能力。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我引導學生要逐步養(yǎng)成默讀的習慣和方法,學會抓住文章的中心句,從一個句子快速地掃視到別一個句子,進行整體性理解的訓練,告誡學生千萬不要一遇到生詞就去查字典,從而培養(yǎng)學生猜測詞義的能力。另外,指導學生根據(jù)不同的閱讀目的,使用不同的閱讀方法——精讀和略讀。如娛樂性的小故事,語言結構比較簡單,只要知道文章大意即可,就可使用略讀。如要尋找某些具體的資料或信息時,就要精讀。有時我充分利用課本教材,將精讀與略讀統(tǒng)一運用,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概括、綜合閱讀能力。這樣,學生養(yǎng)成了良好的閱讀習慣,考試時再做閱讀理解就不會感到茫然無措,而是得心應手了。
綜上所述,只要教師不斷積極探索,學生的自學能力就會逐步提高。自學能力的提高,將會使學生受益終生。
(責編 田彩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