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克勇
〔關鍵詞〕 教學反思;有效;過程;
依據(jù);形式
〔中圖分類號〕 G6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4)
17—0041—01
教學反思是教師以自己的教學實踐為思考對象,對自己的教學行為以及由此所產(chǎn)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剖析的過程。它是提升教師教學能力和教學效益的“助推器”,也是教師專業(yè)成長的重要平臺。葉瀾教授說: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難以成為名師,但如果寫三年反思則有可能成為名師。由此可見教學反思的重要性。筆者認為,要進行有效的教學反思,需關注以下三個方面。
一、有效反思需思之有“物”
1. 要反思“特色”是什么。教學特色是指教學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的獨特風格。獨具特色的教學,給人的感受是別樣的,給人的回味是無窮的。它蘊含于諸多要素之中:在教學理念上,看主體地位的突出,主導作用的發(fā)揮;在教材處理上,看教材特點的把握,知識聯(lián)系的溝通;在教學方法上,看教學層次的呈現(xiàn),實踐活動的安排;在教學方式上,看學生參與的程度,知識獲取的過程;在教學效果上,看教學目標的落實,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等。
2. 要反思“精彩”在哪里。精彩的教學片段體現(xiàn)在教學過程的方方面面:如引人入勝的課堂導入、師生互動的課堂氛圍、得心應手的教具使用、畫龍點睛的難點突破、出神入化的學法指導、韻味無窮的課尾總結等。
3. 要反思“偶得”有哪些。教學偶得是指教學過程的意外收獲。它往往來自對課堂意外事件的處理。面對學生異想天開的“發(fā)問”,教師如何應對;面對學生的偏差理解,教師如何引導等等。意外的收獲往往來自學生思維火花的捕捉,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的獨特渠道;提出問題的獨特途徑;分析問題的獨特思路;解決問題的獨特見解等等。
4. 要反思“缺失”在何處。上完一節(jié)課后,總會有或多或少的遺憾。哪些內容處理不當;哪個環(huán)節(jié)安排不合理;哪個重點不夠突出;哪些問題設計的不科學;小組合作學習還需哪些改進;哪句評價語點評不得體等等。
5. 要反思“效果”如何。每一節(jié)課后,教師應認真反思教學預案的實施情況。通過本節(jié)課教學,教學的目標是否達成,教學的效果是否良好,教學的組織是否科學,活動的安排是否合理。教學之后,應及時撰寫教學反思,為今后再教學這一內容提供借鑒。
二、有效反思需思之有“據(jù)”
教學反思有價值還需要思之有“據(jù)”。這里的“據(jù)”是優(yōu)質教育的要求??梢詾榻虒W反思提供“據(jù)”的主要的來源可以包括三個方面:
1. 新課程理念。新課程理念和課程標準是現(xiàn)在教材編寫和教學實施的基本依據(jù)。教學資源、教學方法的選擇都要符合課程標準的要求,離開了這一點,教學活動就會成為“無源之水”。
2. 學生發(fā)展。教學的本質是促進學生的發(fā)展。教師的教學行為是否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生是否有所收獲并得到發(fā)展是我們始終要關注的問題,離開了這一點,教學活動就會成為“無本之木”。
3. 教學效果。課堂教學是師生交流互動的過程。從細節(jié)上講,一堂課教學程序、教學環(huán)節(jié)安排是否合理,活動的組織、教師的點撥引導是否到位,學生參與學習是否積極主動,學生的主體地位是否突出,課堂的氣氛是否活躍,課堂教學效果是否較好等,都是促成教學成功的因素。課后將它記錄下來,作為有效反思的依據(jù)。
三、有效反思不可拘泥于形式
教學反思強調時效性。往往剛上完課我們對這節(jié)課會有許多想法和思考,及時記錄就顯得十分重要。因此,反思的形式應當以便于及時記錄為佳。主要的形式可以包括以下幾種:
1. 旁注。旁注就是在教案旁邊的空白處寫反思。旁注一般記的是教學的“細節(jié)”所引發(fā)的點滴感受:在教學過程中,各個知識點的展開、某一處的操作安排、由某一句開始的誘導提問、某一道練習的設計等等,都是旁注的對象。
2. 點批。點批是在教學環(huán)節(jié)的中間處寫的反思。點批的重點是教學的“片段”:對教學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一些令人難忘的東西,如典型的經(jīng)驗或深刻的教訓等,進行深層的剖析。
3. 總評??傇u就是在結尾處寫的反思,總評教學的“整體”。通過對教學過程的回顧,反思教學目標的達成,教學過程的設計等等,從多個角度去透視教學實踐。
4. 串析。串析是在章節(jié)設計的結束處寫反思。串析的重點是“歸納”:對一階段積累的教學反思進行系統(tǒng)的歸類、比較、分析,從多個特殊的現(xiàn)象中梳理出共同的本質。
總之,教學反思在教師專業(yè)成長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有效的反思需要思之有“物”、思之有“據(jù)”,而反思的形式則可以不拘一格。只有這樣才能既提高教師撰寫反思的積極性,又使廣大教師通過有效的反思獲得專業(yè)發(fā)展。 編輯:蔡揚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