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永貴
摘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教師除了教師應認真鉆研教材,提高自身的教學藝術外,還應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教育心理學家認為興趣是人們力求認識、探究某種事物或從事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培養(yǎng)濃厚的興趣可以讓學生在輕松自由的氛圍中學習、求知,這樣學習收效大。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如果沒有興趣和主動性,如何培養(yǎng)能力呢?培養(yǎng)濃厚的興趣可以讓學生在輕松自由的氛圍中學習、求知,這樣學習收效大。因此我們可以這么說,興趣是求知的前提,是學習的巨大源動力,在政治課教學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對于農村的中學生,怎樣激發(fā)他們學習思想政治課的興趣呢?以下我從自己多年從教的經歷,粗淺的談談如何培養(yǎng)農村中學生思想篇品德學習興趣。
關鍵詞:農村初中;思想品德;興趣培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2-065-01
農村,一個被太多人遺忘的地方。農村人想忘記這里,他們不管有能力還是沒有能力都渴望離開這里。城里人忘記了這里,他們不管是有錢還是沒錢都不會想到這個地方。在這里,有貧窮,有落后,有愚昧,有….太多太多,更多的是一大批留守兒童。在這塊人們忘記的地方,老師們不愿留、不愿教;孩子們不想學、不愿學,對學習的
興趣一點兒也沒有,農村的教學質量讓人擔憂,農村的未來也就不言而喻。作為生在農村、長在農村、教在農村的我,面對這種情況,感到很痛心,也感到很迷茫,怎么才能改變這種狀況,讓農村的孩子也能體會到學習的樂趣,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呢?我想只:有找到原因,對癥下藥,讓農村孩子的學習興趣得到激發(fā),農村孩子的能
力才能得到培養(yǎng)。
一、用心關愛缺乏關愛、心靈孤獨的留守兒童
經過幾年的觀察,我發(fā)現(xiàn)農村孩子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大部分都是留守兒童。我班45個學生就有40個留守兒童。這部分孩子由于父母雙方或一方在外打工,長期由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帶。由于隔代溺愛,父母外出打工有了錢,部分孩子要么驕縱,要么驕奢淫逸。在他們的心中,學習不是最重要的,未來也不是什么值得深思的。他們到學校讀書漫無目的,“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糊糊涂涂地打發(fā)時光,學習上松松垮垮,敷衍應付,毫無上進心。
對這部分學生,我會用心去關愛他們,不管是生活上還是學習上,在他們最需要的時候,我總會及時出現(xiàn)在他們面前。比如我班谷祥龍,父母外出打工,家里只有爺爺與他共同生活。爺爺對他言聽計從,他對爺爺說一不二。在家里,他就是一個國王,一個皇帝。在學校,他卻是一個作業(yè)拖拉、成績倒數(shù)、科任老師都搖頭的孩子。我經過觀察,發(fā)現(xiàn)他雖然成績不好,但組織能力還不錯,于是推選他為男生寢室長。還別說,在他的管理下,男生寢室的衛(wèi)生、紀律、安全從來沒有讓我操過心。當然谷祥龍的自我控制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自我控制能力的提高也增強了他的學習自制力,學習有了目標,就有了動力,他的學習積極性也得到很大提高,學習興趣也逐漸培養(yǎng)起來了。
二、用情打動缺乏正確引導、盲目無知的孩子
現(xiàn)在的農村,由于年輕人大部分在外打工,家中留下的基本上是老弱病殘,而這部分人在農村也沒有很大的抱負,常常是農忙時候忙幾天,農閑時候就打牌賭博。對孩子不關心,不教育,就算有教育那也是只對“錢”看,你看你看誰家的孩子有錢,你看你看誰家的日子過得滋潤。而全不管這些錢是怎樣得來的,也不管這些錢的來歷明白不明白,只要有錢,在他們的心中就是最好的。在這樣的教育氛圍下,孩子聽到的是錢,看到的是錢,想到也還是錢。學習不重要,未來也不重要,要讓他們學習,那是天方夜譚。
面對這群孩子,我想只有讓他們找到學習的目標,目標如航燈,有了明確的目標,他們才會在學習中產生巨大的力量,奮勇向前,永不畏縮。我從確立學生的學習目標人手,通過各種方法告訴學生錢不是萬能的,人應有更高的追求。名人偉人之所以成為名人偉人,并不是因為他們有多少錢,而是他們?yōu)槿祟愖龀隽酥卮筘暙I。激發(fā)學生以名人偉人的先進事跡鞭策自己,自覺樹立遠大理想和抱負,追求崇高的奮斗目標。班會課上,我引導學生朗讀名言:“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蓖ㄟ^這些活動,增加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明確了成長的方向,堅定了“欲成才需先立志,有志者事競成”的道理,從而使學生產生極大的學習熱情。
三、用愛激發(fā)學生的自信,創(chuàng)造樂學的情境
學習信心不足,自卑心強,懷疑自己的學習潛力,這樣不可能產生學習興趣。不可否認的是,現(xiàn)在農村還很貧窮,這也對部分農村孩子的學習產生了很大影響。這部分孩子,家庭條件困難,他們覺得在同學面前低人一等,自卑自棄。在班級活動中,不愿主動與人交流,在學習上,常常自怨自艾生活的困苦,忘記了學習任務。長此以往,學習成績自然下降,學習興趣也就無從談起了。針對這種情況,教師要善于發(fā)現(xiàn)和利用他們的閃光點,及時表揚和鼓勵,以增強其信心。學生經常受到激烈、鼓舞會產生肯定性愉悅性的心理體驗,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創(chuàng)設學生樂學的情境,把學生帶人“引人人勝”的境地,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育心理學認為:情境教學注意激發(fā)學生無意識的心理活動的參與,并與有意識的心理活動相統(tǒng)一,能減輕和消除學生的心理壓力,發(fā)揮學生的內在潛能,進入學習最佳心理狀態(tài)。良好的環(huán)境可以喚起學生對真理的欲望,有助于啟迪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思考問題?,F(xiàn)代心理學研究表明:人處于樂觀的情境中可以產生愉快的情感,樂觀的環(huán)境、心情愉快,興趣會油然而生。
看著眼前這群充滿希望又布滿迷茫的一雙雙眼睛,我要盡我的全力用心關愛、用愛激發(fā)、用情打動這群孩子,讓他們的希望永存,迷茫不再;讓祖國的花朵綻放,讓祖國的棟梁成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