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瑩
摘 要: 先秦時期很少有專門描寫女性形象的作品,《左傳》雖不是以寫女性為主,但展示了少數(shù)女性生活的一角。本文中所論述的徘徊在家、國之間的女性尤其如此。
關(guān)鍵詞: 《左傳》 女性 家 國 形象
一、徘徊在家、國之間的女性形象產(chǎn)生的條件
《左傳》以魯國為主線,記錄了自魯隱公元年至魯哀公魯哀公二十七年的一些歷史事件,客觀地為我們展示了當(dāng)時的社會環(huán)境。
隨著周王室的衰微,諸侯國的強盛,“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思想漸漸戰(zhàn)勝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權(quán)威。因為女性可以作為婚姻工具,可以憑借自身優(yōu)勢對自己的國家作出不可小覷的奉獻,所以這種不動兵刃不耗財力的政治聯(lián)姻策略得到廣泛運用。她們被賦予了特定的時代背景,被迫為政權(quán)服務(wù),利用自己的手段或地位為家族或國家謀得利益和取得友好合作關(guān)系。在這種被迫中,為了改變自己的境遇,她們作出了努力,也是一種覺醒。《左傳》中這些具有特殊身份的女性為數(shù)不多,但她們個性鮮明,令人過目難忘,她們主動承擔(dān)起維護宗國利益的任務(wù),運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為自己的國家和家庭帶來利益。
二、 這些女性形象的特點
當(dāng)時的女性地位雖然低下,但是“禮崩樂壞”的社會環(huán)境卻使得女性在傳統(tǒng)禮教的壓迫下有了喘息的機會,在《左傳》中可見一斑。第一,改嫁現(xiàn)象較多。有些女性在婚姻方面為了男性的利益不能決定自己的歸宿,如成公十一年,楚大夫圣伯強迫已經(jīng)出嫁的異父同母之妹改嫁給晉國大夫;有些女性在男性的安排下不只是改嫁一次,如后來跟隨重耳的懷贏,原先是被秦伯賜給質(zhì)于秦國的晉太子,晉國太子出逃后,秦伯又將懷贏轉(zhuǎn)賜給晉國公子重耳做妻子……由此可見,女子在當(dāng)時由于男性政治利益的需求,被迫改嫁是不足為奇的事;第二,改嫁子女不受歧視。如《左傳·閔公二年》:“初,惠公之即位也少,齊人使昭伯烝于宣姜。不可,強之。生齊子、戴公、文公、宋桓夫人、許穆夫人?!被莨葱l(wèi)宣公和宣姜所生次子,昭伯是惠公的庶兄,昭伯由“齊人”所迫娶宣姜,所生子女有兩子后來被立為國君,有兩女成為國君夫人;第三,有主見有思想。少數(shù)女性具有人格意識,如齊國少姜為了自己的家族不卑不亢,據(jù)理力爭;第四,具備一定的文學(xué)素養(yǎng)。從《左傳》的描寫中,不少貴族女性不再局限于閨閣之中的相夫教子,她們在承擔(dān)傳宗接代的任務(wù)的同時,也具備了一定的文學(xué)素養(yǎng),還具有一定的政治能力。如《左傳》中許穆夫人因為擔(dān)心衛(wèi)國的存亡作《載馳》,等等。這些女性在男尊女卑的社會環(huán)境里遭受壓迫的同時,為了更好地為政治服務(wù)而接受各種必需的知識,從而在那個“禮崩樂壞”、思想松動的年代有了意識覺醒和思想進步。但是,《左傳》描寫的僅僅是一小部分女性,這部分女性因為和歷史事件的聯(lián)系和身份的高貴而得以被《左傳》記錄一二,大部分的女性始終還是處于男女不平等的社會環(huán)境中。本文所描述的正是由于政治需要而被迫作出選擇的女性,被充當(dāng)為聯(lián)合與和解的籌碼而卷入了政治斗爭。
三、徘徊在家、國之間的抉擇
縱觀《左傳》,這樣的女性可以分成三類:
(一)艱難的護家的抉擇
《左傳·恒公十五年》:“祭仲專,鄭伯患之,使其婿雍糾殺之。將享諸郊。雍姬知之,謂其母曰:‘父與夫孰親?其母曰:‘人盡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遂告祭仲曰:‘雍氏舍其室而將享子于郊,吾惑之,以告。祭仲殺雍糾,尸諸周氏之汪?!雹?/p>
雍姬在丈夫與父親之間難以做出選擇并且深感矛盾,所以她才會問母親“丈夫與父親哪個親”的問題,當(dāng)他母親說明父親的唯一性和重要性的時候,雍姬把丈夫的行為告訴了父親,使雍糾落得被祭仲殺死的下場。
(二)維護父國的抉擇
《左傳·僖公十五年》:“晉侯之入也,秦穆姬屬賈君焉,且曰:‘盡納群公子。晉侯烝于賈君,又不納群公子,是以穆姬怨之。……晉饑,秦輸之粟;秦饑,晉閉之糴,故秦伯伐晉?!录剷x侯將至,以大子犖、弘與女簡璧登臺而履薪焉,使以免服衰绖逆,且告曰:‘上天降災(zāi),使我兩君匪以玉帛相見,而以興戎。若晉君朝以入,則婢子夕以死;夕以入,則朝以死。唯君裁之。乃舍諸靈臺。”②
從描述中,我們可以看出秦穆姬對晉國的關(guān)心,她囑咐晉惠公“盡納群公子”是出于對晉國內(nèi)部動亂的一種擔(dān)憂。夷吾背信忘恩,于是秦晉兩國又發(fā)生韓原之戰(zhàn)。穆姬無力阻止這場戰(zhàn)爭,為了不讓秦穆公殺害自己的弟弟,穆姬帶著兒女準(zhǔn)備自焚,迫使秦穆公有所顧慮,沒有馬上殺害晉惠公。
《左傳·閔公二年(前660)》記載:“初,惠公之即位也少,齊人使昭伯烝于宣姜,不可,強之。生……許穆夫人。文公為衛(wèi)之多患也,先適齊?!S穆夫人賦《載馳》?!雹?/p>
雖然描寫許穆夫人出場不足十字,但是借助劉向的《列女傳》和《載馳》詩文可知,當(dāng)初許國和齊國共同求婚,許穆夫人以衛(wèi)國的利益為考慮要求嫁到齊國,在《載馳》中,當(dāng)許穆夫人聽到衛(wèi)國破亡的消息時痛徹心扉,她求救于許穆公,且奔走游說,提出復(fù)國的方法,衛(wèi)國最終得到齊桓公的幫助重建都城,恢復(fù)諸侯國地位。
(三)家、國兩全的抉擇
《左傳·僖公三十三年》:“夏四月辛巳,敗秦師于殽,獲百里孟明視、西乞術(shù)、白乙丙以歸,遂墨以葬文公。晉于是始墨。文嬴請三帥,曰:‘彼實構(gòu)吾二君,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厭,君何辱討焉!使歸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公許之……”④
秦女懷贏即文中的“文嬴”,她利用其國君親母的身份,勸說襄公釋放秦國三將,為自己的秦國謀得利益,也為自己的家族收斂人才,在家、國的利益中真正實現(xiàn)了兩全。
《左傳》中的女性描寫遠(yuǎn)遠(yuǎn)超過上文所述,并且對后世的政治和生活產(chǎn)生了很大影響,本文僅僅從家、國的一個角度分析這些女性形象及其作用??傊?,女性的形象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正逐漸被人所認(rèn)識和重視。
注釋:
①楊伯峻.春秋左傳注(修訂本).中華書局,1990:199.
②楊伯峻.春秋左傳注(修訂本).中華書局,1990:366.
③楊伯峻.春秋左傳注(修訂本).中華書局,1990:268.
④楊伯峻.春秋左傳注(修訂本).中華書局,1990:497.
參考文獻:
[1]楊伯峻.春秋左傳注[M].北京:中華書局, 1990:184-1228.
[2]高方.《左傳》女性研究[M].哈爾濱:黑龍江大學(xué)出版社, 2010:1-10.
[3]方朝暉.春秋左傳人物譜[M].濟南:齊魯書社, 2001(6):1.
[4]沈玉成.左傳譯文[M].中華書局, 1981:1-10.
[5]王倩.《左傳》中貴族女性參政問題研究[J].蘭州大學(xué), 2010(2):14-22.
[6]朱熹.詩集傳[M].中華書局, 2010:44.
[7]司馬遷.史記[M].中華書局, 1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