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惠東?曾春蘭?楊龍
【摘要】 目的 觀察和評價吻合器痔上黏膜環(huán)切術(PPH)聯(lián)合高錳酸鉀溶液灌腸治療重度痔病的臨床療效。方法 68例重度痔病患者, 按臨床隨機對照的研究方法分為治療組(即PPH術聯(lián)合高錳酸鉀溶液灌腸治療)和對照組(即單獨PPH術治療), 分別治療1周。比較每組患者術后疼痛、出血情況、傷口愈合情況及術后并發(fā)癥。結果 兩組間的臨床癥狀的緩解程度及傷口愈合時間, 治療組優(yōu)于對照組(P<0.05);術后尿潴留發(fā)生率治療較對照組低(P<0.05);而對照組術后傷口疼痛、出血明顯高于治療組(P<0.05)。結論 PPH術聯(lián)合高錳酸鉀溶液灌腸治療重度痔病患者臨床效果好, 術后恢復快, 并發(fā)癥少。
【關鍵詞】 吻合器痔上黏膜環(huán)切術;高錳酸鉀溶液;重度痔??;出血
重度痔病是痔病中比較嚴重的一種, 由于其生理解剖和病理結構的不可逆改變, 所以臨床保守治療效果欠佳, 目前國內外大部分認為需要手術治療[1, 2]。吻合器痔上黏膜環(huán)狀切術(PPH), 是國內外比較成熟且療效較好的手術方式, 近年來已在各級醫(yī)院廣范開展。本院對重度痔病患者術后采用高錳酸鉀溶液灌腸治療取得滿意療效, 現(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08年5月~2013年5月間入住本院的重度痔病患者68例, 其中男41例, 女27例, 平均年齡43.2歲。平均病程6.5年。既往有便秘史46例, 內痔及硬化注射史26例, 大便疼痛史28例, 慢性結腸炎史16例, 急性環(huán)形混合痔嵌頓的12例。將68例患者按隨機分組原則分為高錳酸鉀溶液灌腸治療組和對照組, 每組34例, 兩組患者在病程、性別、年齡和病情嚴重程度等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診斷 所有患者均需肛窺或腸鏡確診, 所有病例結直腸黏膜均見有1處以上或廣泛性糜爛出血。所有患者均排外腫瘤。
1. 3 治療方法 術前腸道準備同一般肛門病手術。術前常規(guī)口服慶大霉素或諾氟沙星等抗生素。手術選擇氣管內麻醉或低位硬膜外麻醉。PPH具體操作方法按照《痔上載膜環(huán)形切除釘合術(PPH)暫行規(guī)定》執(zhí)行。 術后給予流質或半流質飲食, 適當應用止血藥和抗感染補液。
高錳酸鉀溶液治療組術后第2天即予高錳酸鉀溶液150~250 ml保留灌腸。依照先低后高濃度的原則, 先用1/3000的低濃度, 無效后再予1/1000高濃度。體位先取左側臥位, 依次為仰臥位和右側臥位, 最后取跪位的順序, 每個體位臥床5 min。如無效, 出血未完全止住, 繼續(xù)采用同樣方法灌腸, 直至出血止住, 同時不再使用維生素K、安絡血、止血芳酸或立止血等口服、肌內注射或靜脈滴注止血藥。而對照組單純給予口服、肌內注射或靜脈注射止血藥等。
1. 4 觀察指標
1. 4. 1 術后出血療效觀察 ①無出血:計0分;②輕度出血:手術區(qū)覆蓋4層無菌紗布, 便后手紙帶血, 換藥時紗布滲出不超過2層的1/4計2分;③中度出血:便后滴血, 換藥時紗布滲出面積不超過3層紗布的1/3, 計4分;④重度出血:便后滴血或射血, 換藥時紗布滲出超過4層紗布的一半, 計6分。
1. 4. 2 術后疼痛觀察 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價術后疼痛程度。根據(jù)疼痛程度患者在線上畫定位置, 從無痛到記號之間的距離即為疼痛評分分數(shù)。由低到高, 分數(shù)越高, 疼痛程度越明顯。0分為完全無痛, 10分為劇烈疼痛。
1. 4. 3 其他觀察指標 包括術后傷口愈合時間、術后出血、急性尿潴留、肛門狹窄、肛門失禁、肛周感染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情況。
1. 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1.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 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 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 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 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傷口愈合時間和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 本組研究兩組患者傷口愈合時間和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比較結果見表1。
2. 2 兩組患者術后傷口疼痛和出血情況比較 治療組8例術后疼痛立即緩解, 21例患者疼痛輕微, 未用止痛劑, 僅5例疼痛劇烈, 予以呱替嚨鎮(zhèn)痛, 6例患者術后少許便血, 無大出血。6例合并出血, 灌腸1次止血者占4例, 灌腸2次止血者2例, 止血率為100%, 隨診1~3個月, 無再出血。對照組中僅2例術后疼痛立即緩解, 19例患者疼痛輕微, 有13例疼痛劇烈, 需要止痛, 14例合并出血, 對照組術后傷口疼痛、出血明顯高于治療組(P<0.05)。
3 討論
重度痔病的治療有許多方法, 但保守方法臨床效果欠佳, 手術仍然是治療的最有效方法。手術的原則是既要求一期徹底切除齒狀線上下的靜脈叢, 又不留下膜外翻、肛門狹窄等后遺癥及并發(fā)癥。1998年Longo提出PPH術不僅能夠有效保護直腸生理功能, 而且還具有操作簡單、手術時間短、恢復快、復發(fā)率低等優(yōu)點, 因此在我國推廣迅速[3]。目前該手術臨床應用也較普遍, 技術也較成熟, 但術后仍可能會出現(xiàn)肛門疼痛、水腫、出血等, 尤其是急性混合痔嵌頓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較多, 導致手術有一定風險, 效果不太理想。痔術后直腸內糞便的物理及化學刺激導致創(chuàng)面反復不愈合或愈合時間延長, 尤其是干硬糞便的物理刺激, 引起創(chuàng)面出血或感染, 影響創(chuàng)面的愈合, 嚴重影響患者術后生活質量[4]。所以早期如何進行正確的術后處理對減輕并發(fā)癥、促進傷口的愈合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由于應用高濃度的高錳酸鉀溶液保留灌腸可以長時間直接作用于直腸, 這樣有效避免了全身靜脈給藥或口服給藥難以達到局部直接作用的缺點。高錳酸鉀溶液經直腸黏膜吸收后可充分發(fā)揮抗菌的藥效, 對促進手術切口消炎、消腫, 促進創(chuàng)面愈合有很大幫助。高錳酸鉀為強氧化劑, 可除臭消毒, 用于殺菌、消毒, 且有收斂作用可引起這些血管收縮而止血。高錳酸鉀還能有效地保護創(chuàng)面, 減輕糞便對切口的不良刺激, 間接地減輕術后肛門疼痛, 促進了肛周的血液循環(huán), 從而有利于切口的愈合[5]。
本研究結果表明, 高錳酸鉀溶液能有效緩解患者PPH術后癥狀, 且其近遠期療效較單純PPH術好, 尤其能明顯緩解患者術后疼痛及水腫癥狀;并能縮短患者PPH術后傷口愈合時間, 有效減少術后尿潴留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本法對腸黏膜無損傷, 除本組僅3例在灌腸過程中有輕微腹脹, 無其他不良反應, 安全可靠, 此法無明顯副作用, 因此在保留灌腸中易于推廣。
參考文獻
[1] 龔建明, 范建明, 徐琴, 等.PPH與外剝內扎術治療重度痔的比較分析.長春中醫(yī)藥大學學報, 2007, 23(5):89-90.
[2 謝開斌, 劉曉輝, 陳建富, 等.吻合器痔上黏膜環(huán)切術應用體會.云南醫(yī)藥, 2009, 2(4):67-68.
[3] 于靖亮, 令狐慶.中藥熏洗對環(huán)狀混合痔術后水腫、疼痛的治療現(xiàn)狀及研究進展.吉林中醫(yī)藥, 2010, 30(1):26-27.
[4] 王昱晟, 崔志勇, 高金城.中藥坐浴對混合痔術后肛門水腫預防和治療觀察.河南外科學雜志, 2002, 8(5):35-36.
[5] 王麗娜, 陳紅錦.愈創(chuàng)熏洗1號方促進混合痔術后創(chuàng)面愈合臨床觀察.吉林中醫(yī)藥, 2009, 29(1):45-46.
[收稿日期:2014-05-06]endprint
【摘要】 目的 觀察和評價吻合器痔上黏膜環(huán)切術(PPH)聯(lián)合高錳酸鉀溶液灌腸治療重度痔病的臨床療效。方法 68例重度痔病患者, 按臨床隨機對照的研究方法分為治療組(即PPH術聯(lián)合高錳酸鉀溶液灌腸治療)和對照組(即單獨PPH術治療), 分別治療1周。比較每組患者術后疼痛、出血情況、傷口愈合情況及術后并發(fā)癥。結果 兩組間的臨床癥狀的緩解程度及傷口愈合時間, 治療組優(yōu)于對照組(P<0.05);術后尿潴留發(fā)生率治療較對照組低(P<0.05);而對照組術后傷口疼痛、出血明顯高于治療組(P<0.05)。結論 PPH術聯(lián)合高錳酸鉀溶液灌腸治療重度痔病患者臨床效果好, 術后恢復快, 并發(fā)癥少。
【關鍵詞】 吻合器痔上黏膜環(huán)切術;高錳酸鉀溶液;重度痔?。怀鲅?/p>
重度痔病是痔病中比較嚴重的一種, 由于其生理解剖和病理結構的不可逆改變, 所以臨床保守治療效果欠佳, 目前國內外大部分認為需要手術治療[1, 2]。吻合器痔上黏膜環(huán)狀切術(PPH), 是國內外比較成熟且療效較好的手術方式, 近年來已在各級醫(yī)院廣范開展。本院對重度痔病患者術后采用高錳酸鉀溶液灌腸治療取得滿意療效, 現(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08年5月~2013年5月間入住本院的重度痔病患者68例, 其中男41例, 女27例, 平均年齡43.2歲。平均病程6.5年。既往有便秘史46例, 內痔及硬化注射史26例, 大便疼痛史28例, 慢性結腸炎史16例, 急性環(huán)形混合痔嵌頓的12例。將68例患者按隨機分組原則分為高錳酸鉀溶液灌腸治療組和對照組, 每組34例, 兩組患者在病程、性別、年齡和病情嚴重程度等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診斷 所有患者均需肛窺或腸鏡確診, 所有病例結直腸黏膜均見有1處以上或廣泛性糜爛出血。所有患者均排外腫瘤。
1. 3 治療方法 術前腸道準備同一般肛門病手術。術前常規(guī)口服慶大霉素或諾氟沙星等抗生素。手術選擇氣管內麻醉或低位硬膜外麻醉。PPH具體操作方法按照《痔上載膜環(huán)形切除釘合術(PPH)暫行規(guī)定》執(zhí)行。 術后給予流質或半流質飲食, 適當應用止血藥和抗感染補液。
高錳酸鉀溶液治療組術后第2天即予高錳酸鉀溶液150~250 ml保留灌腸。依照先低后高濃度的原則, 先用1/3000的低濃度, 無效后再予1/1000高濃度。體位先取左側臥位, 依次為仰臥位和右側臥位, 最后取跪位的順序, 每個體位臥床5 min。如無效, 出血未完全止住, 繼續(xù)采用同樣方法灌腸, 直至出血止住, 同時不再使用維生素K、安絡血、止血芳酸或立止血等口服、肌內注射或靜脈滴注止血藥。而對照組單純給予口服、肌內注射或靜脈注射止血藥等。
1. 4 觀察指標
1. 4. 1 術后出血療效觀察 ①無出血:計0分;②輕度出血:手術區(qū)覆蓋4層無菌紗布, 便后手紙帶血, 換藥時紗布滲出不超過2層的1/4計2分;③中度出血:便后滴血, 換藥時紗布滲出面積不超過3層紗布的1/3, 計4分;④重度出血:便后滴血或射血, 換藥時紗布滲出超過4層紗布的一半, 計6分。
1. 4. 2 術后疼痛觀察 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價術后疼痛程度。根據(jù)疼痛程度患者在線上畫定位置, 從無痛到記號之間的距離即為疼痛評分分數(shù)。由低到高, 分數(shù)越高, 疼痛程度越明顯。0分為完全無痛, 10分為劇烈疼痛。
1. 4. 3 其他觀察指標 包括術后傷口愈合時間、術后出血、急性尿潴留、肛門狹窄、肛門失禁、肛周感染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情況。
1. 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1.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 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 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 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 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傷口愈合時間和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 本組研究兩組患者傷口愈合時間和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比較結果見表1。
2. 2 兩組患者術后傷口疼痛和出血情況比較 治療組8例術后疼痛立即緩解, 21例患者疼痛輕微, 未用止痛劑, 僅5例疼痛劇烈, 予以呱替嚨鎮(zhèn)痛, 6例患者術后少許便血, 無大出血。6例合并出血, 灌腸1次止血者占4例, 灌腸2次止血者2例, 止血率為100%, 隨診1~3個月, 無再出血。對照組中僅2例術后疼痛立即緩解, 19例患者疼痛輕微, 有13例疼痛劇烈, 需要止痛, 14例合并出血, 對照組術后傷口疼痛、出血明顯高于治療組(P<0.05)。
3 討論
重度痔病的治療有許多方法, 但保守方法臨床效果欠佳, 手術仍然是治療的最有效方法。手術的原則是既要求一期徹底切除齒狀線上下的靜脈叢, 又不留下膜外翻、肛門狹窄等后遺癥及并發(fā)癥。1998年Longo提出PPH術不僅能夠有效保護直腸生理功能, 而且還具有操作簡單、手術時間短、恢復快、復發(fā)率低等優(yōu)點, 因此在我國推廣迅速[3]。目前該手術臨床應用也較普遍, 技術也較成熟, 但術后仍可能會出現(xiàn)肛門疼痛、水腫、出血等, 尤其是急性混合痔嵌頓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較多, 導致手術有一定風險, 效果不太理想。痔術后直腸內糞便的物理及化學刺激導致創(chuàng)面反復不愈合或愈合時間延長, 尤其是干硬糞便的物理刺激, 引起創(chuàng)面出血或感染, 影響創(chuàng)面的愈合, 嚴重影響患者術后生活質量[4]。所以早期如何進行正確的術后處理對減輕并發(fā)癥、促進傷口的愈合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由于應用高濃度的高錳酸鉀溶液保留灌腸可以長時間直接作用于直腸, 這樣有效避免了全身靜脈給藥或口服給藥難以達到局部直接作用的缺點。高錳酸鉀溶液經直腸黏膜吸收后可充分發(fā)揮抗菌的藥效, 對促進手術切口消炎、消腫, 促進創(chuàng)面愈合有很大幫助。高錳酸鉀為強氧化劑, 可除臭消毒, 用于殺菌、消毒, 且有收斂作用可引起這些血管收縮而止血。高錳酸鉀還能有效地保護創(chuàng)面, 減輕糞便對切口的不良刺激, 間接地減輕術后肛門疼痛, 促進了肛周的血液循環(huán), 從而有利于切口的愈合[5]。
本研究結果表明, 高錳酸鉀溶液能有效緩解患者PPH術后癥狀, 且其近遠期療效較單純PPH術好, 尤其能明顯緩解患者術后疼痛及水腫癥狀;并能縮短患者PPH術后傷口愈合時間, 有效減少術后尿潴留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本法對腸黏膜無損傷, 除本組僅3例在灌腸過程中有輕微腹脹, 無其他不良反應, 安全可靠, 此法無明顯副作用, 因此在保留灌腸中易于推廣。
參考文獻
[1] 龔建明, 范建明, 徐琴, 等.PPH與外剝內扎術治療重度痔的比較分析.長春中醫(yī)藥大學學報, 2007, 23(5):89-90.
[2 謝開斌, 劉曉輝, 陳建富, 等.吻合器痔上黏膜環(huán)切術應用體會.云南醫(yī)藥, 2009, 2(4):67-68.
[3] 于靖亮, 令狐慶.中藥熏洗對環(huán)狀混合痔術后水腫、疼痛的治療現(xiàn)狀及研究進展.吉林中醫(yī)藥, 2010, 30(1):26-27.
[4] 王昱晟, 崔志勇, 高金城.中藥坐浴對混合痔術后肛門水腫預防和治療觀察.河南外科學雜志, 2002, 8(5):35-36.
[5] 王麗娜, 陳紅錦.愈創(chuàng)熏洗1號方促進混合痔術后創(chuàng)面愈合臨床觀察.吉林中醫(yī)藥, 2009, 29(1):45-46.
[收稿日期:2014-05-06]endprint
【摘要】 目的 觀察和評價吻合器痔上黏膜環(huán)切術(PPH)聯(lián)合高錳酸鉀溶液灌腸治療重度痔病的臨床療效。方法 68例重度痔病患者, 按臨床隨機對照的研究方法分為治療組(即PPH術聯(lián)合高錳酸鉀溶液灌腸治療)和對照組(即單獨PPH術治療), 分別治療1周。比較每組患者術后疼痛、出血情況、傷口愈合情況及術后并發(fā)癥。結果 兩組間的臨床癥狀的緩解程度及傷口愈合時間, 治療組優(yōu)于對照組(P<0.05);術后尿潴留發(fā)生率治療較對照組低(P<0.05);而對照組術后傷口疼痛、出血明顯高于治療組(P<0.05)。結論 PPH術聯(lián)合高錳酸鉀溶液灌腸治療重度痔病患者臨床效果好, 術后恢復快, 并發(fā)癥少。
【關鍵詞】 吻合器痔上黏膜環(huán)切術;高錳酸鉀溶液;重度痔病;出血
重度痔病是痔病中比較嚴重的一種, 由于其生理解剖和病理結構的不可逆改變, 所以臨床保守治療效果欠佳, 目前國內外大部分認為需要手術治療[1, 2]。吻合器痔上黏膜環(huán)狀切術(PPH), 是國內外比較成熟且療效較好的手術方式, 近年來已在各級醫(yī)院廣范開展。本院對重度痔病患者術后采用高錳酸鉀溶液灌腸治療取得滿意療效, 現(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08年5月~2013年5月間入住本院的重度痔病患者68例, 其中男41例, 女27例, 平均年齡43.2歲。平均病程6.5年。既往有便秘史46例, 內痔及硬化注射史26例, 大便疼痛史28例, 慢性結腸炎史16例, 急性環(huán)形混合痔嵌頓的12例。將68例患者按隨機分組原則分為高錳酸鉀溶液灌腸治療組和對照組, 每組34例, 兩組患者在病程、性別、年齡和病情嚴重程度等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診斷 所有患者均需肛窺或腸鏡確診, 所有病例結直腸黏膜均見有1處以上或廣泛性糜爛出血。所有患者均排外腫瘤。
1. 3 治療方法 術前腸道準備同一般肛門病手術。術前常規(guī)口服慶大霉素或諾氟沙星等抗生素。手術選擇氣管內麻醉或低位硬膜外麻醉。PPH具體操作方法按照《痔上載膜環(huán)形切除釘合術(PPH)暫行規(guī)定》執(zhí)行。 術后給予流質或半流質飲食, 適當應用止血藥和抗感染補液。
高錳酸鉀溶液治療組術后第2天即予高錳酸鉀溶液150~250 ml保留灌腸。依照先低后高濃度的原則, 先用1/3000的低濃度, 無效后再予1/1000高濃度。體位先取左側臥位, 依次為仰臥位和右側臥位, 最后取跪位的順序, 每個體位臥床5 min。如無效, 出血未完全止住, 繼續(xù)采用同樣方法灌腸, 直至出血止住, 同時不再使用維生素K、安絡血、止血芳酸或立止血等口服、肌內注射或靜脈滴注止血藥。而對照組單純給予口服、肌內注射或靜脈注射止血藥等。
1. 4 觀察指標
1. 4. 1 術后出血療效觀察 ①無出血:計0分;②輕度出血:手術區(qū)覆蓋4層無菌紗布, 便后手紙帶血, 換藥時紗布滲出不超過2層的1/4計2分;③中度出血:便后滴血, 換藥時紗布滲出面積不超過3層紗布的1/3, 計4分;④重度出血:便后滴血或射血, 換藥時紗布滲出超過4層紗布的一半, 計6分。
1. 4. 2 術后疼痛觀察 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價術后疼痛程度。根據(jù)疼痛程度患者在線上畫定位置, 從無痛到記號之間的距離即為疼痛評分分數(shù)。由低到高, 分數(shù)越高, 疼痛程度越明顯。0分為完全無痛, 10分為劇烈疼痛。
1. 4. 3 其他觀察指標 包括術后傷口愈合時間、術后出血、急性尿潴留、肛門狹窄、肛門失禁、肛周感染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情況。
1. 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1.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 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 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 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 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傷口愈合時間和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 本組研究兩組患者傷口愈合時間和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比較結果見表1。
2. 2 兩組患者術后傷口疼痛和出血情況比較 治療組8例術后疼痛立即緩解, 21例患者疼痛輕微, 未用止痛劑, 僅5例疼痛劇烈, 予以呱替嚨鎮(zhèn)痛, 6例患者術后少許便血, 無大出血。6例合并出血, 灌腸1次止血者占4例, 灌腸2次止血者2例, 止血率為100%, 隨診1~3個月, 無再出血。對照組中僅2例術后疼痛立即緩解, 19例患者疼痛輕微, 有13例疼痛劇烈, 需要止痛, 14例合并出血, 對照組術后傷口疼痛、出血明顯高于治療組(P<0.05)。
3 討論
重度痔病的治療有許多方法, 但保守方法臨床效果欠佳, 手術仍然是治療的最有效方法。手術的原則是既要求一期徹底切除齒狀線上下的靜脈叢, 又不留下膜外翻、肛門狹窄等后遺癥及并發(fā)癥。1998年Longo提出PPH術不僅能夠有效保護直腸生理功能, 而且還具有操作簡單、手術時間短、恢復快、復發(fā)率低等優(yōu)點, 因此在我國推廣迅速[3]。目前該手術臨床應用也較普遍, 技術也較成熟, 但術后仍可能會出現(xiàn)肛門疼痛、水腫、出血等, 尤其是急性混合痔嵌頓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較多, 導致手術有一定風險, 效果不太理想。痔術后直腸內糞便的物理及化學刺激導致創(chuàng)面反復不愈合或愈合時間延長, 尤其是干硬糞便的物理刺激, 引起創(chuàng)面出血或感染, 影響創(chuàng)面的愈合, 嚴重影響患者術后生活質量[4]。所以早期如何進行正確的術后處理對減輕并發(fā)癥、促進傷口的愈合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由于應用高濃度的高錳酸鉀溶液保留灌腸可以長時間直接作用于直腸, 這樣有效避免了全身靜脈給藥或口服給藥難以達到局部直接作用的缺點。高錳酸鉀溶液經直腸黏膜吸收后可充分發(fā)揮抗菌的藥效, 對促進手術切口消炎、消腫, 促進創(chuàng)面愈合有很大幫助。高錳酸鉀為強氧化劑, 可除臭消毒, 用于殺菌、消毒, 且有收斂作用可引起這些血管收縮而止血。高錳酸鉀還能有效地保護創(chuàng)面, 減輕糞便對切口的不良刺激, 間接地減輕術后肛門疼痛, 促進了肛周的血液循環(huán), 從而有利于切口的愈合[5]。
本研究結果表明, 高錳酸鉀溶液能有效緩解患者PPH術后癥狀, 且其近遠期療效較單純PPH術好, 尤其能明顯緩解患者術后疼痛及水腫癥狀;并能縮短患者PPH術后傷口愈合時間, 有效減少術后尿潴留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本法對腸黏膜無損傷, 除本組僅3例在灌腸過程中有輕微腹脹, 無其他不良反應, 安全可靠, 此法無明顯副作用, 因此在保留灌腸中易于推廣。
參考文獻
[1] 龔建明, 范建明, 徐琴, 等.PPH與外剝內扎術治療重度痔的比較分析.長春中醫(yī)藥大學學報, 2007, 23(5):89-90.
[2 謝開斌, 劉曉輝, 陳建富, 等.吻合器痔上黏膜環(huán)切術應用體會.云南醫(yī)藥, 2009, 2(4):67-68.
[3] 于靖亮, 令狐慶.中藥熏洗對環(huán)狀混合痔術后水腫、疼痛的治療現(xiàn)狀及研究進展.吉林中醫(yī)藥, 2010, 30(1):26-27.
[4] 王昱晟, 崔志勇, 高金城.中藥坐浴對混合痔術后肛門水腫預防和治療觀察.河南外科學雜志, 2002, 8(5):35-36.
[5] 王麗娜, 陳紅錦.愈創(chuàng)熏洗1號方促進混合痔術后創(chuàng)面愈合臨床觀察.吉林中醫(yī)藥, 2009, 29(1):45-46.
[收稿日期:2014-05-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