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鑫
【摘 要】學生學習情況大多通過成績得到展現(xiàn),而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水平也在習題的練習中得到驗證。學生答題能力的培養(yǎng)是高中階段教師應該重點培養(yǎng)的內(nèi)容之一。高中政治教師在結合教學內(nèi)容基礎之上應該進一步加強學生知識遷移以及運用的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答題能力。
【關鍵詞】高中政治 答題能力 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4.095
高中政治無論是在內(nèi)容上還是答題技巧上都需要教師對學生進行全面的指導。其教學內(nèi)容上進一步擴大,一方面,部分內(nèi)容如經(jīng)濟生活與生活聯(lián)系非常緊密,另一方面如哲學生活理論性又特別強,因此,高中政治不論是在教學內(nèi)容上還是學生的答題能力上教師都應該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在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理論知識的前提下切實有效的提高學生的答題能力。那么,政治教師如何提高學生的答題能力呢?
一、加強基礎知識的學習
現(xiàn)在的教學材料與生活實際緊密聯(lián)系,其目的就是幫助學生通過生活實例或是與生活經(jīng)驗有關的事情進一步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使得學生能夠將理論知識與生活實踐緊密結合起來,從而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提高學習效率。高中政治教學也應該注意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生活緊密結合起來,但是,學生扎實的基本知識掌握情況是教師對學生進行拓展延伸的前提,因此,教師必須加強基礎知識的學習。新課程改革之后要求課堂教學改變以往過于知識傳授的傾向,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學習態(tài)度,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建立起自己的價值觀。此外,新課程強調課堂教學應該進一步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但是,教師教學活動的開展以學生掌握的基礎知識為依據(jù)。比如說,在高一政治即《經(jīng)濟生活》的學習中有很多理論性和基礎性的知識需要學生進行記憶,比如說,國家如何促進分配、貨幣的作用、市場調控的局限以及價值規(guī)律等,雖然這部分需要記憶的知識需要教師幫助學生進一步加深理解,促進學生記憶效率的提高,但是,如果學生在課下不積極主動的進行背誦,那么,教師的引導和分析對學生的幫助就不大,因此,學生學習離不開教師的指導,但是更加離不開學生自我主動的學習。所以,高中政治教師在提高學生答題能力的過程中應該加強對學生基礎知識的檢查力度,切實督促學生掌握基礎知識?;A知識像地基,如果學生地基不牢固,那么,在其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知識體系或是能力就不可能穩(wěn)定,那么,學生的學習成績就會波動很大,對學生學習和教師的教學都會產(chǎn)生不利的影響。因此,教師應該加強對基礎知識的檢查,幫助學生打好政治學習的基礎,為其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礎。
二、注重答題技巧的解答
高中政治理論知識和初中相比,雖然難度上有所增大,但是,依據(jù)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學生完全可以應付。但有一點需要引起教師的重視。學生在掌握知識上存在的問題不大,但是將知識與材料結合的問題是比較令人擔心的。因此,高中政治教師應該注意在授課的過程中應加強答題方法的傳授。比如說,在高中政治學習中最難的也許就是哲學部分了。一方面是因為哲學原理比較抽象,如果學生的理解能力或是思維能力不是特別強,那么,理解上會存在一定的問題。此外,哲學習題的材料分析中與哲學原理結合的內(nèi)容需要學生主動的分析,而不是像政治生活、經(jīng)濟生活和文化生活那樣,答題的區(qū)間或是知識涉及的范圍比較明確,因此,部分學生在選擇哲學原理的時候往往舉棋不定,不知道具體應該運用哪個原理進行分析,于是就將與材料有關,與材料沾邊的原理全部運用上。在如今的考試中,考試難度增大,題量也比較大,因此,學生的這種答題策略明顯是無法應對激烈的考試競爭的,因此,教師應該尋求積極的方法幫助學生解決這個問題,而最直接效率最高的方法就是向學生傳授答題技巧。這里指的傳授答題技巧并不是說教師直接告訴學生什么樣的題應該采取什么樣的答題模式,而是說,教師在習題的訓練中應該對習題進行詳細的分析,并且針對學生的答案幫助學生分析問題的原因所在,讓學生在具體的材料中不斷去摸索答題方法。此外,教師也應該在材料的分析中進一步加強與理論知識的聯(lián)系,幫助學生提高知識的遷移能力。只有這樣,學生在遇到類似的問題或是相關的知識點的運用上才能做到恰如其分。比如說,在哲學生活中,答題技巧一般都是原理與方法論相結合,那么,眾多的原理和方法論學生如何進行抉擇呢?首先這就要求學生對原理進行分類,對原理進行概括。比如說,學生應該將唯物論、辯證法、認識論和人生觀分清楚,那么,學生在做題的時候才不至于將人生觀達成認識論的知識,因此,學生的知識結構要清晰,再次結合答題技巧和方法,那樣才能高效的提高學生的答題能力。
三、強化反思的作用
高中政治的難度就在于材料分析與教材內(nèi)容的相互聯(lián)系上,如果學生將材料與知識點聯(lián)系的比較好那么學生的政治成績就會進步很大,相反,如果學生一直找不到做題的感覺,就是無法將所學內(nèi)容與材料進行緊密的結合,那么,學生的成績很難取得進步。前文已經(jīng)提到過,教師應該加強對答題方法的傳授,與此同時,教師還應該注意引導學生加強學習的反思,尤其是答題方法和技巧的反思。政治習題的反思和數(shù)學、物理、化學等學科的反思是不一樣的。偏重理科的學科客觀性比較強,學生答題受阻與學生對公式的理解以及答題方法有很大的關系,但是,政治答題中雖然學生掌握了基本理論知識,也知曉怎么答題,但是,由于其主觀性比較強,如果學生就是無法找到做題的感覺,那么,學生依然無法高效答題。政治反思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幫助學生進一步總結答題思路,進一步強化學生的答題感覺,讓學生在材料的分析和對自身答題問題的反思中尋找到答題的注意事項,為下一次的答題奠定良好的基礎。學生在反思的過程中會將材料與理論知識進一步深化理解,那么,以后學生的題感就會進一步增強,從而幫助其提高答題能力。
高中政治學習的特殊性決定了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應該進一步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加強對學生的引導,讓學生在引導中進一步提高理論知識的運用能力,在材料的分析中進一步增強知識的遷移能力。因此,高中政治教師應該在抓好學生基礎知識掌握的前提下,將答題方法和技巧傳授給學生并積極引導學生加強對所做過習題的回顧與反思,在總結中進一步提高分析能力和知識遷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