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夏威
摘 要: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先進科學成果不斷被運用到田徑運動項目的理論與實踐當中來,而擲標槍技術的發(fā)展也日趨成熟,對標槍項目速度和節(jié)奏的訓練成為提高這一項目運動成績的關鍵所在。在運動實踐當中,現(xiàn)代的擲標槍技術也更加重視體現(xiàn)運動的經(jīng)濟性與實效性。
關鍵詞:現(xiàn)代;擲標槍;技術動作分析
1.前言
擲標槍是田徑項目當中技術環(huán)節(jié)較為復雜的項目,它由肩部上方的持槍動作開始,然后經(jīng)過一段預先助跑并連接投擲步的動作技術而獲得動能,最終通過最后一瞬間的發(fā)力而作用于標槍的縱軸上,將標槍經(jīng)肩上擲出去。近幾年,越來越多的先進科學成果不斷被運用到田徑運動項目的理論與實踐當中來,這也使得現(xiàn)代的擲標槍技術不斷發(fā)生變革。而對于現(xiàn)代的擲標槍技術而言,速度和節(jié)奏越來越成為訓練實踐的關鍵技術,良好的速度與節(jié)奏能力更有利于發(fā)揮合理的投擲步技術,同時也可以更好地幫助標槍運動員提高其運動成績。
2.研究方法
2.1文獻資料法
通過查閱大量有關擲標槍技術的相關書籍和文獻,收集與論文相關的資料。
2.2專家訪談法
通過訪問西安體院標槍項目教練員進一步為所研究內容提供一定理論參考建議與指導。
3.結果與分析
3.1對擲標槍技術在助跑階段的技術分析
現(xiàn)代擲標槍技術在助跑階段有兩種助跑方式:即逐漸加速型和積極加速型。逐漸加速型是指通過由慢到快的逐漸助跑加速而獲得一定的水平速度,進而為最后的用力階段奠定一定的速度基礎。而積極加速型是指從預跑的一開始就積極地加速,短時間內提高助跑的速度,進而順勢進入投擲步階段的助跑方式。這種助跑方式是在助跑開始階段就把速度迅速提起來,從而使運動員在做后面的動作時動作就會比較輕松自然。而無論采用哪一種方式進行助跑,在進入投擲步階段之前,跑的基本技術應等同于平跑的技術,這也要求運動員在跑的動作上要富有節(jié)奏感和彈性,平時需加強助跑節(jié)奏的訓練。
當助跑逐漸進入投擲步階段以后,能否合理充分的利用上一階段獲得的助跑速度優(yōu)勢并保持合理的工作距離和良好的超越器械動作將成為高效完成擲標槍動作技術的關鍵所在。在快速助跑的同時,要充分發(fā)揮髖關節(jié)的作用,交叉步動作也應當盡量沿著水平方向用力。在獲得較快助跑速度的前提下,投擲步進入最后一步時需要右腳以軟步的動作完成落地,同時使身體的重心發(fā)生從右腿到左腿的過渡,最終形成投擲出手前的滿弓動作。在左腳完成落地之后,落地的制動會產(chǎn)生很大的反作用力使力沿著左腳經(jīng)左膝、左髖、腰部到左胸再到右肩的順序最終傳遞到右手臂上來。需要注意的是,在整個力量的傳遞過程當中應盡量減少水平方向上力的損失。在進入投擲步階段身體的重心始終處在高速運動當中,在向后引槍時左右兩側的肩部也仍應保持水平狀態(tài)。而對于最后的交叉步動作,應盡量使肩軸和髖軸形成十字型的扭緊狀態(tài),從而為最后的發(fā)力動作提供有利的前提條件。
3.2對擲標槍技術在最后用力階段的技術分析
最后用力階段是在左腳跟落地的瞬間就已經(jīng)開始,左腳落地時形成的有效支撐是極為重要的。因為良好的支撐能獲得巨大反作用力,而這一反作用力可以使整個身體完成從支撐腳到投擲臂產(chǎn)生離心式收縮再到向心式收縮的轉變過程。而標槍運動員還應當注意解決其身體重心和髖部的位移速度的問題,從而在最后用力之前獲得合理的加速。這一技術的關鍵之處在于運動員不能僅僅依靠腿腳的向前擺動,還需要依靠髖部帶動人整個身體的向前運動。由于在倒數(shù)第二步當身體重心經(jīng)過左腳支撐點后會出現(xiàn)騰空動作,因而這一步的速度一定要快,并且動作的幅度也要大。在騰空之后兩側的腿腳應快速積極地交換行進,此時的身體也不應過分后仰,因為這樣會延長支撐腿的著地時間,從而破壞整個擲標槍技術動作的節(jié)奏。需要注意的是,要想加長最后用力的工作距離,就應當在右腳落地之后使身體重心盡快通過右腳的支撐點,這樣也可以使助跑獲得的水平速度通過合理支撐轉變?yōu)闃藰尦鍪謺r的出手加速度,同時也能最大限度地增加器械出手時的工作距離。當擲標槍技術進入最后用力階段,右膝關節(jié)一定要盡快沿著水平方向運動,從而通過合理的左側支撐使得左腳到右手的這一條直線上的肌肉在力的作用下被迅速地拉長。另外,在擲標槍技術的最后用力階段應盡量減少水平速度的浪費,使身體在最后的發(fā)力時刻力量能夠有效傳遞到標槍的縱軸方向上來,進而最大限度幫助運動員發(fā)揮其運動技術水平。
4.建議
現(xiàn)代擲標槍技術要求我們在平時的訓練實踐當中,應加強對標槍運動員以速度和節(jié)奏為核心的技術訓練,同時還應該重視運動員對于標槍技術完整性的認識和訓練,從而進一步挖掘運動員的潛能,最終幫助運動員改進技術,提高運動成績。
(作者單位:西安體育學院研究生部)
參考文獻:
[1] 文超.田徑運動高級教程[M].人民體育出版社,1994.
[2] 熊西北,馬明彩.田徑運動技術教學理論與方法[M].2003.
[3] 劉建國等.田徑(第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