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蕓蕓
【摘 要】小學體育課堂一般意義上我們都理解為小學生的游戲課堂,只要小學生玩得稱心,玩得開心,似乎也就完成了體育課堂的教學任務。果真如此嗎?本文作者在體育課堂教學中做出的如此思考值得同行們借鑒。
【關鍵詞】體育課堂;意志品質(zhì);策略思考
一、體育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強化學生意志品質(zhì)
體育課堂教學,我們不能簡單地去做僅讓學生去掌握體育運動方面的知識和技能,也不能只十分簡單地讓學生去鍛煉,當然更不能去隨大流——放羊,不管學生練習得怎樣,鍛煉達到怎樣的程度或者能夠取得怎樣的效果。這是教師的師德、職業(yè)道德和教育的良心都是不允許的,因為在完全意義上講,不可能形成小學生進行體育鍛煉所必須具備的意志品質(zhì)。我們在一線工作的人心中都很清楚,雖然體育課堂中我們不可能去進行專題性的意志品質(zhì)的培養(yǎng),因為意志品質(zhì)的德育教育本身就不是可以形成的一種知識體系,而是要形成一種道德信念以及與此相適應的行為方式。為此,在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要把意志品質(zhì)轉(zhuǎn)移到學生在體育訓練過程中的自我判斷、自我選擇、自我教育等品德能力培養(yǎng)的軌道上來。這樣可以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要實現(xiàn)學生意志品質(zhì)的教育,對于我們小學生的體育課堂而言,我們不可能對其施以強制,而要通過一定意義上的滲透逐步向著意志品質(zhì)培養(yǎng)的民主性方向轉(zhuǎn)變,這樣的民主實則上就是充分利用體育課堂相對動態(tài)的活動而又活潑的環(huán)境,通過師生、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與合作,啟發(fā)學生進行自我教育和自我評價,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道德判斷能力、道德行為選擇能力和抑制不良影響的“免疫能力”。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滲透學生意志品質(zhì)形成的德育教育,可以是十分簡潔和簡單的一舉一動。
二、營造比賽氛圍,有機滲透學生意志品質(zhì)的教育
學生意志品質(zhì)的優(yōu)劣一般說來不完全建立在學生的口頭表述上,應當建立在具體的游戲競爭上。一個學生具有一定的意志品質(zhì),從一定意義上講他的運動技能就能得以提高;運動技巧一般而言也就完全可以說會掌握得比較好。我們也完全可以這樣去說小學生在運動中會有良好意志品質(zhì)的形成,但不可能是一下子就可以形成的,而應當是在循序漸進的競爭比賽中逐步形成起來的。所以,我們能夠采取的方法比較多,能夠運用的形式也比較豐富。譬如我們在進行一些競賽項目的練習前,為了調(diào)節(jié)學生心理緊張情緒,可以自編一些相關練習內(nèi)容的兒歌,讓學生進行吟誦;一些學生在進行一些具有一定難度的比賽訓練時可以讓學生進行一定意義上的助威;以一定的形式讓學生形成一定意志品質(zhì)的時候,允許學生去自我創(chuàng)造,又譬如我們在讓低年級學生進行練習前總要讓學生去模仿動物行走,以此作為運動前的準備。作為教師不可能將眾多動物的行走方式都一一教給學生,我們也無須要讓所有的學生都去模仿一種動物行走。因此,在讓學生模仿動物行走時教師只需要示范一兩個動物的模仿動作,之后,就讓學生自己模仿、自己想象其他動物的行走方式,并進行各自的訓練后再展示和評比;我們可以猜測得到,學生模仿各種動物形象行走時肯定既是興趣黯然,又是感到樂此不疲的,由此,不斷地磨練他們的意志,我們可以悟出這樣的道理,只要是我們小學生所能樂而為之的練習,那學生就極能通過這樣的訓練去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質(zhì)。學生在一些高體能的練習中,對于那些本身就缺乏這方面能力的學生,我們也應當另當別論,因人而異。完全一刀切反而不利于學生意志品質(zhì)的形成,對于這些學生我們必須具有一定的人文情懷。筆者以為依著這樣的循序漸進,我們的學生是很能形成一定意義上的意志品質(zhì)的。
三、科學合理地組織體育教學,有機滲透意志品質(zhì)的教育
我們完全可以這樣去說,小學生體質(zhì)體能不強或者說是不高,完全是學生參與運動時間不夠所導致的,而很多學生體育運動能力一直呈不可提高的態(tài)勢說明,小學生體育活動練習方法到了必須掌握的時候了,也是從學會到會學的質(zhì)的轉(zhuǎn)變;所以,小學體育課堂所呈現(xiàn)出來的諸多連鎖反應不得不要求我們想方設法讓一個個學生能夠在科學鍛練基礎上提高運動技術水平和體育活動的能力,也只有在這樣的前提下才能保證學生得以形成一定的意志品質(zhì)。應當說小學生在投擲壘球時,可以說人人都能夠擲出一定的遠度,但往往方法不一樣相互之間就產(chǎn)生一定的距離了。也就是一些方法不夠得當?shù)膶W生在投擲壘球時還是不太樂意或者就是立馬去改變自己的,那么,作為老師需要去循循善誘,筆者就遇到直臂在體側(cè)擲球的學生,他們甚至還認為這樣的方法擲得最遠,不改動作。擲球時筆者就用比較形象的例子說明相關的發(fā)力原理和有關鞭打動作的科學性……,給點時間讓他們不斷地反復練習肩上屈肘的鞭打動作;此后,學生逐漸改了動作,成績有了明顯的進步。應當說體育課堂上小學生也同樣有創(chuàng)新和創(chuàng)造的可能,教育教學的實踐告訴我們:學生同樣能夠憑著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去形成自己的意志品質(zhì)。這就從一定意義上說明學生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有時也不完全就是我們教師所引誘出來的,完全來自于學生自身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的天賦,也完全可能是我們小學生自身行為發(fā)展所致。對于我們教師必須做到的是:小學生在體育課堂學習中憑著自己的行為所表現(xiàn)出來的種種創(chuàng)新,我們必須像對待荷葉上的露珠一樣予以保護甚至就應當是呵護。又如,一次學生在跳繩和玩呼啦圈,在學生進行老師所要求的跳繩和呼拉圈后,有幾個學生自己玩起了繩子和呼啦圈,筆者目睹孩子們的自個兒玩法后,感到十分新鮮而且也相當有創(chuàng)意。于是,就取消了做其他游戲的安排,并且讓學生們大膽地展示,對此學生們便更是興致大增。
【參考文獻】
[1]教育部.義務教育體育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馬啟偉.體育心理學.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3]李偉民.體育課程與教法.新華出版社.1981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皋市丁堰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