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平
摘 要: 在高中理科各科目中,物理是相對較難學習的一科,學過高中物理的大部分同學,特別是物理成績中差等的同學,總有這樣的疑問:“上課聽得懂,聽得清,就是在自己獨自解題時不會。”解題恰恰是掌握知識程度的體現(xiàn),這個問題值得仔細研究。本文就如何上好高中物理習題課等問題作探討。
關鍵詞: 高中物理教學 習題課 解題方法 多媒體
在物理教學中,解題是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是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初步實踐,它對于深入理解基本內容,培養(yǎng)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分析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即為什么上課聽得懂,而自己不會做?我身為教師有這樣的切身體會:比如讀某一篇文學作品,文章中對自然景色的描寫,對人物心理活動的描寫,都寫得令人叫絕,而自己也知道是如此,但若讓自己提起筆來寫,則未必或者說就不能寫出人家的水平。聽別人說話,看別人文章,聽懂看懂絕對沒有問題,但要自己寫出來變成自己的東西就不那么容易了。要由聽懂變成會做,就要在聽懂的基礎上,多練習,方能掌握其中的規(guī)律和奧妙,真正變成自己的東西,這也正是學習高中物理應該下工夫的地方。
在高中物理學習中,應熟記基本概念,規(guī)律和一些最基本的結論,即所謂的最基礎的知識。在高中物理中一些基本概念和結論的理解并不難,例如物體受力平衡時,物體所受的合外力為零;牛頓第二定律等等。但熟記這些概念和定律并不夠,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在具體題目中應用這些概念和定律,習題課教學就是學生逐步掌握解題方法和能力的過程。
一、習題課應該應該由易到難,逐層遞進
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們都想盡可能地讓學生多做習題,但是顯然學生并不像老師想象的那樣能接受那么多,特別是后進生,有時老師講中等難度的題目他們就可能聽不懂,這樣老師講再多也是無用功。因此在講解例題和習題時應該從基本題開始,基本題是通往更高層次的臺階,學生只有掌握基本的解題方法才能更進一步解題,因此習題教學一定要由易到難,層層遞進。
二、幫助學生不斷搜集整理典型題目和解題方法總結
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練習題是很有必要的,因為這些學生能力不強,大多不能獨自總結典型題目和解題方法。如果能做到這一點,則對學生掌握解題技巧很有幫助。首先根據學生情況特點,選例題時要堅持以下原則:一是加強基礎,即通過這些題目,加深學生對基本概念和基本規(guī)律的理解與掌握;二是加強針對性訓練,克服缺點。即選用足以暴露其缺點的各種題目,進行有針對性的專門訓練;三是拓寬視野,增強適應性。即選題不僅內容上力求齊全,而且盡可能涉及不同形式、提問角度乃至敘述方法的各類題目,使學生課后遇到各類題目時,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就可降低題目的難度,增強解題的自信心。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搜集和整理題目:一是對教材中原有的習題改變提問角度和條件;二是對學生含混不清的問題編一些思考題;三是有的題目盡量和生活中的物理相聯(lián)系。對于解題方法的總結,我認為雖然一道題有多種解題方法,但對于程度較差的學生來說,選一種他們容易理解且解題過程簡潔的方法讓學生掌握更重要。
三、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
高中學生在初中物理學習中已經形成了一定的定向思難。定向思維在初中物理學習中很有用,只要記住公式和規(guī)律,記住老師講解的套路,就能夠解決物理問題,但對于高中學生來說,定向思維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解題思路。因此在習題課上除了分析解題思路外,還要留給學生獨自思考的時間,時間允許的話可以讓學生講講自己的解題思路,再由老師點評,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只有經過不斷鍛煉和積累,學生才能養(yǎng)成較好的思考習慣并且掌握解題思路。
四、有效利用多媒體進行習題教學
在習題課上,既要快速復習物理知識點,又要精選多個習題。所以需要將大量的文字、圖像板書在黑板上,運用多媒體可以先做好課件,上課時快速直觀地展示給學生;習題的講解需要分析物理情景、物理狀態(tài)和物理過程,如果這時用多媒體的動畫展示物體情景、物理過程和物理狀態(tài),再分析起來就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例如在講解帶電粒子在復合場中的運動,可以運用多媒體動畫模擬演示帶電粒子的運動過程中各個量的變化關系,讓學生直觀地看到,就容易找到解決問題的關鍵;通過一模多題的練習,教學生學會建立物理模型,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但是教師必須板書的仍要板書,重點知識和重要的物理狀態(tài)和過程分析,如“運動簡圖”“受力分析圖”等,教師應該寫在黑板上與學生一起分析,而不能用多媒體一帶而過,因為學生理解需要時間,同時有利于學生做好筆記。
五、布置好課后習題,讓學生鞏固解題方法和技巧
在課堂上通過例題和分析和講解,讓學生已初步掌握了某些解題方法和技巧。但若課后不加強和鞏固,則僅憑課上40分鐘是遠遠不夠的。因此課后作業(yè)的布置很關鍵。教師要精心挑選極具典型與知識技能緊扣的習題,還要注意層次性,例如可以把作業(yè)設計為“必做”和“選做”兩個層次,“必做”題要求全體學生都完成,達到教學的基本要求。對于“選做”習題,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盡力完成,并向學生說明“選做”題是難度較大的題目,對于完成“選做”題的學生進行鼓勵和表揚,讓他們更有自信。常規(guī)型的作業(yè)應盡量布置得少而精。做好以上幾個環(huán)節(jié),有利于學生提高技能,且能收到事倍功半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