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榮
摘 要: 本文就合作學習的重要性、多樣性和可操作性探討課堂教學的實施。教學實踐表明,合作學習在恰當環(huán)節(jié)上的有效應用,充分體現(xiàn)了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更新了課堂教學模式,教學效果顯著。
關鍵詞: 合作學習 有效互動 教學效果 課堂實踐
一、引言
21世紀對人才培養(yǎng)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未來的人才不僅需有較要高的專業(yè)技術水平,更應具備良好的人際交往、溝通及團隊協(xié)作能力。合作意識和能力是現(xiàn)代人應具備的基本素質,當前社會競爭與合作并存,具備積極的合作精神和有效的人際交流技能是現(xiàn)代人高素質的重要標準。什么是合作?怎樣合作?新時期的教師教會學生這個本領,在課堂活動中不斷鼓勵合作,強化互動,才能讓學生習得這一本領。
二、關于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Cooperative Lerarning)指學生通過分工合作共同實現(xiàn)學習目標的一種學習方式,是20世紀70年代由美國著名教育家Daivd Koonts首先倡導并實施的?!昂献鲗W習”重點強調教學中動態(tài)因素之間的立體互動合作,包括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和全員互動。系統(tǒng)利用教學動態(tài)因素之間的合作互動促進學習,以團體成績評價為標準,共同實現(xiàn)教學目標。它之所以被譽為“近十幾年來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學改革”,是因為在學習過程中,首先,學生共同合作才能解決問題,學生在這個過程中要發(fā)展樂于合作的團隊精神,學會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創(chuàng)意和成果,在與同伴分工合作、提出問題、制訂方案、收集信息、尋找答案、完成研究課題的過程中,學會如何傾聽別人的意見,如何表達自己的觀點,如何分享共同成果等;其次,它在重視人道主義、創(chuàng)造性、個性民主化、學生的主體精神等方面體現(xiàn)了時代精神,適應新課標的要求。
在英語教學中,我嘗試將合作學習引進課堂,改變了以往的師生關系,更新了講課模式,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下面就合作學習在教學實踐中的運用體會與大家分享。
三、課堂具體操作
1.合理分組
“合作學習”教學模式的實施首先要求教師將學生按照一定規(guī)律分成小組。包括課前預習小組、課堂互動小組、課后作業(yè)檢查小組及英語學習興趣小組。課前預習小組是開放式小組:學生憑自己興趣任意選擇。課堂互動小組可以是班級的自然小組,也可以按英語教學需要分組。課后作業(yè)檢查小組為老師指定人員小組。至于興趣小組,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性別、能力、共同愛好、性格、特征和智力差異等因素。組長由小組成員推選,組織本組開展活動,活動結束后向全班匯報合作學習的結果。每隔一段時間根據(jù)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進行調整,一般是平移,不影響小組成員的穩(wěn)定性。期中、期末對小組及小組成員進行綜合評價,讓每一個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和存在的不足,并樹立今后自己努力的目標。
2.營造環(huán)境
(1)課前預習
在課前預習中,特別是現(xiàn)在牛津教材采用每個單元圍繞一個話題的形式,這樣更有必要、更值得讓學生花時間準備大量相關材料。在準備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合作成員自動發(fā)生變化,本來相對獨立的一個個相互競爭的小組,自發(fā)出現(xiàn)組與組合作,以及組與組成員之間穿插合作的現(xiàn)象。如在牛津初中英語7A Unit 2 My day第二課時Reading I課前準備中,我布置了學生兩個預習任務:①讓學生畫一些本?;顒拥膱D片;②讓學生了解本校校長、老師、同學的情況。其中我發(fā)現(xiàn)各小組組長協(xié)商把本組內能畫畫的同學集中起來,共同完成繪畫任務,學生將自己熟悉的老師匯總后成立小記者團進行采訪。最終,各組將共享材料留在組內商討加工成上課材料。這種結果讓我感到很意外,教師往往會低估他們的才干。因此,老師放手給學生一個機會,學生一定會給你一個意外。
(2)課堂教學
學生具有爭強好勝的心理,在講授新課時,利用他們的這一特點,教師可以組織有效的競賽激發(fā)他們的學習欲望。教師面臨的挑戰(zhàn)在于必須走入學生的世界,設計相應水平的任務和活動。比如:可以在課堂精彩處或者內容難以理解的地方,開展小組合作和競爭活動,把課堂氣氛推向高潮,從而更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共同參與活動。如教學The story of Xi Wang課文過程中,在介紹完熊貓的成長后,當大家都沉浸在可愛的熊貓美好的成長時光時,突然給出三段捕捉和獵殺熊貓的flash短片,馬上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做簡短的交流,并發(fā)表看法。結果有幾個平時不肯或羞于開口的同學也因一時憤慨而出乎意料地用英語表達了自己的不滿。
等小組競爭回答后大家再做評價,選出最佳小組。也可以在整堂課上進行按組競爭、合作互動回答、搶答等系列活動,最后做適當評價。整堂課所有同學都要為本組出謀劃策,大大提高課堂效率。還有在認識單詞時,可以看哪一組讀得好、讀得準,老師給予鼓勵、表揚。學生個體間的語言有助難免有差異,往往基礎差的學生在課堂上顯得消沉,于是我在課堂教學中經常采用四人小組的合作學習方法,通過分角色朗讀、相互討論,讓學生的思維和心理活動較長時間地處于高漲、積極的狀態(tài)中。每個小組都有一到兩名比較能說會道的學生,而其他兩位則相對羞澀些。但經過討論進行匯報時,那些相對羞澀的學生也能比較通順地說出相關內容,學生從中深深體會到合作學習的優(yōu)越性。確實,合作學習滿足了全體學生的學習需要,激發(fā)了他們的學習興趣和熱情,鞏固了所學知識,提高了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
英語教學的生命力和永不枯竭的動力就在于創(chuàng)新。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處處是創(chuàng)造之地,天天是創(chuàng)造之時,人人是創(chuàng)造之人?!蓖ㄟ^合作教學可以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創(chuàng)造性,在課堂上我們可以讓學生自由找合作伙伴,自由對話,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課堂討論是激活學生思維、豐富學生想象、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的一種有效的方式。在討論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進行探索發(fā)現(xiàn),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展,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3)作業(yè)完成
為什么有些學生在小學英語一直很好,但到了初中卻跟不上,老師急,家長急,本人不急,考試成績越來越差呢?就是缺少動手能力,因此在作業(yè)這一環(huán)節(jié)不得馬虎。由于作業(yè)批改小組是教師任命組長,因此組長是老師的親信。作業(yè)可采取各小組長負責批其他同學的作業(yè),老師先批組長的作業(yè)的方式。他們會不折不扣地完成任務,除此之外,老師還可抽查組內部分同學,不是對組長不信任,而是看組長有沒有負責把不會的同學教會。這樣一段時間后,發(fā)現(xiàn)幾個組長成為班級的英語佼佼者。每隔一段時間根據(jù)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進行調整,培養(yǎng)出第二個、第三個……組長,但不影響小組成員的穩(wěn)定性。這樣既提高學生的責任心、愛心,又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和學習成績。
3.正確評價
教師在對小組合作學習進行評價時,不能僅對小組個體進行評價,而應對小組全體成員通過合作努力實現(xiàn)的目標的整體評價。不能僅僅就學習結果進行評價,更要重視學習過程的評價,同時為了保證小組合作的有效性,小組成員應對自己的學習行為進行評價,即小組自評。小組自評可以讓小組成員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明確今后學習應達到的目的。
經過一段時間的嘗試,我發(fā)現(xiàn)這種互動教學活動改變了以往“一言堂”的教學方式,促進了多向交流。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只有當教育建立在信任孩子的基礎上,才會成為一種現(xiàn)實力量?!蔽覀円獙W會欣賞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點滴進步,善于鼓勵和表揚他們的閃光點,使他們更自信、更積極。如可以設立“最佳表現(xiàn)獎”、“集體智慧獎”或“共同進步獎”等,激勵學生參與合作學習。總之,教師要加強合作學習的氛圍建設,引導學生建立互相信任、團結互助的關系,使他們逐步體驗到通過合作學習不但可以提高每個人的能力,而且可以解決很多人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從而對合作學習產生認同感,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使他們始終處于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tài)。
參考文獻:
[1]劉宏武.選擇合適的學習方式.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4.
[2]張慧蓉.利用合作學習,提高復習課效率.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6(4).
[3]王坦.合作學習的理念與實施.中國人事出版社,2004.
[4]萬征容.淺談英語教學中的合作學習.學英語報,20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