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麗云
中職專業(yè)學生就業(yè)不但要有廣泛的知識面,而且要有嫻熟的動手操作能力。會讀和能讀懂顯得尤為重要,而閱讀是教會他們會讀和能讀的重要手段之一。
閱讀教學是中職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各項能力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但長期以來,中職語文閱讀教學一直是老師肢解性地講析作品,學生只是掌握一些知識點,導致學生閱讀數(shù)量少,閱讀速度慢,閱讀效率差,閱讀中浪費時間。這種“少、慢、差、費”的現(xiàn)象導致學生閱讀品位低、閱讀能力低,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制約學生思維與能力的發(fā)展,導致閱讀教學喪失活力與魅力。
如何改變中職專業(yè)學生的這一現(xiàn)狀就成了我們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濃厚的閱讀興趣是促使閱讀活動深入開展的內驅力,是構成閱讀能力最活躍的因素。要產生這種內驅力,首先是需要,其次是滿足,最后是入迷。在中職閱讀教學中,首先教師提出相關問題,促使學生帶著問題閱讀,然后在師生共同活動中讓學生闡明觀點,使他們獲得滿足之后的快樂。在教學中,可適當鼓勵語文基礎薄弱的學生回答較容易的問題,讓他們在閱讀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成就與滿足感。當閱讀的興趣成為一種推動學生求知的內在力量時,可以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動力。學生有了學習語文的興趣,便會從內心產生學好語文的自我要求,并自覺提高語文能力。葉圣陶先生一貫主張:“在課堂里教語文最終目的是達到‘不需要教,使學生養(yǎng)成這樣的一種能力,不待老師教,自己能閱讀。”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還可以多搞一些課內外閱讀競賽,教師在日常教學和競賽中要注意發(fā)現(xiàn)、培養(yǎng)閱讀能力強的苗子,讓他們成為同學學習的榜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高水平的閱讀,會激發(fā)學生無窮的學習興趣,逐步產生閱讀效應。學生對閱讀感興趣,葉圣陶先生所提倡與追求的“不待老師教”的境界便自然而然地達到。興趣是促使學生閱讀的第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
二、注重學生積累性閱讀
語文學科不像自然學科那樣嚴密,它始終離不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就是這個道理。書讀得多了,學生在各個方面就更能得到提高,尤其是文章的情感,只有通過反復朗讀,從朗讀時語氣的輕重緩急、聲調的抑揚頓挫、表情的喜怒憂傷中,學生才能獲得與作者的情感共鳴。認認真真地讀,本身就是一種扎扎實實地學習語言文字、積累語言材料的好方法。增強語言文字的感染力,靠讀;提高語言文字運用的純熟度,主要靠熟讀。對于閱讀的重要性,古典詩詞、現(xiàn)代新詩自不必說,必須將大部分時間用來誦讀品嘗。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變多余的分析講解為扎實認真的閱讀訓練。因為語言文字往往包含很大的文章,離開了作為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學生的讀,單憑老師在講臺上的講解,學生能學到的只是皮毛。有些學生在日常寫作交流過程中經常前后邏輯不通,正是因為缺少閱讀訓練。如果閱讀得多了,語言的內在邏輯能力就會強化,又怎會出現(xiàn)邏輯混亂呢?因此,在語文教學中多讀與多背的積累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
三、重視閱讀方法的掌握
閱讀方法的培養(yǎng)是中職閱讀教學中最重要的部分。在閱讀中必須注重增強學生閱讀的整體性與創(chuàng)造性。每教一篇課文都不應急于進行分析,而應指導學生在閱讀時注意整體把握課文內容(主要是材料內容)和形式(文體和語言),要求學生確定對課文的整體觀念,讓課文中的“人”有整體形象,讓課文中的“問題”有整體思考。那種盲目照抄教參資料,一開始就肢解課文,讓學生一開始在頭腦中留下支離破碎的印象和不少疑問的做法,是錯誤的。美國詩人柯勒律治把讀書人分四類:第一類,好比計時的沙漏,注進去,漏出來,到頭來痕跡也沒有留下。第二類,好比海綿,什么都吸收,擠一擠,流出來的東西原封不變。第三類,像濾豆?jié){的布袋,豆?jié){都漏了留下的只有豆渣。第四類,像是石床的礦工,把渣甩一旁,只揀些純凈的寶石。這第四類讀書人在閱讀過程中完成了“礦石”到“寶石”的升華過程,便帶有一定創(chuàng)造性閱讀的特色。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閱讀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中職學生學業(yè)壓力相比普通高考生小一些,他們在創(chuàng)新上有更大的發(fā)展空間,有利于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性閱讀能力。由此,培養(yǎng)閱讀能力就成為整個閱讀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部分。
四、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
良好的閱讀習慣可以使學生終生受益,沒有良好的閱讀習慣就談不上自覺學習,更談不上閱讀能力的提高。良好的閱讀習慣實際上是一個整體,它由許多具體的習慣組成。要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就要從一個個具體的閱讀習慣做起。
1.明確閱讀目的。
2.精選讀物。
3.合理利用時間。
4.讀寫、讀思結合。
5.靈活運用不同閱讀方法。
6.善于使用工具書。
7.溫故而知新。
閱讀是一個不斷探索、不斷學習和不斷付出的過程。在閱讀中注意培養(yǎng)閱讀興趣和能力的同時還要注意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生命支柱,只有加強閱讀,才能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才能全面提高中職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達到語文教學目的。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