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霞
(濰坊學院幼教特教師范學院, 山東 濰坊 261021)
濰坊學院幼教特教師范學院,是濰坊學院的二級學院。主要專業(yè)有學前教育專業(yè)、特殊教育專業(yè)和藝術舞蹈專業(yè),面向全國招生。體育課是該學院的公共基礎課。多年來體育課主要是以學習健身健美操為主,近幾年來啦啦操的興起,為體育課帶來了新的活力和氣象。啦啦操相對于健美操來說更為學生所喜愛,它動作簡單,且有花球、爵士、街舞等表演形式,很適合學生的表演和學習。濰坊學院幼教特教師范學院的啦啦操教學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健身水平和表演水平,而且在教學過程中也涌現(xiàn)出了一批啦啦操表演能手,他們曾代表學校參加過各種大型的演出和比賽,并取得了優(yōu)異的成績。每年的濰坊國際風箏會大型演出、團市委組織的有關文體活動等都少不了他們的身影。他們曾在濰坊市大學生科技文化藝術節(jié)啦啦操比賽中連續(xù)獲得第一名;在2008、2010 年山東省教育廳主辦的山東省學生健康活力大賽中,分別獲得了舞蹈啦啦第二名、第一名的好成績;在2011 年廣州第六屆學生健康活力大賽中,獲舞蹈啦啦第三名;在2012 年山東省學生健康活力大賽中,獲得舞蹈啦啦第二名?,F(xiàn)將濰坊學院幼教特教學院的啦啦操教學簡介如下:
(1)大學一年級開課,每周至少安排一節(jié)課的啦啦操學習,由體育教研室統(tǒng)一安排教學內(nèi)容。先從最基礎最簡單的動作入手,循序漸進。每學期大約學習一到兩套的成套動作。
(2)大學二年級,每周安排兩節(jié)課的啦啦操學習,由體育教研室統(tǒng)一安排較難的教學內(nèi)容,每學期大約學習兩到三套成套動作;
(3)大學三年級,采用選修課的形式報名參加啦啦操學習。每周安排兩節(jié)課,教學內(nèi)容為難度更大一些的啦啦操,同時有針對性地學習和訓練有利于參加演出和比賽的啦啦操動作。
(4)利用社團的形式由骨干學生帶領其他學生訓練,利用課外活動的時間進行視頻教學,讓學生接觸更多的啦啦操特色教學,促進學生啦啦操技藝的全面發(fā)展。
(1)由學院統(tǒng)一制定考核標準,期中和期末各進行一次考核。在期中考核中,平日考勤占10 分,啦啦操動作現(xiàn)場考試占30 分;在期末考核中,平日考勤占20 分,啦啦操動作考試占40 分;
(2)每年舉行一屆以年級為單位的團體啦啦操比賽,獲得優(yōu)異成績的班級,學院頒發(fā)榮譽證書,并給參賽的學生加分。
(3)代表學院出去參加演出和比賽為學院爭得了榮譽的同學,由教務處根據(jù)情況給予學生加分獎勵。
這些措施增強了學生學習啦啦操的動力,從而也使他們的水平不斷地得以提高。
(1)學院從各大體育院校招聘啦啦操業(yè)務能力強的體育教師為學生授課。
(2)每年派一到兩名體育教師去參加啦啦操培訓班的交流和學習,以提高他們的啦啦操理論和教學水平。
(3)只要是有活動和比賽,學院都鼓勵教師訓練和帶領團隊參加,所帶團隊參加啦啦操比賽取得優(yōu)異成績的體育老師,學院都從課時上、考核上、職稱評定上給予相應的加分政策,這大大提高了教師從事此項工作的積極性。
教學評估是啦啦操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全面、客觀、科學、準確的評估體系對于實現(xiàn)教學目標至關重要。它既是教師獲得教學反饋信息的渠道,又是學生調(diào)整學習策略、改進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的重要依據(jù)。
(1)對學生的評估
對學生的評估分為形成性評估、終結(jié)性評估和達標水平評估三種形式。
形成性評估是教學過程中進行的過程性和發(fā)展性評估,即根據(jù)教學目標,采用多種評估手段和形式,跟蹤教學過程,反饋教學信息。形成性評估包括學生自我評估,學生相互間的評估,教務部門對學生的評估等。形成性評估可以采用課堂活動和課外活動的記錄、訪談和座談等多種形式,以便于對學生學習過程進行觀察、評估和監(jiān)督,促進學生有效地學習。
終結(jié)性評估是一個教學階段結(jié)束時對教學成效的總結(jié)性評估。終結(jié)性評估主要包括期末課程考試和水平考試。這種考試應以評價學生的綜合能力為主,包括動作完成能力、動作感覺展現(xiàn)力、創(chuàng)編能力等。
達標水平評估指的是學生在學習啦啦操的過程中,每一學習階段的能力達到一定水平時便可組織他們參加國家達標考試。即根據(jù)全國啦啦操推廣委員會制定的達標要求和標準,及時組織學生參加各級別的啦啦操達標測試,通過這種測試來提高學生啦啦操的掌握水平和他們推廣啦啦操的能力。
(2)對教師的評估
對教師進行評估,即對其教學過程和教學成效的評估。評估中應全面考核教師的教學態(tài)度、教學手段、課堂管理和教學成效等。對教學成效的評估不能僅僅依據(jù)學生的考試成績,而應當基于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