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萍,李艷玲
李萍,李艷玲/蛟河市特殊教育學校小學中級教師(吉林蛟河132500)。
隨班就讀工作是特殊教育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隨班就讀教育質量的高低決定了特殊教育工作的整體發(fā)展水平。我市高度重視特殊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已經將特殊教育工作寫入《蛟河市“十二五”教育事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把充分保障每一位殘障兒童接受義務教育作為重要民生大事來抓。堅持“以促進殘疾兒童少年發(fā)展為根本,以滿足兒童特殊需要,發(fā)展高標準、高質量的教育為重點,以完善支持保障體系為載體”,構建了“以隨班就讀為主體,以特教學校為骨干,以特教中心為指導的全員性、全程性、一體化的特殊教育格局”,使蛟河特殊教育事業(yè)走上穩(wěn)步發(fā)展之路。
目前,蛟河市在校殘障學生190人,其中在特殊教育學校就讀103人,隨班就讀學生81人,這些隨班就讀學生分布在10所中小學,他們的殘疾類別除智障、聽障、視障和肢體殘疾外,還有自閉癥、精神障礙、行為障礙、多重障礙等類別,我們在開展隨班就讀工作的過程中,進行了一些實踐探索。
為了保證隨班就讀工作順利開展,我市成立了全市隨班就讀工作領導小組,由教育局局長任組長,教育局相關科室負責人、特殊教育學校和隨班就讀學生所在學校負責人為成員,明確具體的職責和分工,形成了自上而下,由引領規(guī)劃到具體執(zhí)行的行政領導工作體系,強化了對隨班就讀工作的領導,提高了各級學校對此項工作的認識程度和重視程度。
為充分保障隨班就學工作的開展,不斷提高隨班就讀教學質量,我們建立了由“教育行政部門”“特殊教育”“普通教育”三個類別組成的人力資源團隊,為隨班就讀工作提供人力支持?!敖逃姓块T”由行政領導組成,職責為規(guī)劃、引領、監(jiān)督;“特殊教育”由殘聯、特殊教育學校專業(yè)教師組成,職責為研究指導、培訓示范、康復訓練等;“普通教育”由教研員、普通學校校長、隨班就讀教師組成,職責是研究實踐、接納融合、教育訓練、輔導教學等,形成了強大的教育合力。這支教育團隊最大限度地為特殊學生學習需要服務,體現普通教育和特殊教育有機結合,體現學校內部、校際之間、學校與社會等不同層次團隊的有機結合,為隨班就讀工作的開展提供了人力保障。
每學期期初,要求全市所有學校組織教師深入所轄的村、屯和社區(qū)進行入戶調查并做入學動員工作。對于各校上報的隨班就讀學生,由基礎教育科組織特教專業(yè)教師進行嚴格篩查,對于疑似殘疾兒童建議家長到上級醫(yī)院鑒定。同時,我們也進一步規(guī)范了隨班就讀生的檔案管理工作。對符合隨班就讀條件的學生,學校收到醫(yī)院開出的相關證明,按照相關的要求及時建檔,要對每位隨班就讀生的具體情況(家庭地址、父母情況、隨班原因、學習、思想、心理等現狀,以及所在班級學生的情況等等)有充分的了解,并將這些材料提供給任課教師,讓每位任課教師做到心中有數,便于在教學過程中選擇合適的教育方法。
理念是先導和動力。給隨班就讀工作定義一個什么樣的工作理念,就會在實際工作中產生什么樣的工作導向。因此,我們在殘疾兒童入學上堅持落實“全納”教育理念,對殘疾學生接受義務教育“零拒絕”,爭取最大限度地發(fā)揮現有教育條件,不斷提高殘疾兒童的入學率。具體要求為:
一般情況下,多數家長和殘障兒童都愿意選擇到普通學校就讀,通過在普通學校的學習、康復,實現回歸主流的愿望。因此,我們積極安置輕度多數殘障生到普通學校就讀,并要求學校結合自己的實際條件,盡量根據殘障兒童的特點來改善學校環(huán)境,改進教學方法,使殘障學生進入普通學校以后可以順暢地進行學習,減少排斥,學有所得。
很多輕度智障殘疾兒童在普校就讀,學校把他們列為學困生對待,沒有界定為隨班就讀學生。這樣,殘疾學生沒有被貼上標簽,對他的心理成長很有益處,對殘疾兒童融入社會是有好處的。所以我們尊重學校的選擇,由學校按照學困生來管理,但對于列入隨班就讀的學生,我們則組織特教專業(yè)教師下校進行嚴格篩查,防止學困生混同,并對任課教師進行專業(yè)指導。
通過培訓和引導,幫助學校和教師充分認識到現實中各種學習個體的存在,即群體中存在著氣質、興趣、性格、智能等個體間的差異和個體內的差異,普通班級除去可能存在具有大差異的殘障學生以外,還會自然地出現優(yōu)勢生(不排出超常生)、一般生、學困生等,不論是那一類別的學生都應該得到充分的尊重,都應該有合適的方法來進行教育,以利于教育成果取得最優(yōu)化。
“全納”教育理念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全部接收,而是要結合我們現有的教育條件,最大限度的接收,最大限度地為殘障兒童提供優(yōu)質教育機會。特別是課堂教學過程中,更要體現“全納”理念,做到教學過程“零拒絕”,讓所有的學生都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要充分研究不同類別學生,充分兼顧多種學習需要,在集體學習中為各類學生提供個別學習需要的內容和條件。尤其要特別尊重那些暫時處于學習困難,成績不好的劣勢群體,開發(fā)潛能,激發(fā)興趣,改進傳統(tǒng)的課堂管理,設計多樣化課程方案,充分體現同一學習環(huán)境下的平等共處,為殘障學生提供良好的教育環(huán)境。
按照教育局統(tǒng)一部署,蛟河市特殊教育學校在隨班就讀工作中,充分發(fā)揮了示范、輻射和輔導功能,承擔起全市隨班就讀師資培訓和家長咨詢任務,全面負責業(yè)務指導,有力地促進了全市隨班就讀工作的開展。
為切實提高隨班就讀任課教師的業(yè)務素質,特殊教育學校成立了全市隨班就讀巡回指導小組,制定了詳盡的師培計劃,以特教學校專業(yè)教師為骨干,對從事隨班就讀工作的教師開展業(yè)務培訓。培訓方式有集中的理論學習、教學觀摩、教法研究等,也有巡回小組選派輔導教師下校個別輔導、咨詢等,通過培訓提高了教師的專業(yè)化水平,認識到了殘障兒童的特殊性,具備了一定的專業(yè)知識,為隨班就讀教學質量的提高奠定了基礎。
特教學校在特教理論、教育心理學、教法等基礎學科的理論應用中,運用教育技術解決了許多實際的、面對特殊學生的教育教學問題,形成較為專業(yè)的特殊教育方法,為普通學校隨班就讀學生的教育提供了借鑒和幫助。特教學校成立了業(yè)務校長、教導主任、骨干教師組成的隨班就讀中心教研組,經常下校,對普校特殊需要學生的各種狀況,如:多動癥、自閉癥、行為障礙的學生,特教專業(yè)教師親自觀察、分析判斷,教授矯正方法,與隨班就讀教師圍繞隨班就讀個案進行分析研究、總結教學經驗、交流教學成果,初步探索出“個別輔導、分層教學、伙伴互助”的隨班就讀教學模式,促進了隨班就讀教學工作的深入開展,發(fā)揮了特教中心教研輻射和示范引導作用。
正常兒童的家庭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而特殊兒童的家庭教育卻面臨著嚴重的缺失,特別是偏遠農村送到特殊教育學校的孩子,部分家長更是不聞不問,任其自然發(fā)展。有些送到普通學校隨班就讀的學生家長,也因為自己的孩子存在的殘疾障礙對其失去了信心。針對這種情況,特教學校配合普通學校配合專職人員接待隨班就讀學生家長,為家長提供信息,進行咨詢指導,進行相應的培訓支持,圍繞智力落后兒童語言訓練,隨班就讀學生心理、行為問題等為家長提供文字、音像資料、教材等服務,盡可能滿足家長需要,并引導家長履行好自己的教育職責,堅定家長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