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 莉
(重慶交通大學(xué)思政部,重慶 400074)
祥林嫂的命運代表了中國大多數(shù)舊式女性的悲劇命運,她們不能為自己的自由做主,不能為自己的未來抗?fàn)?,總是受封建禮教和夫權(quán)的束縛與欺壓[1]。不過,祥林嫂的抗?fàn)幘翊_實新式女性的起點,內(nèi)心的叛逆表明了對命運的不屈。
祥林嫂在其一生的命運中進(jìn)行了四次抗?fàn)?,這就體現(xiàn)了她性格堅強(qiáng)的一面。祥林嫂在同命運的抗?fàn)幹锌偸悄敲搭B強(qiáng)。祥林嫂的第一次抗?fàn)幨窃谡煞蛩篮?,她去魯四老爺家做女工。在封建禮教時代,婦女應(yīng)該信奉三從四德、從一而終,丈夫死后不能改嫁,并且要聽夫家的安排。從這些方面來說,祥林嫂應(yīng)該聽從夫家嚴(yán)厲的婆婆和小叔子的安排,任由他們的擺布。但祥林嫂骨子里是叛逆的,她不會聽從命運的安排,畢竟當(dāng)時她還很年輕。丈夫春天死去,她冬天就逃到魯鎮(zhèn)當(dāng)女工,那時候她覺得生活是美好的,自己也算是個自由身;當(dāng)夫家婆婆和魯四老爺算清工錢之后,祥林嫂是被他們一個抱住,一個幫著拖進(jìn)船的,即使這樣,祥林嫂依然哭喊了幾聲。這些都證明了祥林嫂一直在進(jìn)行著抗?fàn)?,她不屈于封建禮教和夫權(quán)。但祥林嫂畢竟是一個弱小的個體,這種抗?fàn)幨俏⒉蛔愕赖模灾潞髞肀环蚣屹u到了山里。
在被賣給賀老六的婚禮上,祥林嫂進(jìn)行了第二次抗?fàn)?。一般的再嫁女,都是老老實實地聽從命運的安排,委屈自己。而祥林嫂則是在婚禮上打鬧一場,直到人們七手八腳地將她和男人反關(guān)在新房里,她仍舊罵。表面上看,她應(yīng)該是在維護(hù)封建禮教,實際上,她是在和自己的命運作抗?fàn)?。祥林嫂改嫁,最終得利的是夫家,婆婆為了給自己第二個兒子辦喜事,于是把祥林嫂賣了湊錢,這反映了封建社會對女性的壓迫和欺辱。
第三次抗?fàn)幈憩F(xiàn)在捐門檻這件事上。嫁給賀老六之后,祥林嫂生下了阿毛,本以為可以過上安穩(wěn)幸福的生活,然而命運之神并沒有眷顧自己。丈夫死去,兒子被狼叼走,房子被大伯收走。祥林嫂又一次來到魯鎮(zhèn)當(dāng)女工,這一次和上一次完全不同,她整個人像被抽空,沒有精神寄托,逢人就說“我們阿毛很乖……”死了兩個丈夫,在當(dāng)時看來這個女人命不好。祥林嫂為了改變現(xiàn)狀,為了向命運抗?fàn)?,就去寺廟捐了門檻,以為可以在魯四老爺家冬至祭祖時坦然拿酒杯、筷子,卻被大聲呵斥。祥林嫂以為只要捐了門檻,就能避免死后被兩個男人爭奪而鋸開。雖然她這種做法看起來是愚昧且迷信的,但卻表現(xiàn)出她對命運的不屈,希望能通過一己之力改變自己死后的命運。
在遇到“我”時,祥林嫂對世上是否有魂靈和地獄提出了質(zhì)問,她想知道自己死后的命運是怎樣的,她在臨死前還是要和命運作斗爭。她以為“我”能夠給出一個滿意的答復(fù),她以為“我”可以拯救她,可是最終她的抗?fàn)幎际峭絼凇?/p>
在《祝?!分?,祥林嫂有典型的心理特征,這些其實也是構(gòu)成她悲劇命運的因素[2]。失去阿毛之后,祥林嫂開始變得歇斯底里,無依無靠迫使她再次來到魯鎮(zhèn)。而這時的祥林嫂已大不如前了。一系列的打擊使她精神不濟(jì),記性極差,經(jīng)常忘記做事情。阿毛的死對祥林嫂來說打擊是最大的,為了擺脫這種痛苦,她不斷尋找安慰,不厭其煩地說阿毛的事,她想要找到一個心理寄托,但這終究是徒勞。那時的社會,人們的同情心是有限的,他們更多的是為自己的生活而奔波,祥林嫂的悲劇只是他們生活的調(diào)味劑,是茶余飯后的閑話。
同時,祥林嫂內(nèi)心是壓抑的。面對魯四老爺?shù)奶搨?、冷酷,她只能埋頭佇立,在祭祖時不能碰碗筷,這是對祥林嫂的一大侮辱,可是祥林嫂作為封建婦女沒有反抗的余地,況且她還要為了自己的生計而忍辱。
生活在封建禮教甚嚴(yán)的社會,祥林嫂是焦慮的。她的命運百轉(zhuǎn)千回,逼嫁、被賣、再寡、喪子,加上無家可歸,把祥林嫂推入了命運的黑洞,看不到一絲光明。她以為去魯四老爺家做女工就能相對自由地過上美好的生活,她以為捐門檻就可以避免死后被兩個丈夫爭而劈成兩半。她以為遇上“我”就可以解開內(nèi)心的疑惑,殊不知這些都促使她悲劇命運的深化。最終,她在焦慮和恐懼中死亡。
家,對于一個人來說,是畢生的避風(fēng)港,是幸福的源泉,是奮斗的動力。而家對于祥林嫂而言是虛無縹緲的,她沒有自己的家,她一直都寄宿別人的屋檐下[3]。祥林嫂是一個傳統(tǒng)女性,她渴望有一個家,她也曾有過家,只是這些到后來都成了過往云煙,都成了奢侈。這就注定了她的命運已然是悲劇。祥林家應(yīng)該算是祥林嫂悲劇命運的開始。如果沒有丈夫祥林的死,也許祥林嫂會和丈夫有一個完整的家,男耕女織,生活幸福。然而,祥林的死,宣告了祥林嫂夢想的破滅。祥林的死使祥林嫂痛苦不堪,她忍受著喪夫之痛、婆婆的折磨、世人的刁難,為此她逃離了曾經(jīng)給了她希望的家,來到魯鎮(zhèn)魯四老爺家。
祥林嫂以為換了新環(huán)境,換了新的生活方式,自己就可以找到一種安寧與幸福,但她不知道,魯四老爺家只是她人生中的一個驛站而已。第一次來到魯四老爺家,祥林嫂是覺得幸福的,她勤奮、刻苦、能干,得到了大家的認(rèn)可,并且過著自由的日子,也許這就是祥林嫂尋找的小小的幸福。那時,她臉上總有淺淺的笑,她走出了失去丈夫和被人折磨的痛苦的陰影,她以為自己已經(jīng)找到了歸宿。然而,好景不長。不久,夫家的婆婆就帶人把祥林嫂捆綁回去賣給了賀老六。
嫁給賀老六,最初祥林嫂是不屈服的,不斷地抗?fàn)?。待阿毛出世,她的觀念有所轉(zhuǎn)變,此刻她才真正覺得自己有了一個完整的家,丈夫為生活奔波,自己則在家里帶阿毛,一家人其樂融融。但是,命運總是和她開玩笑。這些溫暖與幸??偸巧钥v即逝,隨之而來的是再寡喪子,是她失去了所有的精神寄托,讓她一夜之間變得萎靡。在這時候,祥林嫂還是選擇再回魯鎮(zhèn),再次回到魯四老爺家當(dāng)女工。哪怕是片刻的溫暖,她都覺得是幸福的,因為這畢竟也算是個“家”??墒堑阶詈螅榱稚┻€是被趕出了魯四老爺?shù)募议T,就這樣,她沒有安身之所,走投無路,只好流落街頭當(dāng)了一個乞丐。直到生命的最后,她都還沒有找到歸宿。祥林嫂在死前還對地獄和魂靈提出質(zhì)疑,她想知道人死了是否有魂靈,人死后是否會進(jìn)入地獄,她依然在找自己的歸宿,她還是向往著自己能有個家[4]。
祥林嫂的悲劇實則是反映了當(dāng)時中國舊式婦女的悲劇命運,也揭示了地主階級對勞動婦女的摧殘和迫害,揭露了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zhì),號召人們徹底反封建。祥林嫂受盡封建禮教的壓榨[5]。丈夫死后,為了擺脫婆婆的折磨,她逃到魯鎮(zhèn)當(dāng)上女工,以為能獲得自己想要的幸福和自由,但后來卻被婆婆和族人捆綁回家,繼而賣給賀老六。嫁給賀老六生下阿毛,祥林嫂過上了短暫的安穩(wěn)幸福的生活,但她的命運依然多舛,第二個丈夫死去,自己的孩子也被狼叼走,這對于一個封建勞動婦女來說是極度痛苦的。她不能選擇自己的丈夫,好不容易有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卻又是那樣的短暫。千辛萬苦攢下錢去捐了門檻,以為可以得到人們的憐憫,以為可以從此好好過自己的日子,卻被魯四老爺趕出門。最后不得已,只能淪為乞丐,過上沿街乞討的日子,最終在祝福中死去。
祥林嫂的一系列悲劇反映了中國當(dāng)時的現(xiàn)狀,勞動婦女的地位是非常低下的,她們沒有自由,沒有任何權(quán)利可言,她們的反抗是無濟(jì)于事的。她們最后的命運也只能歸結(jié)為死。也許只有死了,她們才不會感到痛苦,也許死了,她們才會到達(dá)所謂的“天堂”。
《祝福》中的祥林嫂,是魯迅給我們塑造的一個封建禮教下勞動婦女的典型,她們唯一的反抗精神也被時代扼殺。而祥林嫂內(nèi)心的叛逆與反抗精神卻激起了后來的新式女性為了女性的權(quán)利而不斷斗爭。
[1] 饒艷華.《祝?!分邢榱稚┑拇禾鞛楹稳绱撕洌跩].文學(xué)教育,2010(2).
[2] 黃文.《祝?!分邢榱稚┑淖儜B(tài)心理[J].文學(xué)教育,2008(1).
[3] 葉木桂,陳燕.無邊的控訴:茫茫天地,何處是我家[J].現(xiàn)代文學(xué),2010(2).
[4] 胡才眾.《祝?!分邢榱稚┑目?fàn)幘瘢跩].文學(xué)教育,2009(12).
[5] 潘萍香.《祝?!分邢榱稚┑娜松啵跩].文學(xué)教育,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