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華 李鑫 金曉紅
【摘 要】高等院校物流管理專業(yè)課程實施雙語教學符合時代發(fā)展和教學改革的需要。本文以《物理學原理》課程的雙語教學實踐為例,從課程體系、雙語教材選用、教學方法與手段、課件建設和考核方法等五個方面對雙語教學進行了探討和思考。
【關鍵詞】物流學原理;雙語教學;教學研究
隨著對外經濟的不斷發(fā)展,要求物流從業(yè)人員不僅要掌握扎實的專業(yè)知識,還必須具有較高的外語水平。雙語教學是提高學生專業(yè)英語水平、培育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的有效方法?,F(xiàn)今,部分高校已進行了雙語教學的實踐,但是受教學經驗、師資水平、學生基礎等因素的影響,雙語教學尚存部分問題。雙語教學不同于專業(yè)英語教學,更有別于普通英語語言教學,所以必需加強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
本課題組選擇實證研究與理論研究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研究,實證研究以問卷調查為主,輔之以訪談調查和實地觀察。主要技術路線如圖 1 所示。
具體實施內容包括:
1 科學地設置課程體系
物流學是一個綜合性的學科,物流系統(tǒng)由運輸、倉儲、裝卸搬運、流通加工、包裝、配送和信息處理等七大系統(tǒng)構成。從物流工作的活動范圍上看,可分為國內物流和國外物流;所以,需要培養(yǎng)應用型、復合型、創(chuàng)新型的人才。因此,在對物流學原理課程進行雙語教學時,首先必須推進科學的課程體系。①課程主體應多元化。由原來的教師單一主體轉變?yōu)榘▽W生、學生家長以及代表不同團體利益的人員的多元化主體。②課程內容應從單一走向豐富。③雙語課程的實施方式要從傳統(tǒng)的課堂傳授轉變?yōu)橐詫W生為主的全方位學習,轉變?yōu)槔碚撝R與實踐鍛煉結合。
2 合理地選用教材
對于雙語教材選用上,目前主要有兩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雙語教學應該采用英文原版教材,原因是原版英文教材信息量較大、數(shù)據(jù)詳實、圖表豐富、案例生動、語言純正、邏輯性強。沒有英文原版教材,雙語教學已成無源之水。另一種觀點認為,雙語教學材料應采用自行設計的,原因是外語教材的購買成本太高,針對性不強,不能完全適應中國的教學內容和條件,且有一定難度,對于一些外語水平較差的學生會形成較大的學習負擔和心理負擔。筆者個人認為雙語教學采用什么類型的教材,沒有一個固定的模式,由于我國物流起步較晚,專業(yè)理論研究也晚于美國、日本等國家,大部分物流理論知識和實踐活動都是源于國外,國內的有關教材也多是在參考國外書籍的基礎上編制的,所以可以考慮選擇難度適中,與學生的專業(yè)水平和外語水平較符合的外語教材,并選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國外原版教材作參考。
3 恰當?shù)慕虒W方法和手段
物流學原理的課程性質要求老師在雙語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重教學方法。在雙語教學過程中,如果課堂上教師全程用英語,照教案一字不少的講解,學生會覺得索然無味。并不是老師的英語水平越高或英語講得越多就越好,應該根據(jù)學生的英語水平和接受能力確定的一個合適的雙語比例。因此,結合我們學校物流學原理學習現(xiàn)狀, 可以采取一種由半英型到混英型再到全英型的循序漸進的雙語教學模式,使學生無論在心理上還是能力上都能有一個從生疏到熟悉的過程,有一個由用漢語思維逐步發(fā)展到用英語思維的過程。
同時根據(jù)物流學原理課程知識體系多、技術性強的特點,考慮采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手段,例如:采用圖表、數(shù)字、視聽資料等多媒體教學手段讓學生直接置身于英語課程的情景來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為了確保雙語教學的質量和水平,教師應及時對多媒體內容作進一步解釋和說明,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并給學生留出一定的思考和練習時間,努力使雙語教學取得更好的效果。
4 建設雙語課件
近年來,多媒體教學的應用已越來越廣泛,其優(yōu)勢也得到了極好的體現(xiàn)?!段锪鲗W原理》的多媒體課件(中文版)已經有多個版本,但遺憾的是一直未見有規(guī)范的雙語教學課件(中英文版)。為了彌補雙語教學課件的欠缺,推進我校的雙語教學,我們要制作合適的雙語課件。
建設雙語課件時應立足于本科生的雙語教學,參考國內外前沿的文獻資料,關鍵知識點采用中、英文對照的模式,便于學生跟進式學習。課件制作時以中文為綱,讓學生認識到該課程作為專業(yè)基礎課的重要性,不會因為英語詞匯的繞繁而對學習失去興趣。
雙語課件應采用豐富、生動、極具時代的典型意義和特點的案例,并且從學生的視角出發(fā),注重了這些案例在每章節(jié)開始、過程以及結尾中的編排,使得案例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明確學習目的方面發(fā)揮最大的作用。
課件中使用動畫和配音視頻能夠最大限度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其直觀、形象的特點有利于學生理解掌握抽象的概念、未聽懂的詞匯和課程的難點。
5 靈活實施多種雙語教學考核方法
由于《物流學原理》是很多高校的專業(yè)必修課,當前的考試主要以期末試卷為主要依據(jù)來衡量學生學習的情況。這種考核方式違背了素質教育的本質,也不能真正達到公平和全面考核的目的。
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和培養(yǎng)高校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傳統(tǒng)的考核方法必須加以改變。要建立一個多方面全過程的評測體系,使用多項指標進行評估并注重結果與過程的并重,真實客觀地反映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教學效果。根據(jù)課程要求設置綜合的考核方式,(下轉第70頁)(上接第14頁)如“積極性考核+理論考核+實踐考核”的模式,積極性考核主要考核學生的課堂出勤、習題、課堂討論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及回答問題情況等各方面,理論考核包括課后作業(yè)、期末考試,試卷可以盡量少設置客觀題目,多設置論述和案例分析,題量不要太多;實踐考核則根據(jù)學生的實驗報告、案例討論、課后作業(yè)完成等情況給出客觀評價。
6 結語
目前,我國高等院校的雙語教學還處于探索階段,還存在許多不足,很多問題也有待解決。我們應以培養(yǎng)國際化人才為目標,積極探索雙語教學,力求為培養(yǎng)高素質的物流人才做出積極的貢獻。
【參考文獻】
[1]白世貞,吳絨.國際物流學 雙語課程教學建設研究[J].物流技術,2011,30(12:總第243期).
[2]吳靜激.獨立學院物流管理專業(yè)雙語教學的探討[J].物流與采購研究,2008,(49:總第508期).
[3]楊月鋒,劉娜翠.“第三方物流”課程雙語教學實踐探討[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1,24(01).
[責任編輯: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