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董福凱
巷道過采空區(qū)支護設計研究及應用
文/董福凱
山西晉能集團晉城公司大通煤業(yè)屬資源整合兼并重組礦井。井田位于高平市陳區(qū)鎮(zhèn)劉家廟村一帶,行政區(qū)劃隸屬高平市陳區(qū)鎮(zhèn)。井田面積10.4136km2,批準開采3~15#煤層,開采深度1050~750m標高。
井田地層總體為一走向北東、傾向北西的單斜。由于歷史原因,該井田范圍內,小窯破壞嚴重,采空區(qū)較多,目前發(fā)現(xiàn)受采空區(qū)(采空巷道)影響的材料運輸大巷長度約為200m,面積約為1000m2。通過研究,巷道過采空區(qū)(采空、冒頂巷道)采用了鋼筋混凝土邊墻+U型鋼可縮性支架及噴射混凝土組合支護。通過采用聯(lián)合支護方式,大通煤業(yè)安全順利地將大巷布置在采空(冒頂)區(qū)內,并實現(xiàn)快速通過。該方案對類似地質條件的巷道支護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大通煤業(yè)礦井設計生產規(guī)模120萬噸/年,礦井設計開采3#煤層,煤層厚度平均4.19m,賦存相對穩(wěn)定,煤層不易自燃,煤塵無爆炸性,水文地質條件相對簡單。到目前為止,主斜井、副平硐、回風立井已經相繼落底,進入二期工程以后,副平硐的材料運輸大巷施工約200m,凈寬5m,凈高3.5m,進入采空冒頂區(qū)。采空區(qū)寬度約10~20m,頂板冒落高度2~5m。巷道埋深約為70~80m,采空區(qū)(采空巷道)頂板沒有淋水現(xiàn)象。根據取樣測試結果為:直接頂板多為泥巖,抗壓強度為18.8~69.6MPa,平均43.6MPa;抗拉強度0.5~4.1MPa,平均2.2MPa,組成了軟弱-硬的頂板,穩(wěn)定性較差。直接底板多為泥巖,抗壓強度為18.4~34.0MPa,平均26.0MPa;抗拉強度0.6~1.4MPa,平均0.97MPa。組成了軟弱-中硬的底板,穩(wěn)定性較差。
1.冒頂區(qū)頂板臨時支護處理。為了保證人員安全作業(yè),首先對頂板做臨時支護,形式為錨桿網支護。
錨桿材料:左旋螺紋鋼(25MnSi),頂錨桿Ф20×2400mm;錨桿布置方式:頂錨桿鉆孔深度2300mm,外露100mm,排距1000mm,間距900mm,每排10根錨桿。
錨固劑:K2360和Z2360各一支,安裝錨固劑時,K2360在前,Z2360在后。
錨桿托盤:厚度為10mm鋼板穹形托盤,規(guī)格為150×150×10mm。
網:用Φ6.0mm鋼筋焊接,網孔尺寸為100×100mm的矩形網,網片搭接寬度為100mm,用16#鉛絲聯(lián)接,每隔200mm聯(lián)網兩道。
2.支護斷面及尺寸。永久斷面為半圓拱形,拱高為2.5m,直墻部分高2.0m,凈寬5.0m,凈高4.5m,凈斷面積19.8m2。支護斷面如圖所示。
材料運輸大巷過幫頂采空區(qū)(采空巷道)混凝土邊墻+U36可縮性支架支護示意圖
3.永久支護方式及參數(shù)。在圖中,永久支護方式為混凝土邊墻+U36可縮性支架支護及噴射混凝土組合支護。
(1)兩幫采空區(qū)(采空巷道)支護:先將幫采空區(qū)浮煤及冒落體清理干凈,幫的松散煤及巖石也需挖除,清理完畢后,在采空(采空巷道)內砌筑兩道500mm厚鋼筋混凝土墻,鋼筋混凝土墻要求接實頂接實底,兩道墻體中間采用漿砌片石砌筑,砂漿為M15,砌筑體接頂。邊墻部位支護參數(shù)為:混凝土厚度500mm,強度C25,鋼筋主副筋均為直徑14mm圓鋼,鋼筋間距250mm。箍筋采用Ф8圓鋼,箍筋形式為單支箍,梅花型布置,間距為500mm。
(2)U36可縮性金屬支架支護:待鋼筋混凝土墻凝固合格后,緊靠墻壁架設U36可縮性金屬支架,拱高為2.5m,直墻部分高2.0m,頂梁后設金屬網和混凝土背板,金屬網規(guī)格同前述臨時支護所用一致,混凝土背板采用C25長×寬×厚=1000×150× 50mm規(guī)格,間距150mm,交叉花背。在背板上采用袋裝矸石或片石充填接頂。
(3)接頂后用噴射混凝土對材料運輸大巷頂板進行表面封閉,混凝土強度C25,厚度與頂梁表面平齊。
(4)表面封閉后對充填的矸石注水泥粉煤灰漿,其水固比為1∶1.0~1∶1.4。水泥占固相的30%,粉煤灰占固相的70%。注漿時向漿液中摻加水泥重量2%~5%的速凝劑,使注入采空區(qū)的漿液盡快凝固,防止?jié){液大量流失。
4.施工要求。在達到支護強度要求的同時,保證巷道密實,防漏風,防滅火。
通過聯(lián)合支護的應用,大通煤業(yè)安全順利地將大巷布置在采空(冒頂)區(qū)內,并實現(xiàn)快速通過。通過安排專人對礦壓、漏風、瓦斯等情況進行觀察并收集分析數(shù)據,未發(fā)現(xiàn)異常。
實踐證明,在當?shù)剡^3#煤采空(冒頂)區(qū)特殊條件下,采用組合補強支護方式是較為安全可靠的。該聯(lián)合支護方式既解決了頂、幫支護問題,又解決了過老空漏風、防滅火及瓦斯治理等問題。
(作者單位:太原理工大學)
(責任編輯:龐永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