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先超
語文早讀課在促進學生知識的積累、能力的提高、情操的陶冶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對教學的順利推進和師生情感的交流具有重要的意義。語文學科強調側重于積累、理解和應用,而“讀”就是語文知識的積累的過程。高中生對母語文化要有一定量的積累才可能做到融會貫通乃至靈活運用,這需要一個高質量的早讀課去幫助他們實現(xiàn)。而當前大多學校的早讀課現(xiàn)狀很不理想。主要原因有三方面:沒有長期語文早讀課的規(guī)劃管理;語文早讀課形式單一,目標要求不具體;語文早讀課缺乏檢查,效率低下。
為了改變這種情況,我嘗試培養(yǎng)和發(fā)揮科代表引領作用來強化早讀課的效果。
首先,重視語文科代表的選拔與培養(yǎng)。語文教師在選拔語文科代表時,要鼓勵全班學生都積極參加競選,要給全班每一個學生都創(chuàng)造一個能夠成為班級最優(yōu)秀的語文科代表的機會。要讓全班學生投票,推選得票最多者為語文科代表。通過這樣的競選形式,增強了學生的競爭意識和能力意識,促進學生懂得了要提高自身能力、提高自身素質的道理。同時,也為當上語文科代表的學生樹立了自信心,增強了責任感,找到了更大的前進動力,產(chǎn)生學好語文的決心和恒心。接著,要重視抓好對科代表多方面的培養(yǎng),才能發(fā)揮好科代表在語文教學中的積極作用。既要培養(yǎng)科代表具有較高的語文綜合素質,又要培養(yǎng)科代表具有膽大、心細、樂于進取、助人為樂、團結協(xié)作、謙虛謹慎、盡職盡責、活潑開朗的個性修養(yǎng)和精神品質。促使語文科代表的行為推動全班學生的語文學習。并且使得全班學生能夠在學好語文、提高語文綜合素質的同時,能夠形成健康、積極、良好的個性修養(yǎng)和精神品質。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給科代表提供盡量多的施展才能的機會,真正讓科代表的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得到迅速的發(fā)展和提高。
其次、制訂詳細計劃,加強對科代表在早讀課上的引領作用。語文教師要讓科代表清楚每期每月每周每天的早讀計劃與早讀內容要求;不能讓學生自己決定早讀讀什么,過于隨意性。每天的早讀課任務要量化和具體化,有硬性規(guī)定的,人人都得落實的,并給學生一個明確的指示,完成什么任務、多長時間完成都有明確規(guī)定。并且指導好科代表設計與組織好早讀形式,力爭形式多樣化。對于早讀課來說,好的組織方法,好的早讀形式是體現(xiàn)早讀課價值與吸引力的重要保障。比如:
1.指導好科代表進行范讀 一個班學生的朗讀水平參差不齊,個別同學也許會背誦這篇文章,但不一定就代表其已經(jīng)會讀這篇文章,能讀好這篇文章,教師在早讀課上要指導好科代表進行范讀,幫助學生去把握朗讀不同作品的語氣,讓同學體驗到“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體驗到朗讀的藝術魅力。自然能激起學生的朗讀興趣,創(chuàng)設出濃烈的朗讀氛圍。
2.指導好科代表組織好唱讀 我國是詩的國度,詩歌一直是中國文學的主流?!睹娦颉吩唬骸霸谛臑橹荆l(fā)言為詩。情動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故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渡袝吩唬骸霸娧灾?,歌詠言”,形象地指出了“詩”與“歌”的內在聯(lián)系。文學與音樂有著不解之緣,音樂以特有的旋律和節(jié)奏塑造藝術形象,把人們帶入特有的意境之中,喚起人們的情感。當文字與情調相吻合的音樂交相輝映時,便會產(chǎn)生和諧共振的效果。同時,我們唱熟的歌,可能一輩子不會忘記,到老都會唱。在學生基本背誦的基礎上加以唱讀,能夠加深學生的記憶,特別是持久的記憶。
3.指導好科代表組織好多種形式的朗讀活動 在一些重要的文章篇目里,可以適當?shù)卣乙恍┲攸c,難點進行提問,讓學生在文章中進行搜索,找到之后就可以適當鞏固。對于表現(xiàn)較積極的學生,教師要適當給予以表揚。另外,比賽式朗讀、背誦式朗讀、集體朗讀、男女分讀、分角色朗讀、吟誦讀、自由讀、接力讀、表情朗讀、大聲讀、小聲讀和默讀等各種形式朗讀可以活躍早讀課氣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4.指導好科代表組織好早讀課檢測能力訓練 檢測是語文教學過程的有機組成部分,其用意在于及時獲取反饋信息,改進教與學的質量。早讀課效率的提高,還需要一定的手段檢測。早讀課的檢測有別于課內閱讀以考題形式的考查。其廣泛性、多樣性和復雜性決定了教師檢測手段的多樣性、靈活性?;虺椴楸痴b、或集體背誦、或抽查默寫等、或安排各種學生感興趣的競賽活動來設計檢測手段。早讀效果的檢測應從提高語文素養(yǎng)與興趣的角度出發(fā),以激勵為目的,通過比賽、競爭、測驗、學生互評、自評等多種評價方式,以獎勵機制為立足點,根據(jù)學生意愿設立活潑新穎的獎項,最大限度給學生成功感,激發(fā)學生興趣。這樣才能獲得早讀的最佳效果。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