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延梅
如果把班主任比作一位琴師,那么一個教學班就是一篇樂章,學生就是樂章中的一個個音符。琴師對于樂章上的每一個音符必須一視同仁,不因高音而偏愛,也不因低音而嫌棄。學困生就如同樂章中的低音符,如何使他們也發(fā)出和諧優(yōu)美的音調呢?多年來的班主任工作實踐,使我深深感到,要做好學困生的轉化、疏導工作,班主任不僅要有獻身精神,還要講究教育藝術。
一、真誠熱愛,動之以情
教育學困生,首先要熱愛學困生。愛,是教師的天職。沒有愛,便沒有教育。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就在于如何愛護學生?!蔽艺J為,只有對學生真誠熱愛、動之以情,班主任才能贏得學生的信賴,使學生樂于教育。如,有一年我班上有一名男生,他的入學成績三門只有59分,是大家公認的學困生,在班上也專門尋思著干壞事、搞惡作劇,不務正業(yè)。據(jù)了解,這位男孩的父親去世,母親外嫁,家中只有他和年邁的奶奶相依為命。奶奶根本管不了他,從小學三年級開始他就不好好上學,經(jīng)常在外面打架、夜不歸宿,班上的同學也沒有幾個理他。
面對這個學生,我感到首先要以真誠的愛來溫暖他那顆孤獨而冷落的心,從生活上、思想上、學習上給予特殊的照顧,幫他改邪歸正,樹立學習的信心。在安排座位時,我讓他和一個學習、人品都較好的學生同桌,課間,我親自組織學生邀他一起跳皮筋、踢毽子、做游戲、跳繩等。
不論在學習或是生活中,只要他有一點點進步,我就表揚他。終于,這位學生有了變化,上課不再搗亂,能認真聽講,甚至能大膽發(fā)言;下課也不再干壞事,能和大家友好相處了。期中考試,他語文考了60分,語文教師還選他為語文小組長,從此以后,他更加努力。隨之,他的各門功課都有了一定的進步,每次考完試,他捧著他的試卷,激動的淚花在眼里打轉。
二、循循善誘,曉之以理
對待學困生,除了要真誠熱情外,還要循循善誘,曉之以理。隨著改革開放,先進的科學技術和信息的不斷傳入,決定了新時期的中學生具有下面的行為特點:要求自主、自治、自理,要求成人理解,要求教師、家長尊重。但他們從學習到性格,沒有完全形成自己獨立的個性,這時候,教師的引導應占主流,只有由表及里、由淺入深、不厭其煩地講授道理,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去年,我班有一位女生,該生天資聰穎,但不愿學習,成績差又愛做小動作,性格還有點怪。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觀察了解,我發(fā)現(xiàn)該生很愛面子,對當眾批評有逆反心理。摸清情況后,我主動聯(lián)系家長,請家長配合,從側面對其進行教育。該生犯了錯誤,我不是一味地給予批評,而是循循善誘地幫助她正確分析所犯的錯誤,從思想上提高認識,經(jīng)過不懈的努力,該生有了很大的轉變。
三、反復抓,抓反復
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睂W困生必然有許多學困生的因素,這些東西有他的社會根源和思想根源,并且有些已成為他們的惡習,企圖簡單的省力的方法輕易地把他們教育過來,這是不符合客觀實際的,班主任要準備和允許學困生有反復。經(jīng)驗證明,轉化學困生的工作是一場持久戰(zhàn)斗,要反復抓,抓反復。我曾教過一個被稱為“朽木不可雕”的學困生,經(jīng)過我和其他任課教師的耐心教育,終于進步了。但是,正當大家為他的進步高興的時候,他的老毛病又犯了。欺負同學、抄作業(yè)或不交作業(yè)、頂撞教師等。有的任課教師和他的父母都對他已經(jīng)失去了教育的信心,但我仍不罷休,我認為只有抓反復,反復抓,才能不斷地鞏固和增進學困生思想中的積極因素,一直抓到積極因素在他思想中成為主要方面,思想才能發(fā)生質的變化,才能使他由后進生變先進生。于是我堅持不懈地對他進行思想轉化工作,不斷引導他分清善與惡、美與丑、正確與錯誤,經(jīng)過長期的努力,這位后進生終于變成了好學生。
總之,學困生像遭受意外傷殘的花朵,需要教師格外扶持。教師對他們要用充滿真摯的愛,真誠相待,循循善誘,熱情鼓勵,用精神甘露去洗滌精神污垢,用心靈的溫暖去醫(yī)治心靈的創(chuàng)傷,那將會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實踐證明,教育是一門科學,育人成才是一種精雕細刻的藝術。只有獻出我們畢生的精力和全部心血,才有可能取得理想成果。
編輯 董慧紅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