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德銘
摘 要:新課程教學改革提倡以學生作為教學主體的新的教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既要注重高效,又要注重高質(zhì),還要注意到學生之間的差異性,照顧到每一個學生,因此,面向全體學生成為這種新教學改革所追求的最后的目標。以高中生物為例,對基于面向全體學生的教學模式進行了簡要的分析和探究。
關鍵詞:高中生物;新課程;教學模式
高中生物是對于其他學科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自然學科,要求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透徹掌握和恰當?shù)膭邮謱嵺`能力,兩者相輔相成。如果理論學不好,很難實現(xiàn)動手實踐,同樣,如果動手實踐能力較差,則會導致學生失去學習的信心和興趣,理論課也很難再學好。與此同時,在新課程教學改革中,要求面向全體學生,保證每個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尊重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挖掘每個學生的優(yōu)點和特長,因此,新課程教學改革在高中生物課程教學方面,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
一、導學第一步——課前準備
為了讓每個學生都能更好地掌握這門學科,在生物課堂開始之前,不論是理論課還是實踐課,教師都要提前布置下去,告訴學生本節(jié)課的重點、要點是什么,并且總結幾個具有概括性的問題讓學生提前準備,思考答案,加深對課本知識的了解。但是在學習過程中要注意課前布置的問題要盡量簡單化,不要將專業(yè)用語帶入,要讓問題趣味化,引起學生的探究興趣。問題一定要做到淺入深出,要逐漸增加難度,不宜過難,讓學生能摸得著門道,有研究的興趣。這樣有利于鍛煉學生的獨立思維能力。
二、導學第二步——問答課堂
趣味性的開始是為了吸引學生,使其產(chǎn)生學習興趣,而高中生物是一門現(xiàn)實性、思維性、科學性并存的學科,對學習的知識要有嚴謹?shù)膽B(tài)度。因此,課堂中不宜太過活躍,而應該運用新課程教學理念,變單方面地講解課堂為具有互動性的問答課堂。教師在問答過程中,應該避免多媒體的過多使用讓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變成走馬觀花的瀏覽程度,并且從側(cè)面鍛煉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使課堂變得開放起來。
教師要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不應僅局限于課本知識,只有大量收集材料才能夠提出具有創(chuàng)造性意義的問題,又要避免問題過多,本末倒置,因此要不斷篩選,取其精華。
三、導學第三步——課后自主
新課程教學改革的目的是為了激勵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傳統(tǒng)教學過程中,當一堂課結束后,教師往往會布置一些相關的習題讓學生作為課后作業(yè),要求學生在完成的過程中鞏固課堂知識。在教學過程中,這確實不失為一個好辦法,但是日復一日繁瑣的課后作業(yè),漸漸磨光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最終導致了學而不精的現(xiàn)象。
因此,在新課程教學改革中,教師應當參照傳統(tǒng)教學的教學方式,但是要布置一些很為有效而有趣的題目。
如,以人教版《遺傳因子的發(fā)現(xiàn)》一章中,關于孟德爾的雜交豌豆實驗為例,教師可以在課后布置一些有趣的作業(yè),比如:
1.通過觀察爺爺奶奶與父母之間的相似點和不同點,父母與自己之間的相似點和不同點,想想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
2.閱讀相關的課外書籍,想想進化論和遺傳有什么關系。借此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思維探究
能力。
四、導學第四步——新穎評價
新的教學模式如果采用陳舊的評價制度,不僅沒有任何效果,而且對學生很不公平。因此學期末評價要用新的方式,通過學生平時的行為表現(xiàn)、課堂上的積極程度、課后作業(yè)的完成認真程度,照顧到每一個學生,不僅僅因為書面成績而否定任何一個學生,而要看到每一個學生的進步,鼓勵每一個學生,取消優(yōu)差生所謂的“特殊待遇”。也可以組建小組,優(yōu)差搭配,期末測評既要看到學生之間的相互合作,又要看到學生的個體進步。
課堂是屬于每一個學生的,因此教學改革要基于面向全體學生的標準下認真實施,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xiàn)給予肯定和鼓勵,用全新的評價制度看待每一個學生。注重課堂理論性的同時也注重課堂的實踐,注重學生學習知識的多的同時注重學生掌握程度的精;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的同時培養(yǎng)其理論運用能力。教育不僅要看到學習上的佼佼者,更應該看到全體學生的個性表現(xiàn),通過素質(zhì)教育,公平地看到每一個學生的努力,去發(fā)現(xiàn)他們的優(yōu)點和特長。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幫助到每一個學生,讓每一個學生在學習和探究的過程中,取得進步。
參考文獻:
[1]董淑慧.如何處理好因材施教和面向全體的關系[J].教師,2013(01).
[2]王遲.興趣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2(02).
[3]徐志勤.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提高生物課堂實效[J].考試周刊,2011(87).
[4]趙瓊.高中化學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
[5]王茜.高中生物學習發(fā)展性學生評價的討論與實踐[D].山東師范大學,2010.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