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孫玉娟
摘 要:對人教版必修二《化學鍵》一節(jié)進行重整教學,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特將教學實錄加以總結歸納,以期對各位同仁有所幫助。
關鍵詞:化學鍵;高效課堂;教學效果
2014年的元旦已然過去,該學期高一每周兩課時的教學安排,化學教學進度著實緊張。當然,老師們力求在保證教學質量的前提下,為了完成進度,有時會對教材中知識點的教學順序進行重整。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第三節(jié)《化學鍵》一節(jié),筆者進行了重整教學,課堂效率很高,學生學習效果很好,出人意料。
首先,說明一點,筆者在講必修一課本第二章《離子反應》中的電解質概念時,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判斷電解質,就以信息的形式告訴學生一個一般的規(guī)律:含有金屬元素的化合物是離子化合物,離子化合物由離子構成(以NaCl為例說明,很好理解),而全部由非金屬元素組成的化合物是共價化合物(以CO2、H2O、HCl等來說明),共價化合物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從元素組成的角度判斷離子化合物和共價化合物,很容易。繼而再引導學生從微粒構成的角度,理解離子化合物和共價化合物在熔融狀態(tài)時是否電離而導電就順理成章了。這不僅解決了“如何判斷哪些化合物在熔融狀態(tài)下能夠導電”這個學生難以理解的問題,而且,在利用學生對初中元素組成和物質微粒構成理解的基礎上,學會了判斷離子化合物和共價化合物,對《化學鍵》這一節(jié)來講,又分散了知識難點,使這一節(jié)的教學更加容易進行。
關于《化學鍵》的教學實錄:
環(huán)節(jié)一:前置練習
判斷下列物質哪些是離子化合物,哪些是共價化合物?
HCl、NaCl、CO2、H2O、Cl2、NaOH、NH4Cl、MgO、CaBr2、KNO3、H2SO4、HClO、Na2S、Na2O2
意在復習離子化合物和共價化合物的判斷方法,特別強調(diào)在一般判斷規(guī)律的基礎上,要記憶特殊例子:銨鹽(如NH4Cl)也屬于離子化合物,不屬于共價化合物,雖然全部由非金屬元素組成。再通過復習離子化合物由陰陽離子構成,而共價化合物分子由原子構成,自然地提出問題:構成化合物的微粒是通過什么作用力結合在一起的呢?從而引入新課:得出離子鍵和共價鍵的概念。
環(huán)節(jié)二:離子鍵和共價鍵的實質探究(學生小組合作、交流探究)
通過環(huán)節(jié)一,得出離子鍵是陰陽離子之間的相互作用,而共價鍵是非金屬原子間的相互作用。關于離子鍵的實質提出以下問題:
問題1:陰、陽離子間存在什么樣的作用力?只是靜電吸引嗎?
問題2:離子鍵存在于陰、陽離子之間,那么,哪些元素容易在形成陰、陽離子后形成離子鍵?
問題3:離子鍵存在于哪些物質中?
結合環(huán)節(jié)一前置練習中的物質(如NaCl),說明點評并總結如下三點:
1.構成離子鍵的實質是包括靜電吸引和靜電排斥的靜電作用。
2.離子鍵的構成元素是活潑的金屬元素(第ⅠA和ⅡA族)和活潑的非金屬元素(第ⅥA和ⅦA族)。
3.離子鍵存在于離子化合物中。
關于共價鍵的實質提出以下問題組:
問題1:活潑的金屬元素和活潑的非金屬元素通過得失電子后形成陰、陽離子,再通過靜電作用結合,那么非金屬元素原子間會通過什么作用力結合呢?
問題2:一般的,什么元素間以共用電子對結合?
問題3:共價鍵存在于哪些物質中?
問題4:非金屬原子間通過共價鍵即共用電子對結合,當兩個非金屬原子不同時,共用電子對是否偏移?如何偏移?共價鍵又如何分類?
再結合環(huán)節(jié)一中練習中的物質(如NaCl),說明點評并總結如下四點:
1.構成共價鍵的實質是:共用電子對
2.共價鍵的構成元素是:非金屬元素之間
3.共價鍵存在于共價化合物、離子化合物、共價單質中
4.共價鍵:根據(jù)共用電子對是否偏移,即成鍵原子是否相同,分為極性共價鍵和非極性共價鍵
環(huán)節(jié)三:電子式及用電子式表示化合物的形成
設置問題組:
問題1:什么是電子式?各個主族元素原子的電子式是否相似?例如,硫原子的電子式為■,請按照“先分散再成對“的書寫原則,試著寫出其他各主族中一種原子的電子式。
問題2:從原子的電子式看,最外層的單電子數(shù)與該原子達到8電子穩(wěn)定結構所得的電子數(shù),有什么關系?
問題3:為什么氯氣是雙原子分子,而稀有氣體氖是單原子分子?
問題4:非金屬原子通過共用電子對結合成共價鍵,請寫出H2O、NH3、CCl4、CO2的電子式,并總結書寫共價化合物電子式的原則。
問題5:離子化合物由陰陽離子構成,陽離子的電子式即其離子符號,如,鈉離子電子式為Na+;陰離子的電子式必須有“[]”和所帶電荷,如:■2-。請寫出以下離子化合物的電子式:NaCl、MgO、Na2S、CaBr2,并總結書寫原則。
問題6:請用電子式表示:NaCl、Na2S、HCl、H2O的形成過程,并總結注意事項。
環(huán)節(jié)四:課堂小結
使離子或原子結合在一起的作用力合稱為化學鍵,即包括離子鍵和共價鍵,共價鍵又分為極性鍵和非極性鍵。用電子式表示化學鍵的形成過程,關鍵是要掌握各主族原子的電子式的書寫及化合物電子式的書寫原則。
教學效果及反思:根據(jù)教科書教參計劃用兩課時講完的《化學鍵》內(nèi)容,筆者用了一課時就完成了幾乎所有內(nèi)容,不得不說“濃縮的是精華”。將重要的考點內(nèi)容通過設置問題組,引導學生進行“頭腦風暴”,將考點中的重點、難點內(nèi)容一一化解。課后接著讓學生進行了練習反饋,從作業(yè)情況來看,學生對物質中所存在的化學鍵類型的判斷,掌握率在90%以上。對電子式的掌握情況稍差些,但也在70%左右,還有待于多做練習,進一步強化,以熟能生巧。
“抓住了課堂效率,才能提高教學質量”,教師在教學中只有不斷地創(chuàng)新教學設計、教學形式、教學方法和策略,不僅有效地緩解教師職業(yè)的“倦怠感”,更會在教學中感受到從未有過的成就感。
編輯 郭曉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