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素芹
后進生的轉化工作是教師管理班集體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最艱巨、最具反復性和長期性的工作。這一工作的成敗不僅關系到一個集體的榮譽,更為重要的是,它關系到學生個人前途問題。在職業(yè)中學,后進生的轉化問題更是不容忽視。為了后進生的轉變和進步,教師付出了大量的心血。然而他們的不良行為造成的不良社會效果往往超出了家庭和學校的范圍。因此,就后進生問題進行探討是十分必要的。
一、后進生形成的原因
1.個性心理因素的影響
學生的自尊心能促使他們珍惜自己在他人心目中和集體中的地位,保持自己的聲譽,它是學生積極向上、努力進取的內部動力。后進生由于經常犯錯誤或學習成績不佳,受到過多的責備和批評,自尊心得不到保護而自卑。學習動機是直接推動學生學習的一種內部動力。
后進生在以往的學習過程中,由于種種原因經常得到否定性的評價,受到個別教師的冷落,他們沒有成功的喜悅,失去了學習的興趣,把學習當作一種沉重的負擔。
2.家庭因素的影響
這部分學生有的生活在單親家庭和重組家庭中,有的父母感情不和,經常吵架,有的家境特別富裕。這些家長有這樣的心態(tài):自己管不了交給學校去管吧。所以對孩子聽之任之,平時疏于管教,出現(xiàn)問題就訓斥、責罵。有的家長望子成龍心切,但教育方法簡單粗暴,發(fā)現(xiàn)學生考試分數(shù)低便總是拳腳相加,惡語相伴。體罰與心靈創(chuàng)傷使學生自信心消失,自尊心毀滅,自暴自棄。
3.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
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是指社會不良信息影響或因為孩子交上了不良朋友而引起其學業(yè)成績退步?!敖吆凇?,這部分學生往往是群體活動,“有福同享,有難同當”,這或許也是一種認同感,因為在他們中間沒有尊卑之分,所以長期一起“沉淪”下去。
4.學業(yè)基礎問題
高年級的學習是建立在已有的學業(yè)基礎上的,不是在白紙上作畫。部分學生文化基礎較差,失去了學習的信心。
二、轉化后進生的方法
對于后進生的教育轉化,教師既要樹立信心,又要講究策略。要知道,后進生正處于成長之中,思想尚未定型,可塑性很大,他們的后進是成長過程中出現(xiàn)的,是因某些不良因素造成的,是暫時的。只要教師工作細致、方法得當,努力創(chuàng)造出后進生良好的發(fā)展環(huán)境,就可以把他們轉化為優(yōu)等生。
1.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
后進生多經歷了太多的失敗與挫折,幫助他們找回自信是成功轉化他們的關鍵。后進生雖然缺點多,但他們也同樣希望受到師生的尊重和教師的表揚?!俺哂兴?,寸有所長?!碑斉c后進生接觸較多、感情較深時,會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也有許多閃光點。因此,教師要善于捕捉后進生身上的閃光點,在他們取得進步、獲得成功時,及時肯定、衷心祝賀,借此增強其自尊心,確立其自信心,強化其正確行為,并促使其將這種優(yōu)勢或進步遷移到其他方面。對后進生提要求必須經過慎重周密的考慮,循序漸進地一步一步提出,使他們每前進一步都能產生成功后的情緒體驗,在精神上得到滿足,從而使他們更加滿懷信心地去達到教師提出的更高要求,如此不斷深化,逐步變后進為先進。
2.提高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后進生由于辨別是非能力低,因而在行動中常常出錯。犯錯誤后,他們雖能承認錯誤,但對錯誤的危害及如何才能預防錯誤卻往往沒有真正的認識。因此,要提高后進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讓他們明確真、善、美,使他們懂得應當追求什么、去做什么,教師應對他們嚴格要求,對正確的行為應及時給予恰當?shù)谋頁P、獎勵,對錯誤的行為給予適當?shù)摹皯土P”,促使其及時改正。
3.利用班集體的力量
教師要善于利用班集體的力量來教育轉化后進生。后進生最怕孤獨和冷漠,當后進生在生活或學習中遇到困難時,要動員全班學生,尤其是優(yōu)秀學生及時給予幫助,送去溫暖和熱情,送去鼓勵和支持,使其感受到集體的溫馨與信任。要建立一個團結友愛的班集體和真誠無私的同學關系,為后進生的轉化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班主任要引導全班學生不能歧視、嘲諷后進生,而應該關心幫助他們,要讓后進生與優(yōu)等生結對子,促使其轉化,和全班同學共同進步。
4.培養(yǎng)學習興趣
后進生大多表現(xiàn)為學習能力差,這往往是從他們對學習喪失興趣開始的。教師要激發(fā)、培養(yǎng)這部分學生的學習興趣,把后進生的特長愛好與學習結合起來,給后進生提供施展才能的平臺,增強其自信;還要根據后進生的具體情況幫助他們解決學習上的困難。對于后進生,空洞的說教、批評和訓斥往往會引發(fā)他們的逆反心理,不利于他們進步、轉化。因此,轉化后進生的關鍵是教師要用心找準突破口,精心設計轉化策略。在教學中,要多為后進生提供練習、發(fā)言和不斷成功的條件,讓他們能夠經常展現(xiàn)自我,取得越來越多、越來越大的成功。
5.多和家長溝通聯(lián)系
教育是一項漫長的系統(tǒng)工程,社會、學校、家庭都必須為教育共同努力,尤其是后進生,要多方協(xié)調、多方溝通才能轉化后進生。由于現(xiàn)代人工作壓力大,很多后進生的家長無時間過問孩子的學習,沒有關心他們的身心健康,只是在物質上滿足孩子的要求,很多父母甚至不知道子女在學校的情況。因此,學校有必要多和家長溝通,這樣才能及時教育后進生。
總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后進生形成是有一個過程的,因而其轉化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只要找準后進生后進的原因,采取靈活多樣、因人而異的教育方式,就一定能取得理想的轉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