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慧
摘 要: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需要和諧的教育,和諧教育更需要和諧的師生關系。筆者認為,和諧的師生關系對教師和學生雙方都具有高效、激勵、創(chuàng)造和教化四種功能。
關鍵詞:和諧關系; 師生關系;功能
師生關系是學生學習生活中最主要的人際關系,是教師與學生在理智、情感和行為諸方面進行的動態(tài)人際交往。和諧的師生關系,即教育的主客體之間民主平等、相互理解、彼此信任、融洽相處。其教育特點是、平等、民主、活躍和朝氣蓬勃,它不是靠壓制、奴役學生的個性而實施教育。
一、高效功能
高效功能是指教師與學生在和諧愉悅的情境中,教與學都能取得良好效果。
從教師方面來說,和諧的師生關系能使學生尊敬、信賴并且喜愛教師,這對教師是一種鼓勵和鞭策。教師為了繼續(xù)保持自己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對教育、教學就會更加負責,千方百計地想把學生教好。每節(jié)課精益求精,并針對學生特點組織和增補內容,擇其最適宜的手段和方法,合理安排時間,盡量使教學最優(yōu)化、最有效。從學生方面來說,和諧的師生關系使學生把教師看作最信賴和仰慕的人,他們喜歡上這種精彩的課,把它當成一種享受,從而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他們懂得尊重教師就是要尊重他們的勞動,所以他們總會積極配合,專心聽講,勤于思考,努力學習,對教師所傳遞的知識信息會盡量吸收,這又提高了學的效率。所以,如果教師能夠和學生建立一種友好合作的關系,而且共同擔負任務和解決問題,那么,學生的行為就傾向于維護這種關系,這樣相互間的交往就會促進學習。
二、激勵功能
激勵功能是指和諧的師生關系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動機。
1.和諧的師生關系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社會心理學告訴我們,人們都有民主、平等以及愛與被愛的需要。和諧的師生關系恰恰滿足了學生對愛、關心和尊重的需要,他們不僅從教師那里得到知識的營養(yǎng),而且獲得了愛護與支持。學生愿意為他們所喜歡的教師而努力學習,而拒絕為他們不喜歡的教師學習。我國有關調查也表明:許多學生在大學學的專業(yè)大多是中學階段很喜歡的教師所教的學科;學生對教師的態(tài)度、學科興趣和學習成績三者之間存在著相互一致的狀態(tài),構成“正反饋”的趨向。
2.和諧的師生關系可激發(fā)學生的附屬動機。這里所說的附屬動機主要是指一個人為了保持長者(如家長、教師等)的贊許或認可表現(xiàn)出來的把工作做好的一種需要。這是因為良好師生關系中,學生與教師的感情上具有依附性,也就是教師是學生所追隨和效法的人物。因此,學生會有意識地使自己的行為、學習符合教師的標準和期望,借以獲得并保持教師的贊許和關心。
三、創(chuàng)造功能
創(chuàng)造是人的全部體力和智力都處于高度緊張狀態(tài)下的一種活動,它意味著運用一個人的全部能力和潛力,它需要有寬松的環(huán)境和對人的充分地尊重。
1.從學生來說,和諧的師生關系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F(xiàn)代學生思想解放,少條條框框,不避嫌疑,要求別人尊重自己的民主權利,討厭專制式的領導方式,喜歡平等地討論問題、民主地解決問題。如果這種需要得到了滿足,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的思維更加敏捷、記憶更加清晰牢固、想象更加豐富廣闊,從而有利于對學生創(chuàng)造性活動的培養(yǎng)。
2.從教師來說,和諧的師生關系還有利于教師改進教學內容和方法。在和諧的環(huán)境和氛圍中,教師會把教育過程看成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的過程,師生之間應該是相互交流、相互啟發(fā)、相互補充,教師和學生要分享彼此的思考、經(jīng)驗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與觀念,豐富教學內容,求得新的發(fā)現(xiàn),達到共識、共進,實現(xiàn)教學相長和共同發(fā)展。
四、教化功能
教化性是指教師的行為和思想對學生道德品質和觀念的作用。
1.和諧的師生關系可以充分發(fā)揮教師在教學中身教示范的作用。教學過程中的師生人際關系不僅影響著教學的智育功能的發(fā)揮,還影響著教學中德育的效果。任何教學都是具有教育性的,教學活動既是傳習知識的過程,又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過程。它影響著學生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對學生具有道德示范的作用。學生認識人生和社會,總是從認識自己、認識周圍的環(huán)境和認識自己與他人的關系開始的。學生視教師為楷模,他們的一言一行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品質。在良好的師生人際關系中,學生享受到師愛的溫暖和師生友誼的快樂,相信人世間是真誠、美好的,從而體驗到友愛、尊重、誠實、平等等。相反,如果學生在師生人際關系中見到的是自私、圓滑、冷漠、懷疑,他們就會以為世界是冷酷無情的,從而得到仇恨、勢利、自私等。
2.和諧的師生關系有助于教師對學生道德知識、道德情感和道德行為的教育與培養(yǎng)。號稱“中國基礎教育活化石”的教育家呂型偉曾說:“如果孩子能對你講悄悄話了,教育就成功了一大半?!痹诤椭C的師生氛圍中,因為相互信任和尊重,視教師為知己,則可消除對方的顧慮,讓學生打開心靈的窗扉,把他的困難與問題在一個輕松和講理的環(huán)境中說出來,從而得到一些精神上的發(fā)抒和松弛,然后教師就可以對之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學生只有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只有信其道才愿受其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