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官龍
摘 要: 教師不但要教給學生知識,更要教給學生學習方法,讓學生學會求知、學會做人、學會審美、學會創(chuàng)造、學會發(fā)展。讓學生成為課堂真正的主人。但是在實際教學中,課堂往往是教師和“優(yōu)等生”的天地,大多數(shù)學生沒有真正學習,只是機械地掌握了知識,而沒有真正進入課堂,沒有實現(xiàn)真正的學習。改變以往的學習方法,探索一種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能很好地改變學習現(xiàn)狀。那么,什么是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方法,該如何實現(xiàn),本文對此進行分析論述。
關鍵詞: 語文教學 自主合作探究式 學習方法
一、什么是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方法
自主學習是指學習主體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對學習內(nèi)容和學習過程具有自覺的意識和反應的學習方式。在自主學習中,學生要學會自己制訂學習計劃,自己學會評價,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有情感的投入。
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學習群體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顯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進行合作學習,要從實際出發(fā),不能只注重形式,搞形式主義。合作學習的內(nèi)容要有探究性,不能把簡單的問題也拿去大家交流,這是沒有必要的。
探究學習是指學生獨立地發(fā)現(xiàn)問題、獲得自主發(fā)展的學習方式。要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通過各種學習途徑“獲得知識和能力、情感和態(tài)度,特別是探索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
二、怎么應用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方法
(一)從學生的學習實際出發(fā),了解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
學生在學習活動中,不應該是被動的、消極的,不是課本的“奴隸”,不是教師的“應聲器”,而應該是有個性的、積極的、生動活潑的、有生命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因此,真正的語文教學應該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從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實際學習情況開始,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個性品質(zhì)、知識結構水平、認知能力、知識接受水平后,安排學習內(nèi)容,制訂學習計劃,預設教學氛圍及教學手段方法,等等。
只有我們真正做到尊重學生、關注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更多地欣賞和鼓勵學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這樣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二)在學習過程中賦予學生更多權利。
首先,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要重視、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給予他們一定的自主權,培養(yǎng)責任感。自主學習活動表現(xiàn)為學生對學習的一種內(nèi)在需要。學生學習的內(nèi)在需要表現(xiàn)在以下方面:一是學生的學習興趣。二是學生的學習責任。其次,自主學習要求學生對為什么學習、能否學習、學習什么、如何學習等問題有自覺意識。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轉變學習方式,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給學生有個性地學習提供空間。
(三)教師要尊重學生的見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在學習活動前,都有不同的生活經(jīng)歷,有獨特的情感體驗。所以,教學中要努力與孩子的生活經(jīng)驗和情感體驗溝通起來,并鼓勵他們無拘無束地表達真情實感。對文章的理解應該允許他們發(fā)表獨特的見解,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理解文章,得出不同結論,而且要鼓勵學生用不同語言結構表達結論。同時要鼓勵學生采用不同的方法獲取結論,甚至允許暫不作結論,在學生頭腦中留下探究性的問號。延伸到課外,讓他們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尋求解答。當學生的見解被老師肯定并且得到鼓勵及信任時,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就自然而然地被激發(fā)了。
三、在自主合作探究學習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一)在自主學習過程中要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
課堂教學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學生被動接受知識,大部分還是老師講,學生聽、記,學生的主動性未得到充分調(diào)動的現(xiàn)象。有些教師雖然使用多媒體課件教學,但是很多是問題接著答案一連串地呈現(xiàn)給學生,這樣學生思考的機會和時間很少。在以教師為中心的模式下,學生主動性低,長此以往,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日益消退,學習興趣日益降低,學習能力得不到提高。
在語文教學中,老師要通過讓學生在讀書識字、朗讀、閱讀思考、寫作等活動中廣泛地接觸語文材料,在感悟、理解、分析品味等過程中積累知識,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文化的魅力,豐富情感,提高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發(fā)揮自主學習的主體性和主動性。
(二)在合作學習過程中要注重小組的建設。
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小組的建設是很重要的,但是有些老師對小組合作學習的性質(zhì)理解不太透徹,在教學過程中小組學習只是流于形式,合作效果不好。小組是由學習層次不同的幾位學生組成的,為了完成共同任務,應用分工明確,合作學習的形式。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時,要注重合作,既要分工,更要合作,在組長組織下高效地完成任務。小組建設中,組長起著很重要的作用,組長不僅要學習好,而且要組織能力強,品德優(yōu)秀,這樣組長才能起到模范帶頭作用,帶動全組共同學習,發(fā)揮小組的作用。
(三)在探究學習過程中要注重問題的導向性。
問題是探究的前提,沒有問題就沒有探究。那么,如何設置問題,如何讓問題更加有效就是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問題。問題具有導向性,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讓學生集中注意力,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問題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和積極探索的精神,帶著問題進入課堂可以讓師生都有方向感,所以,在教和學的過程中問題的設置非常重要,且不容忽視。
總之,將“一切為了孩子,為了一切孩子”牢記于心,將“一切為了孩子的發(fā)展”作為目標,在新的歷史時期,投身于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努力學習理論知識,再結合教學經(jīng)驗,讓學生學習更加自主,學會合作,學會交流,學會探究,提高學習能力,讓每一個學生喜歡學習,樂于學習,敢于提問,會提問題。
參考文獻:
[1]龐維國.自主學習——學與教的原理和策略.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2007.
[2]伍新春.合作學習與課堂教學.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王坦.合作學習的理念與實施.北京:中國人事出版社,2002.
[4]申繼亮等著.中學語文教學心理學.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endprint